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部结构和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5-15尹婷婷
尹婷婷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超声科 湖南 衡阳 421002)
引言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1]。相关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易出现冠状动脉闭塞的表现,若患者的心肌组织的血液灌注功能无法及时恢复,则可导致患者发生心脏结构重建,从而使其心功能产生变化[2]。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FV-3DE)对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局部结构和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现将研究的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48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在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8例健康人纳入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在观察组的48例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41~79岁,平均年龄为(56.3±1.7)岁。在对照组的48例健康人中,有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42~76岁,平均年龄为(54.6±1.9)岁。两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均使用型号为Philips IE33的超声检测仪进行FV-3DE检查,探头的型号为X3-1,将频率范围设置为1~3MHz。在受检者接受FV-3DE检查期间应同步观察其心电图的变化情况。FV-3DE检查的具体方法如下:(1)协助受检者取左侧卧位,为其连接心电图监测设备,并将超声检测仪的探头放置于其心腔部位处进行扫描。(2)开启超声检测仪的全容积显像功能,获取患者的左心室的心外膜和心内膜的轮廓二维图像。(3)告知受检者屏气,之后对4个心动周期的15°×60°的窄角立体图像进行连续的图像采集,从而组成“金字塔”形的数据库,数据库的构成主要为4个扇角为60°且厚度为15°的形似“蛋糕块”的叠加图像。(4)采用相关软件对受检者的超声扫描图像进行分析,依据左心室壁分段法将心脏自动划分为17个节段,并对心脏整体与17个节段的容积—时间的变化曲线进行绘制。根据曲线可计算出左心室的局部收缩末期容积(RESV)、局部舒张末期容积(REDV)、局部射血分数(REF)和局部每搏量(RSV)。观察组应分别于进行植入支架前的3~7d和进行植入支架后的1个月内进行FV-3DE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左心室的RESV、REDV和REF的相关数值和左心室17节段的REF数值。
1.4 统计学
文中计数(χ2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19.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2 结果
2.1 两组左心室的RESV、REDV、REF和REF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2 两组左心室17节段的REF数值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RESV和REDV的数值大于对照组,其REF的数值小于对照组。从而可表明,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缺血区域可发生心肌梗死,且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少,进而说明患者的左心室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构现象,同时其心功能存在严重受损的情况,该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似。观察组术前的多数REF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其术后的多数REF数值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从而说明介入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循环。
综上所述,FV-3DE可准确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局部容积情况,其可对患者的病情预测和心功能评估提供价值较高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