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当代价值
2019-05-13张红丽
摘 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出,与“生命共同体”的概念相契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习近平将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针对我国发展的现状,提出新要求,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要义,推动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共同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既与时俱进又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将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为我国生态文明囧实践提供指导。
一、传统文明与当代文明的交融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数千年来深深根植于中华儿女的思想中,代代传承,与自然友好相处,万物同源,相互依存,保护环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强大的包容性,这种思想也渗入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上,习近平提出的价值理念就是建立在传统文明的智慧结晶和西方优秀思想文化上融合而成的。
二、生命共同体
生命共同体指的是人与万物相生相惜,唇齿相依,世界万物组成了无数个生命共同体,融合了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观和矛盾观,同时也是对形而上学的静止唯物主义的批判和反对,揭示了生命规律,将自然与人类紧密联系起来,倡导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同样说明着我们应该遵守自然规律,利用和把握规律,一旦违背和破坏和这和谐的有机体,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强调了人类并不是世间的唯一主宰,万物生而平等,都应被友好地对待,在理性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才能正确合理地利用自然,获取所需要的物质生产资料[1]。例如大规模破坏性的开矿,采石,捕猎看似征服了自然,然而沉浸在享受暴利的短暂快感中的人,很快就会受到一系列灾难性的报复,这同样也论证了世界万物是联系着的。
三、生态文明与全球化
当今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生态文明的建设的责任也同样落到了每一个国家上,在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主要解决问题的责任,理应借助自身的优势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来解决一部分环境问题,而不是以此为商机做出买卖类似排污吨位的行为[2]。作为全球发展的一份子,应该秉持着合作共赢,相互协作的理念,与发展中和落后国家一起,既实现环境的治理,又使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摆脱贫困,实现繁荣富强,有更大的能力和发达国家一起保护环境,践行绿色理念。我国在此显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气度和风范,努力发展经济,同时也承担起治理环境的角色,不遗余力的和许多国家一起,传播绿色发展协调创新的理念,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
(一)经济上。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是以牺牲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开山毁林,填海造陆,围湖造田,这些都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可以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维持发展,由于人类和环境是相互依存的,习近平以整体和局部以及系统的理论方法来为生态发展做理论支撑,在恢复和保护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不是一个简单单向的过程,涉及多方面,多个层次,多个领域,需要经济与生态兼顾,不能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而应该相互促进,让发展起来的经济给生态保护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让已经恢复的生态环境给经济发展带来效益,始终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原则。
(二)政府工作。作为政府,理应深入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于环境的保护,应该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相结合,对于破坏环境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轻则处罚金,重则入刑,同时应该完善监管制度,有力打击超出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买方和卖方的交易,对于习近平提出的理念熟记并且贯彻践行,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环保意识,并且运用政府财政投入在生态环境的保护,禁止毁灭性的开发。
五、生态文明与哲学的有机结合
无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都显现出习近平对马克思哲学的深刻理解和作为一个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其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体现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既要求强制性的进行生态文明创建,严厉打击破坏自然的行为,又以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实践活动,既以道德进行教育,又融入了法制的思想观念,在生态治理中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摆脱急于求成的思想,解放开阔人们的眼界[3]。
六、结语
综合上述可以得出习近平的理念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为人民谋福祉,为后代的幸福做铺垫,实现伟大“中国梦”。是西方哲学和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碰撞与交融,既与时俱进,又传承发扬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代表了广大人民的价值取向,承载着亿万人类求绿色求生态求自然的呼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实践价值。今后应该持续将“五位一体”、“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今后發展的指导性战略思想,我国现阶段的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相应地,政策与指导思想也应该不断适应中国发展的现况,生态文明的思想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现阶段发展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题来源:天津市高校“一校一品”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品牌建设项目,项目编号:津党教〔2018〕139号。
作者简介:张红丽(1990.01- ),女,天津人,助教,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生态文明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