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教育与高中古诗文渗透的案例研究

2019-05-10李宝弟

新课程·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文言文

李宝弟

摘 要: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丰富的人文资源可以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老师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将教材中的相关篇目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研究心理健康与古诗文联系的案例,其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文言文;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看来,是指根据高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的相关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当下的高中日常教学中,由于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存在,虽然喊了好多年的素质教育,说了好多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最终在我们西北地区,能做到的高中学校又有几个呢?因此,本人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最终我发现高中语文古诗文中的相关篇目,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最佳阵地。现本人将高中语文古诗文中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部分案例加以整理分析如下。

《诗经·卫风·氓》这首诗歌叙述了女主人公悲惨的一生,批判男子的三心二意,揭示当时不公平的社会婚姻制度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每次讲到“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我都在想,这哪里是在讲几千年前那个女子的痛苦呢?这简直就是一堂活生生的早恋劝诫课,它似乎穿越了几千年的时光隧道,带着那女子对生活的痛苦的感悟,走到每一位同学身边,告诉那些青春期对爱情懵懂又萌动的小丫头们“男子沉溺在爱情之中,仍然可以解脱,女子沉溺在爱情之中,就无法解脱了”。这篇课文放在高一第二学期一开始讲,学生已从刚升入高中的陌生和羞涩中走了出来,刚刚开始对周围的同学产生好感,此文无异于当头棒喝,告诉他们什么阶段就应该干什么事情,过早成熟的果子注定会早早掉落,珍惜自己、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亦是一篇令人深思的好文章。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而至者少”,这些话告诉我们的莘莘学子要见他人之未见,赏他人之未赏,必要钻得足够深或者站得足够高,而当你到达一定的深度与高度之后你就会发现“无限风光在险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是说,首先要有坚定的意志,因为“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有了坚定的意志,才有了目标与方向,然后再“尽吾志”。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到达成功的巅峰,然而事实是,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我们拼尽了全力,可最终成功仍离我们有一步之遥,但就是这一步,无论如何也无法跨越。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放弃,因为一旦放弃,就意味着我们将一无所有。同样作为学生,学习就是我们的事业,对于学习首先要拼尽全力,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功,若最后没能如愿以偿,我们起码可以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起码可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少一点悔恨。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古代诗歌散文选读》中,也有许多经典的篇章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例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地方累积起来的,有智慧、有勇气的人大多会被自己喜欢的东西困住,忧愁劳苦可以让一个国家兴旺发达,而贪图享乐则会让个人走向灭亡。现下,学生对手机和网络游戏的痴迷令人咋舌,而这些话,这样的文章,犹如当头棒喝,时刻在警醒着他们,我们可以喜爱某些东西,但一定不能过度痴迷,正常情况下,忧愁劳苦并不一定能让一个国家兴旺发达起来,但是若个人贪图享乐的话,一定不会过得幸福。上天会赐予每个人机会,能不能抓得住,怎么抓,如何抓,完全在于你自身。所以,不要过度放纵自己,否则,苦果只能由自己来尝。

以上只是本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几篇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的古诗文的案例,个人已经认识到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来可以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水平,二來可以和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合作探究,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当然,我们得承认,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它和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语文课堂上,我们讲授的是语文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语文教材涉及的时候,我们才会提及,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细心挖掘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期待和心态变化,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晓初.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快乐阅读,2011(4).

[2]程磊.阅读,悦读,悦纳:高中语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8).

[3][美]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注:课题立项号LX【2018】GH015。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