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19-05-11莫祥红
莫祥红
摘 要:达尔克罗兹体态教学法是全球公认的三大音乐教学方法之一, 借助达尔克罗兹体态教学法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有效改善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本文主要探究如何有效应用达尔克罗兹体态教学法来优化和丰富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的策略,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体态教学法;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是世界上颇为著名的音乐教学方法,其由体态律动、视唱练耳以及即兴创造这三个部分构成。所谓体态律动,就是个体聆听音乐的同时,能够通过动作来体验音乐的表现要素,在体验中将音乐知识转化为个人的内在感知进而形成理解;视唱练耳就是与体态律动相结合,将身体动作体现的更加具有视觉效果,然后作为一种特殊乐谱促进学生深入的学习音阶、调式以及音程、和声等内容,培养学生形成敏锐的音乐听觉和记忆能力,进一步的发觉内心的听觉;最后即兴创作就是个体结合已有的律动材料(节奏)与音响材料(音高、音阶、和声等),利用想象力与个性组合形式进而开展即兴音乐创作的活动,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能够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综合能力。可见,达尔克罗兹体态教学法对于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的价值。
一 运用体态律动,培养学生节奏感和律动感
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组成部分,个体结合音乐的节奏、速度以及情绪的变化控制身体做出各种形态和幅度的动作,以表达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这是一种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效音乐欣赏方法,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开展体态律动原地动作训练的教学形式,让低年级的小学生能够随着音乐的节拍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比如,在教学接力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阿里里》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结合体态律动的形式带领小学生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节奏,通过控制和摇动身体的强弱程度来引导学生体会节拍的强弱,用力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营造一个欢快的音乐学习氛围。可见,体态律动原地动作的训练不仅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还可以引导他们逐渐在课堂中放开自己、表现自己,实现小学音乐的全方位教育。
二 结合视唱练耳,强化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视唱练是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当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只有每天不断的练习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和听音能力。为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除了传统教学中视唱乐谱和听音之外,還要结合律动的形式来训练视唱练耳,通过教学模式提升训练效果。
比如,在进行训练时,教师可以指派八名同学在讲台前围成一个圈,然后每个人分别代表8度音阶当中的一个音,这八位同学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走动,当教师在钢琴中弹出一个音时,代表这个音的同学就需要立刻下蹲,以此强化对于音阶的学习和记忆。除此之外,在音乐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在每节音乐课后布置相应的视唱练耳训练的作业,比如,让小学生每天利用十分钟的时间去练习视唱和听音,然后在下一节音乐课之前进行检查,督促小学生每天都能够自主练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形成视唱练耳和识谱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即兴创作,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大部分小学生都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创作能力和新颖的思维角度,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和学习优势,开展“即兴创作”的教学环节,让小学生结合课堂中所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可以伴随着拍手、跺脚等伴奏形式,形成稳定的律动,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是小学音乐学习充满乐趣。
比如,在教学接力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板凳龙》这首音乐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们欣赏热闹的舞龙场面,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音乐,如:“歌曲中有哪些地方可以听出有敲锣打鼓的声音呢?”学生们听完音乐后,可以通过拍一拍节奏、练一练(如:拍手、拍腿等)进行演示,有的学生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听过节拍的形式体现了出现,在即兴创作中强化了节奏感。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达尔克罗兹体态教学法,改善小学音乐教学的弊端,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律动感,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房玥.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案例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11):32-33.
[2] 甄建稳.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8,(06):54-55.
[3] 郭爱芹.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新课改教学实例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3):137-138.
[4] 巴桑财吉. 浅析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运用于西藏中小学音乐教学中[J]. 北方音乐, 2016, 36(9):162-163.
[5] 马晓瑞.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8,(0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