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探析

2019-05-15段明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梁股骨头髋关节

高 军 ,高 戈 ,段明明

(1济南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中心磁共振室 山东 济南 250013)

(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 山东 济南 251014)

股骨头坏死在临床中属于多发性疾病,在其疾病演变过程中病理特征也发生变化,发病最初病变部位在股骨头负重区域,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导致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1],最终发展为骨损伤,严重的还会导致股骨头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出现关节变形、关节炎、关节功能障碍等情况。当股骨头未完全坏死时还会感染病毒,导致股骨关节负重、活动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股骨头坏死患者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最为常见的MRI和CT检查方法。相关研究证实MRI临床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优于CT检查诊断结果,现进行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8月到2018年7月间收治的9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在手术前患者经MRI和CT检查诊断。在9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55例,年龄在35~77岁之间,平均年龄(55.6±10.2)岁,股骨头坏死病变部位: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10例、右侧股骨头坏死患者43例、左侧股股骨头坏死患者37例,股骨头坏死分期:I期患者20例、II期患者23例、III期患者25例、IV期患者30例。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MRI和CT扫描检查,扫描体位均为常规平卧位,CT扫描采用GE64排CT,参数设定为[3]:扫描层间距10mm,扫描厚度10mm,对于病灶区域可采用加层扫描和薄层扫描方法,MRI扫描采用西门子AVANTO1.5T磁共振,参数设定为[4]:横断面T1W1TR300-400/TE15~22ms,及T2W1TR4000~45000/TE90~125ms,冠状面T1W1TR300~400/TE15~22ms,及T2W1TR4000~45000/TE90~125ms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厚度6mm,局部病灶使用薄层扫描及加层扫描方法,待全部MRI和CT检查结束后由同一专业影像医生进行诊断和分析。

1.3 临床观察

检查结束后对CT扫描和MRI扫描结果阳性进行诊断[5],股骨头坏死分期标准参考ARCO分期:0期:髋关节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关节功能无影响,患者无痛感;I期:髋关节CT扫描检查异常,MRI扫描可见股骨头骨骼异常,关节存在连续疼痛,步行困难;II期:CT扫描结果可见股骨头内部发生局限性大小不一、硬化情况,MRI扫描结果可见髋臼无改变,股骨头骨骼发生变化,髋关节存在连续针刺样疼痛,并放射到腹股沟,关节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疼痛可缓解;III期:CT扫描检查可见股骨头发生畸形或骨关节硬化,MRI扫描检查可见髋关节发生新月杨变化,髋关节剧烈疼痛,站立时疼痛明显,持续时间长;IV期CT扫描和MRI 扫描结果均显示股骨头异常并发生畸形,股骨头表面存在塌陷,骨小梁结构异常,骨骼外观发生缺失,髋关节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进行卡方分析,当P<0.05则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MRI扫描检查结果III期、IV期高于CT扫描结果(P<0.05),MRI扫描检查结果I期、II期低于CT扫描结果(P<0.05),数据见表1。

表1 股骨头坏死结果分期比较

在98例患者中经过MRI扫描检查阳性率98.9%,经过CT扫描检查阳性率82.6%,CT和MRI扫描检查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2。

表2 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比较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典型征象,CT扫描检查发现骨小梁模糊患者11例(11.2%)、骨髓水肿患者1例(1.0%)、线样征患者21例(21.4%);MRI扫描检查发现骨小梁模糊患者31例(31.6%)、骨髓水肿患者19例(19.4%)、线样征患者35例(35.7%),组间比较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头血运受到影响导致股骨头骨质发生供血缺失的疾病被称为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愈合不良和骨组织病变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发病原因,髋关节、膝关节、大腿侧面疼痛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临床症状[6-9]。股骨头坏死病程进展较慢,患者在发病早期不容易察觉自身症状,待发现后多半已经进入到中晚期,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方法多采用CT扫描和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佳的特点,可在多方位立体成像下对病灶部位进行清洗观察,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10]。CT扫描虽然对股骨头坏死检出率较高,但对于骨髓积液及髋关节诊断上有一定影响[11]。核磁共振扫描结果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均优于CT扫描检查,MRI检查可通过多重扫描全面评估患者病情,能够明确显示髋关节关节腔内的积液情况和积液量,并且MRI扫描的辐射量明显低于CT扫描,CT检查可应用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但对于股骨头坏死后期的诊断结果核磁共振扫描的优势则优于CT扫描检查[12]。在CT扫描检查影像中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股骨头坏死早期的骨质缺损情况。

综上所述,股骨头坏死采用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高于CT扫描检查结果,但在股骨头I期和II期检查阳性率比较低于CT扫描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应综合考虑分析。

猜你喜欢

小梁股骨头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小梁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补缺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