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课堂导入情感的激发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2019-05-10马荣荣

新课程·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同理心导入情景

马荣荣

摘 要:在语文教学里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非常重要,甚至决定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升华。因此很多教师都重视在文章中对情感的渗透,但教无定法,在课前的情感渗透会更加有效,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升华自己的内心体验。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为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奠定情感基调,激发情感期待。在课堂导入中教师按照激发程度重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情境类导入,一类是同理心情感迁移类导入。

关键词:情感;导入;情景;同理心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也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两位大家都认为在作文和阅读里“情”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里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非常重要,甚至决定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升华。因此,很多教师都重视在文章中对情感的渗透,但“情之所起”才能“一往情深”,“情起何处”是个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根源性问题。我认为这个根源在导入,导入中的情感渗透会更加有效,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升华自己的内心体验。

初中时期是情感发展塑造的好时期,语文更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方式,但在初中的语文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阻力巨大,我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初中生阅历有局限,这种阅历局限有经历、时代隔阂、知识储备等等多种方面的因素。情感是在或欢乐、或悲伤、或崇敬、或憎恶的等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青春期的孩子极易被外界情绪所感染,所以他们很难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情感的复杂,他们用他们有限经历过的情景去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针对此种问题,我认为除了要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拓展学生视野外,拔苗助长式的课堂导入激发是更有效的方式。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为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奠定情感基调,激发情感期待。在课堂导入中我认为按照激发程度重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情境类导入,一类是同理心情感迁移类导入。

一、情景类导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定刺激情景中的某种情感能够感染在场之人,并使其产生性质类似的情感。当今语文课堂上运用最普遍的情景教学就是基于这个研究而产生的,教师在上课时用幻灯片、录音、视频、课件或图片等,直接带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文章中的人物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保持精神饱满,让学生可以准确地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导入中设置对应情景,找准动情点。比如《沁园春·春》中的革命豪情;《琵琶行》中白居易的天涯沦落的伤感之情;《声声慢》中李清照的凄凄惨惨之情;《我与地坛》中母子之间的至爱亲情;选对动情点,有效地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让学生真正能“披文以入情,沿波以讨源”。

二、同理心情感迁移类导入

在语文教学中“知人论世、知人论文”,我觉得尤为重要,文学创作离不开作者的时代和经历,因此“同理心”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延伸到教学方法中就是:“情感迁移”。同理心是个心理学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真正了解别人,就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比如《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面对让人欣喜的月光,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这样的情感以学生的经历是很难体会到的,所以以苏轼的个人经历为导入,从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名噪京师到乌台诗案、跌宕起伏、客死他乡让学生体会苏轼人生的喜悲两重天,感受他虽失意潦倒但依然骄傲倔强的性格特征,品味他虽对朝廷失望透顶却仍然豁达洒脱的胸襟;他的人生就是充满矛盾的、执拗的。这样学生才可能从情感角度去理解苏轼在此处表达出的“闲人”情绪。再比如《项链》的教学,以学生的閱历,他们只可能对玛蒂尔德持有“厌恶”态度,而不能全面地认识女主身上“诚实、敢担当、勤劳能吃苦”的优点,那么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一个相类似的同作者的另一篇著作《珠宝》,对比郎丹夫人和玛蒂尔德,这种同女主“设身处地”的不同选择,我相信学生会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初中生情感丰富而又有巨大可塑性时期,语文课堂的作用尤为重要,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情感又能感同身受,如何让情感的积淀成为人生的财富,教师的教法如何才能得法,教师作为作者、文本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设计者,构建的框架是“情”,而框架的样式却是千千万万,如何把桥梁架的稳固而美观,这些都是我们语文课堂面临的情感教学问题。我相信解决了“情起何处”的问题后,语文课堂的情感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学生会迎来情感上的洗礼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敏.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今日中国论坛,2013(Z1).

[2]李凤丽.浅谈语文与情感的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1(7).

[3]敖璐.激发初中生情感因素 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J].学周刊,2013(11):41.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同理心导入情景
情景交际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我的第一堂“同理心”之课
浅淡“同理心”在高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爆款青春剧 玩的就是“同理心”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推己及人,事半功倍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