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构建
2019-05-13蓝杨璐杨小霞
蓝杨璐 杨小霞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及体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构建活动型课堂,分析活动型课程构建的必要性和有效措施,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以便更好地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
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明确阐述了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育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依托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来实现,要求课堂改变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提倡情境教学,提倡议题式的教学,呈现活动型课堂,让学生能够发挥课堂的主体性,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内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活动型课堂是新课程标准的显著亮点。朱明光教授提出活动型学科课程采取包括社会活动在内的活动设计,即“课程内容活动化”,或者说课程实施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动设计的系统安排,即“活动设计内容化”[1]。活动型课程是一种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跟以往的“讲授型”课程有一定的区别,是以议题为主线展开活动,以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体验型活动、探究型活动、应用型的活动等,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围绕议题活动展开教学,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探究、感悟,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构建活动型课程是培育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活动型课程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自主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思辨能力,符合国家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构建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凸显课程育人功能,增强课程的实效性与吸引力
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有助于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议题,大部分议题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重要意义。由于政治学科存在着一定的教材滞后性,需要政治教师跟进时事热点,不断补充新时事、新理论,与时俱进,融入政治课堂,而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普遍开展,学校宣传力度加大,同时教师设想的议题也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课堂围绕一个或几个议题开展活动,根据议题搜集相关的近期发生的重要事例作为情境材料,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注重学生自己生成知识,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学科教材内容的滞后性。
(二)有助于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讲授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很多学生认为政治学科枯燥,是死记硬背的学科,学生是被动学习,“讲授式”教学方式的优势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大量的间接经验,避免学生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而现在提倡的活动型课程则是实践活动过程,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如各种“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议题辩论”等等,从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活动方式,有利于学生克服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弊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灵活地掌握学科知识。活动型课堂教学强调了师生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协助者,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助于形成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活动型课程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会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质疑,产生思维的碰撞,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活动型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自我的平台,通过议题讨论、探究活动、“模拟教学”、情境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直接经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2]。教师将教材知识点与当下社会热点相结合,设计各种课堂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各种知识的同时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四)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活动型课程促进学习主体之间合作、探究和分享,有利于锻炼学生协同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有很多活动形式,如议题的讨论、主题辩论、活动探究,活动内容有一定思辨性,强调学生的思考与合作。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着学习活动的进程与质量。活动型课堂中,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产生思维的碰撞,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汲取知识。而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学生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需要教师适时引导梳理。整个活动型课堂学习书本知识与活用学科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协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3]。
三、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建设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首先要强化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目标,用学科核心素养指导教学。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强化核心素养目标,与教材内容、教学素材相结合,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拟定相关议题,让学生在议中学,在活动中成长,以此构建活动型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渗透核心素养目标,教学中以活动承载课程的内容,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学习,强调小组合作探究,探讨出对问题的理解,教师进行引导总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同時,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如议题式的教学理念,议题设计结合课程内容知识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生活实际,制定教学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帮助学生辩证思考、合作交流、反思感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精心设计课程选题,用心调制鲜香味美的活动“配方”
构建活动型课程,还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社会背景、学生现实生活的议题,设计真实有效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议题的选择很关键,关乎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选择的议题要与课本内容紧密结合,又具有思辨性、开放性,能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活动设计,灵活处理教材,展开“议题讨论”、“模拟情境”等探究活动,将课堂开设的各个活动发挥到极致[4]。如在《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一框题学习中,假设学生口袋有20000元,学生是“投资者”的角色,设计议题“假如你们是投资者会选择哪种投资方式?这些投资方式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探讨后大家一起交流,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的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正确理财的科学精神。诸如此类的“议题讨论”“模拟情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收集教学素材和信息,让学生参与思考、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探究。
(三)修炼内功强健筋骨,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活动型课程的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教育,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新课改背景下,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立足学生生活实际,深挖教材,多维开展教学。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开展活动型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多维地开展教学,将教师讲解与学生思维训练、探究学习相结合,使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不断提高开展活动型课堂的教学技艺。如开展课前5分钟时政播报,增强学生时政敏感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师进行点拨,并可以根据学生的时政播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话题,多维地开展教学。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自己处于“空杯”状态,不断积累教学好素材,积累教学资源,关注时事动态,紧跟时代潮流,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发展。
(四)保驾护航、齐抓共管,提供良好外部条件
构建活动型课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更多进修的机会,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在线上可以发布政策解读文章或视频信息,线下组织教师进修活动、专题讨论会等,为绝大多数教师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取经的平台,将活动型课堂教学中的困惑、经验进行分享,共同提高。
学校应该为活动型课程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如完善录播室教室设备,可以让教师进行录制观看,改进教学,再如学校图书馆增加有关活动型课程的书籍,为教师开展活动型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学校还应创设“软件条件”,组织教师到活动型课程示范学校交流学习,校内组织活动型课堂研讨会,邀请研究活动型课程的专家进校开讲座,积极创设各种条件,提高教师活动型课堂教学技艺。
参考文献
[1] 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4-7.
[2] 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5):6-7.
[3] 楚瀚.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践意义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81-82.
[4] 曾雪满.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型课程构建[J].教育评论,2018(10):134-137.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思政专项—基于网络环境:宗教渗透对于大学生思想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批准号:BJ001512)的阶段性成果与2017年福建省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立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批准号:JZ170155)阶段性成果,课题得到2018年福建师大教改项目——红色文化“三进”高校思政课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批准号:I201803017)资助。
作者简介:蓝杨璐(1996- ),女,畲族,福建漳浦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杨小霞(1975- ),女,汉族,福建闽侯县人,硕士,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