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新编教材特征

2019-05-10梁松成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小学道德与法治

梁松成

摘 要:自2017年教育部统筹编制的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投入使用以来,新编教材展示了鲜明的特色,该教材更加重视中小学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倾向于培养儿童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教育工作。在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新编教材中鲜明的特征,对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体现的特征做出了简要的综述,为促进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新编教材

一、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的变化

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结构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编教材更贴合于中小学教学使用,总体上采用“单元主题—教学课题—教学话题”的结构,该教材充分结合了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得法治和道德观念更容易植入中小学生的心中,此外,新编教材内容减少了相同知识点之间的交叉与重复现象。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该教材以儿童的认知为发展规律,充分利用了儿童从幼儿期向少年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变化规律,使得在生长过程中让儿童对道德理念与法治社会有更为直观的理解与认知。总的来说,新编教材以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顺序教授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该教材充分结合了儿童情感与自我实践互动提升的目的。

二、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特征分析

前文已述及,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具有鲜明的特征,该教材以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儿童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使得中小学儿童对该教材更具有认同感,有益于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

1.以儿童生活为主,促进健康成长

新编教材摒弃了原来繁复的教学内容,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简细化,充分利用了中小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心理与生理的变化规律,课本中大量删减了以理论叙述为主的文字描述,增加了诸多课题活动、话题活动内容,使得新编教材以中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凸显出来,极大程度上使得中小学生对新编教材具有更强烈的亲近感。因此,该教材更适用于现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培养

新编教材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加强了中小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知识,以儿童的眼光和思维方式看待世界。新编教材以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为主,促进了中小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如《玩得真开心》课题,在该章节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会,以“放学后玩什么”为主线展开讨论,让小学生从自身常玩的游戏中引出讨论话题,更容易使得中小学生接受教学内容,且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和理解,促进了中小学生教学工作的开展。

3.以活动学习为主,加強实践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中小学的活动,引发中小学生对生活经验的运用、整理、交流和提升,逐渐培养中小学生对知识和各项技能的自主学习,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启发中小学生自己思考、感受,而非灌输式教学;二是以活动为主,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让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在活动学习过程中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教师也应当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例子,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同,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新编教材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教材内容充分结合“活动”,这也是新编教材与旧教材鲜明的区别之一。新编教材充分体现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一套全新的教学思路。

4.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质量高低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首要问题,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中小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每天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儿童的“好奇心”与“好动”的心理却是保持不变的。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儿童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展开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课堂质量。此外,教师在开展分组过程中,要科学分配学生,尽量将不同性格的学生放在一组,更有利于不同性格的学生的成长。

5.新编教材加强了情境创设的理念

新编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情境创设理念,让中小学生在课堂中愉快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不适用于现代教学,要加强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工作,即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使得道德与法治教育真实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我想要我能要》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体验,如承担售货员或者顾客等,以情境为主,展开讨论、合作等方式,使得学生在内心深处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劳作等;如《面对欺负和威胁》,通过“欺负”和“威胁”两个主题的讨论学习,加强中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易理解教学内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儿童的思维方式理解和认知世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中小学生生活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可以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梁宇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75-76.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