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

2019-05-15李世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节段冠脉螺旋

李世军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 山东 青岛 2664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以冠状动脉狭窄为主要病理特点,而冠状动脉狭窄是人体心肌缺血坏死的主要病理基础,所以尽早发现冠脉狭窄部位和程度对治疗或预防冠心病具有重要作用[1]。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诊断冠脉狭窄的金标准,其具有检测直观性强和准确率高等优点,但同时会给患者带来创伤。螺旋CT是一种无创检查方式,用于检查冠心病患者冠脉情况易于患者所接受。本研究对64排CT冠脉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旨在为冠脉狭窄临床检查方式的选取提供参考经验,现将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950个冠脉节段)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有胸闷、胸痛和活动后胸闷加重等表现,排除心房颤动、频发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缩、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80例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范围为(42~77)岁,平均年龄为(58.6±5.0)岁。

1.2 方法

冠脉造影术:应用Integris C型血管造影机(飞利浦)进行检查,根据Seldinger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检查,穿刺成功后将5F造影管置入,造影剂为碘海醇,经左右冠脉造影,常规选取六个投照体位,造影完毕后拔除造影管,予以加压包扎,通过计算机对冠脉血管予以定量测量,分析冠脉狭窄度。CT冠脉造影:首先使用β受体抑制剂控制患者心率(每分钟50~70次),指导患者屏气训练,检查时屏气时间为20s;采用64排螺旋CT(美国GE)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参数为电流400mAs、电压120kV、层距0.625mm、层厚0.625mm,矩阵512×512,扫描检测范围为气管隆突与膈肌间的全部冠状动脉,平扫主要观察冠脉斑块和钙化情况,并评估钙化积分;精确定位增强扫描区域,使用高浓度含碘非离子(每100ml含碘370mg)对比剂,选取降主动脉为扫描区,经肘静脉置入套管针(18~20)G,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15ml对比剂,速度为(3.5~5)ml/s;CT扫描延迟时间为注射对比剂与降主动脉增强峰值间的时间差;在患者屏气时,通过对比剂跟踪处理技术,延迟扫描选取的层面,通过自带软件予以三维图像重建,计算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1.3 观察指标

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通过国际通用法计算冠脉狭窄程度,并比较冠脉造影与64排CT冠脉造影对冠脉狭窄程度的检查结果。入选冠脉节段共950个,包括左主干(79)、前降支(233)、对角支(85)、左回旋支(161)、钝缘支(80)、右冠状动脉(244)和后降支(68)。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组间比较使用χ2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血管造影对920个冠脉节段检查结果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相符合,两者对冠脉狭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冠脉造影与64排CT冠脉造影对冠脉狭窄程度的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之一,受到年龄、遗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内分泌功能低下等因素影响,对人类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2]。早期确诊以及积极干预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引起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冠状血管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虽然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因检查设备特殊、存在一定创伤且费用高等因素,不易被患者接受。随着近几年来多层螺旋CT技术的普及,尤其是64排CT技术的快速发展,因其能清晰显示冠脉冠脉斑块和狭窄度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研究证实,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具有较高准确率。本研究将64排螺旋CT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脉造影技术相比,CT血管造影对冠脉节段狭窄检查结果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相符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罗焕等[3]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 64排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结果与冠脉造影相当,但CT血管造影检查创伤较小,可作为冠脉动脉狭窄疾病的诊断手段之一。

猜你喜欢

节段冠脉螺旋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