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电视媒体新闻栏目融合创新实践与发展思考

2019-05-10秦晓蕊

新媒体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

秦晓蕊

摘  要  在當前媒介环境下,新闻聚合平台异军突起,对传统电视新闻造成巨大冲击。电视新闻节目纷纷走向融媒体发展之路。以上海文广集团的“看看新闻Knews”为例,从节目框架、节目内容编排、传播渠道等多方面进行技术融合、渠道融合、内容融合,探索出一条电视新闻与其他媒介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  融媒体电视新闻;看看新闻;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4-0086-02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快速成长,伴随着电视技术和新闻采集设备的发展,国内的电视新闻相继出现了消息报道类、新闻专题类、故事类新闻、调查类报道、新闻评论类、新闻直播类以及新闻谈话类等体裁的新闻类型,并且在90年代末期,新闻类型趋于稳定,在新闻类型的探索上小步迈进。而网络新闻依托成熟的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便携的信息接收场景,以及国内不完善的新闻版权现状,在短短几年内对传媒市场攻城略地,形成多家大型新闻聚合平台,以及受众定位细分化的移动新闻产品,给传统电视新闻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

1  电视新闻发展面临的竞争压力

1.1  新闻生产垄断权的消解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人人都是记者和摄影师,新闻报道的信源不再变得唯一,信源结构发散化。过去新闻生产主要依靠接听新闻热线电话、记者跑口、线人提供、记者采风以及新闻策划,电视台拥有新闻的绝对生产权和首发权。现在电视台的新闻记者部门不再一窝蜂的放人出去“跑新闻”、蹲新闻,而是去网上找新闻素材,顺藤摸瓜找到新闻源头后再取证、求实,进行正式的新闻报道。UGC(用户生产内容)的新闻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新闻的采编成本,这使得新闻聚合平台快速崛起。电视新闻不同于综艺节目、电视剧等版权明晰,新媒体盗用、攫取、抢播电视新闻内容时有发生。

1.2  电视新闻“把关人”角色的解构

传统电视新闻从选题策划、制作到播出都要经过节目组编辑、制片人乃至台长的层层审核,一条新闻的播出要考虑到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是否忤逆当前政策实施等多重因素。播出新闻的筛选直接影响到新闻节目的品性和格调,以及一家新闻媒体的责任和担当。而新媒体的新闻推送弱化了“把关人”的角色,由于没有完善的网络舆论监管体制,互联网成为灰色新闻、桃色新闻的重灾区,很容易滋生虚假新闻,并且传播迎合低级趣味受众的内容。但随着网络舆论监督体制的完善,新闻聚合平台开始招募电视新闻编辑担任“把关人”角色,一些自媒体人、网络名人自发地提升新闻素养和发文规格,从而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1.3  电视新闻话语权的分解

在电视、广播、报纸三驾马车垄断媒体传播渠道的时候,受众没有其他的选择权,只能被动的消费信息。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产生了分解。

网络新闻聚合平台的新闻中UGC内容丰富,受众以聊天形式的跟帖、讨论形成了舆论的重要力量。一些中立、客观的网友评论要比肩专业电视新闻评论人,并且得到广泛网友的附和,这是新闻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参与社会事件讨论,对公共话题发声的表现,是对电视新闻官方话语的补充和回馈。

2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实践

2.1  “看看新闻Knews”的节目框架

在主流电视媒体纷纷试水融媒体建设的大背景下,SMG(上海文广集团)率先打出融媒体新闻产品头牌“看看新闻Knews”。“看看新闻Knews”是对SMG官方视频新闻网站“看看新闻网”的全面升级,以首字母“K”的变形红色的啄木鸟为logo,以“叩击时代”为Slogan,24小时不间断更新的融媒体新闻产品。

2.2  “看看新闻Knews”的融合传播

“看看新闻Knews”作为一档融媒体产品,既包含了当下媒介的“全”,又体现了各媒介的“融”。它的融合传播可以概括为“全屏+多平台”的模式,内容播出平台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各个频道,尤其是上星频道东方卫视。上海电视台作为在华人影响力首屈一指的内地电视台,势必不会舍弃传统播送渠道。“看看新闻Knews”的生产团队包括东方卫视新闻团队和上海电视台新闻团队,原来的老牌电视新闻节目,譬如《东方大头条》《直播上海》《看东方》等框架不变,内容方面会升级优化。其次,是SMG旗下东方明珠新媒体公司的IP TV、BesTV(百事通)等在线平台。在互联网电视平台开辟一块“看看新闻Knews”专区,24小时持续更新视频新闻。最后是移动客户端,以聚合新闻平台为主,以原创深度报道为核心内容。有碎片化的视频内容可供刷屏,也有电视直播、精彩内容回看点播等。

2.3  “看看新闻Knews”的内容生产

“看看新闻Knews”客户端注重新闻聚合平台的碎片化消费,也没有放弃传统电视频道的新闻传播。板块中包含电视直播、看电视以及Knews24。在电视直播和看电视板块,可以同步收看电视直播,包括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各个频道以及区县电视频道的节目。Knews24是24小时持续直播的新闻直播流,这在全国的移动新闻产品都是相当出彩的。除大板块外,还有覆盖多类受众群体的订阅栏目,比如“叩击、现象学、全球眼、点兵、港澳台、萌萌哒、新生代、军武训”等。移动客户端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上海广电优质的内容,比如披露医患关系的大型电视新闻纪录片《人间世》,在移动客户端的总浏览量超过了2 000万,并在网络舆论持续发酵,成为“看看新闻Knews”产品运营以来诞出的首例现象级精品和融媒体新闻典范。

2.4  “看看新闻Knews”的传播效果

“看看新闻Knews”的日均原创内容破百,每天都有1到3篇阅读量超100万的原创内容,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用户的增长趋势良好,用户的点击量和停留时间都较为不错。直播板块中的“Knews24”每天至少16小时持续直播新内容,“直播间”连续直播电视新闻节目,直播板块都可以预约节目,只要开启软件通知就有提醒功能。精选板块主要是国内外新闻的聚合,每条新闻都有对应的栏目标签,比如“看现场”“新鲜社”等,方便用户的个性化订阅。同时,软件在满足用户转载、互动的基础之上还支持UGC内容的上传,在“报料”部分可以上传诸如交通违法、突发暴力犯罪等新闻线索或图文。

3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思考

3.1  提升内容生产力和互动力

当前国内主流电视媒体新闻节目的融媒体建设呈现渠道布局广泛,但内容生产力跟不上渠道的铺设,融媒体产品的互动力也较网络新闻客户端弱一些。在2018年2月的融合传播指数中,省级卫视的31档新闻栏目中渠道布局力最高,而其他维度诸如内容生产力、互动力指数较为低下。这说明传统电视媒体在渠道铺设、移动客户端建设方面技術、人才都有保障,但是“摊子”大了,能摆上面的“商品”却不够了,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客户,这是电视新闻融媒体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因而,要注意内容数量的提升、用户互动效果的提升和传播力的提升。

3.2  侧重渠道深耕来提升传播力

电视新闻节目侧重某一渠道来深耕也能反哺电视渠道收视率,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影响力。比如2018年“两会”期间,《东方新闻》在“看看新闻Knews”客户端发布的短视频在短时间内获得数百万的播放量。“两会”首日,短视频《首场“委员通道”|张凯丽哽咽谈感悟:生活中应做好人》在秒拍平台发布当天获得17.3万次的播放量,3月7日《李彦宏:7、8月无人汽车可以量产,希望(百度)回归A股》短视频发布48小时内播放量分别增长至100余万。

电视新闻节目的融媒体建设进步卓越,且也存在不少问题,主流电视媒体要洞察媒介生态变迁、技术变迁和受众变迁,进一步强化全媒体发展和深化媒体融合,同时严守内容质量红线,深耕特定渠道、提升内容产出、带动传播效果和用户互动。

参考文献

[1]张婉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融合转型研究——以《新闻1+1》和《中国舆论场》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8.

[2]陈昕怡.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研究——以央视《中国舆论场》节目为例[D].武汉:武汉大学,2018.

[3]王博.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4]刘继伟.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创新探析[J].科技传播,2018(22):70-71.

[5]孙愈中,傅明.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转型研究——从绍兴台《全媒体时空》说起[J].当代电视,2018(9):52-53.

[6]阿迪来木·穆合塔尔.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策划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8(12):81-82.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
从读者发展角度分析阅读传播策略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大数据时代精准广告的传播策略及产业重构效应研究
中医药在南非的发展现状及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