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刮痧点刺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30例※

2019-05-14李香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样体外邪腺样体

周 璇 曹 蒙 李香玉

(1 长春中医药大学儿科硕士研究生2016级,吉林 长春 130117;2 长春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专业,吉林 长春 130117;3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儿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儿童中腺样体肥大发病率近些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临床研究发现腺样体肥大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就很有可能导致呼吸暂停、腺样体面容、体质变差、影响发育、全身慢性中毒症状及反射性神经症状等,还和其他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危害甚至会对孩子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加重视本病,积极努力的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腺样体肥大的中医病名归属尚未得到统一,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及病理特点,与中医文献中记载的“鼻窒”“鼾眠”“痰核”等病症特点有相似之处。腺样体肥大在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并不详尽,导致现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中医理论观点尚未能够达成一致。但大致总结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4个方面:外邪郁滞、肝气郁结,肺脾肾虚,痰瘀阻滞。

1 外邪郁滞

小儿体质为稚阴稚阳,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肺卫不固,易于感受风寒风热之外邪。当外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首先犯于肺,郁久化热,肺气失司,清肃失降,热郁而不散,上行熏蒸咽喉,致咽喉开合不利;徐荣谦教授认为风热郁结为腺样体肥大的初期,这个时期非常重要,如果在此期能尽早的进行中药治疗,将会取得更佳的疗效[1]。

2 肝气郁结

由于现代家庭环境,一部分家长会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骄纵任性,稍微不顺意便会大发脾气、哭闹不休,不达目的不罢休;一部分家长更注重孩子物质生活而疏于同孩子的沟通,致使孩子形成内向的性格,不愿与人交流,但不开心的事自己无法消化,郁滞不去。并且小儿肝常有余,而肝的本性喜调达恶抑郁,这使得很大一部分孩子肝气郁结,而腺样体位于肝经循行之处,气血充足,易于形成瘀滞,形成腺样体肥大[2]。

3 肺脾肾虚

祖国在飞速的发展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在食物上也是极为讲究,而孩子更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不合理的、过度的喂养导致本就脆弱的脾胃更加不堪重负,脾主水液的运化,脾虚无力运化水湿,形成痰浊;而小儿阳有余,阴不足,同时,小儿肾气常常并不充盛,两者相合,阴虚火旺,上灼水湿,加剧痰凝;肺主一身之气,调节气机,主通调水道,肺气虚,无力宣发肃降,而肺开窍在鼻,郁久阻滞鼻窍。肺气虚,肺卫不固,易于感受外邪,加快腺样体肥大的形成。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故肺脾肾虚,致痰凝瘀阻鼻窍,形成腺样体肥大。

4 痰瘀阻滞

痰瘀阻滞是最关键致病原因,也是以上三点病因病机最后导致的后果,肺脾肾三脏本虚,形成痰瘀,同时小儿体质薄弱,易于反复感受外邪,郁久化热,痰热互结而肝气郁结,郁积生热灼伤津液,同时肝气乘脾,加剧脾虚,形成痰凝。痰凝瘀滞于腺样体,形成肥大。

从西医病因角度来说腺样体肥大患儿以3~7岁儿童最为多见,尤其在寒冷、潮湿地区常见。多由鼻部的炎症或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诱发腺样体自身炎症反应或变态反应从而导致腺样体肥大。小儿全身免疫功能还未生长完备,易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而腺样体自身为表面凹凸不平生理结构,易致细菌与病毒停滞,使腺样体受到反复刺激而增生。很多现代医家对患儿的腺样体组织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分析其结果、总结后发现EB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EB病毒的检出率不断增高,因此,推测EB病毒与腺样体肥大有着的重要关系。研究表明,约2/3的腺样体肥大患儿是过敏性体质,与过敏性疾病关联密切,当腺样体受到变应原刺激时产生IgA,IgG抗体,免疫防御作用发挥功效。外源性抗原直接接触淋巴细胞[3],使其释放T增加NF-α增多,致其血清中IL-4水平升高,腺样体免疫功能异常,炎症刺激越强,免疫功能越异常,变态反应越重,循环往复,致使腺样体肥大不断加重。

在治疗上西医主要以手术和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适用于腺样体肥大严重的患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腺样体肥大手术种类繁多,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不断减少。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腺样体生理上本身就可能会存在肿大,所以手术后因其旺盛的生长发育很可能出现复发现象。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鼻内糖皮质激素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应用,研究表明可以改善儿童腺样体肥大,均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具有积极疗效,但是必须达到12周的治疗时间,西医保守治疗最佳的治疗方案还需临床的进一步研究。

中医治法多样,除去口服中药治疗外,针灸亦是疗效出众,包括耳针疗法等,辨证取穴,各经脉穴位相互配合,尤其在行气通窍,祛痰化瘀上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故本研究采用合刮痧点刺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儿科门诊就诊的腺样体肥大患儿3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教材《中西医临床耳鼻咽喉科学》《眼耳鼻喉口腔科学(第6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等拟定:(1)反复鼻塞,流黄涕;(2)睡时张口呼吸打鼾;(3) 舌暗红、苔厚腻,脉数;(4)呼吸困难、鼻出血,面赤唇红,咽红肿痛不适,“腺样体面容”等。辅助检查:(1)鼻咽侧位X线摄片:A/N比值 >0.6;(2)CT 轴位扫描:腺样体指数 ≥0.70;(3)鼻内镜或鼻咽镜:可见腺样体充血肿大。

1.3 治疗方法

1.3.1 刮痧 时间:每周1次,连续4周。部位:刮痧主要经脉为督脉、膀胱经、肺经、膈腧、脾俞、膈俞、三关穴等。

1.3.2 点刺 耳廓的上方尖端处,当折耳向前,点刺出血。1~3滴。总疗程共计8周。

1.4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症状计分标准[4]。见表1~2。

表1 临床症状计分标准

表2 临床症状计分标准

1.5 疗效性观察指标 根据治疗前后疗效指数判定按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如下:

(治愈: n≥95%;显效:95%>n≥70%;有效:70%>n≥30%;无效: n<30%)

2 结果

临床结果显示痊愈6例,占总病例20%;显效18例,占总病例60%;有效4例,占总病例13.33%;无效2例,占总病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

3 讨论

小儿腺样体肥大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病因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密切相关,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鼻内糖皮质激素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病情,但无论是保守治疗应用激素还是手术治疗带来的伤害以及治疗后腺样体肥大易于复发的特性是很多家长不愿接受的。中医认为多于外邪郁滞、肝气郁结、肺脾肾虚、痰瘀阻滞等相关,应用中医方法治疗相对的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费用也更经济,家长易于接受。本研究正是应用中医疗法刮痧点刺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刮痧首先刮其督脉,因其位于背部正中,并与阳脉多次交会,故与一身之阳密切相关,阳气郁而化热,而热邪是小儿腺样体肥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血瘀为实邪,以治阳经为主,故首先刮其督脉,可疏通全身的经脉,使祛邪之路通畅,不郁不滞。血瘀亦多从六腑治,所以再刮足膀胱经背俞穴,具有调节脏腑的功能,重点刮脾俞、胃俞、膈俞,小儿心思单纯情志致病并不多见,但脾胃疾病极为常见,尤以家长的过度喂养,食积内热为主,所以俞穴中脾胃膈俞为重点以泻热导滞。故刮膀胱经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功效,清泄脏腑郁热,导滞泻热[5]之功效。小儿六腑穴和小儿三关穴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平衡机体阴阳,可以对机体产生良性刺激,防止寒热太过,伤其正气,损其脾胃。同时,配合耳尖放血的作用主要是活血化瘀,特别是清泄上焦之火,而腺样体病位在鼻,所以选择在耳尖放血。并且膀胱经可上行至耳上,少阳经循行过耳朵,少阳主风,太阳主表,所以耳尖可以治风也可以治表。充分调动体表阳气,增强免疫力[6]。故刮痧点刺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诚然我们不断在取得进步,但在临床上小儿腺样体肥大仍然是一大难题,仍需我们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样体外邪腺样体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效果评价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