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传感器新闻的发展研究
2019-05-10李林翰
李林翰
摘 要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数据为基础的传感器新闻或将成为未来新闻报道的趋势,成为新闻生产的“新常态”。文章通过分析传感器新闻生产新模式,指出传感器新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为传感器新闻的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传感器新闻;媒介技术;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4-0011-02
2014年,美国托尔数字新闻中心在其著作《传感器新闻》中,将传感器新闻定义为:“传感器新闻是在互联网逻辑支撑下,依靠大数据形成的一种非独立的新闻报道类型,是依托传感器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来抓取数据,可供新闻媒体进行新闻内容制作的一种方式。”
在大数据时代,记者们利用自制的传感器收集数据或者直接从政府官方的传感器系统里获得数据内容,加以分析后形成传感器新闻报道。可以说,传感技术改变了单向度传播时代的盲目与自大,传感器新闻也重构着传媒领域的生态环境,激发出新的新闻生产模式。
1 新闻生产新模式
1.1 预测性新闻
预测性新闻是一种根据已知事实(或数据)来推测未知、着眼未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关注事物的发展趋向、后果和未发生的事件[1]。传感器的利用丰富预测性新闻的内涵,增强其准确性和权威性,并冲击现有新闻报道结构,重构新闻定义。
在2014年非洲埃博拉病毒爆发时,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通过大数据测绘出典型人口流动模式,跟踪热线来源,预测病例可能在何处出现。根据对不同数据集地图的合成分析,包括从气候数据到全球家禽和已确诊病例的合成分析,以发现高危人群。预测性新闻的发展弥补了传统记者自身专业素质和宏观把握能力的缺位,使新闻预知未来的误差在数据化的准确对焦中最小化,增强新闻的真实性。
1.2 “公民参与”新闻
在“公民参与”新闻中,专业媒体机构和自媒体运营者能够自行设计简易传感器,搭建在线传感数据分享平台,发动一定规模的志愿者采集和报道数据,将社交媒体时代兴起的新闻生产“众包”机制引向深入[2]。如此,公民成为数据收集的主体,专业记者和自媒体运营者摆脱了官方机构对数据的操控和避讳,更为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态。新闻从业者应思考如何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用户参与体系,与受众建立更为深刻的联系。
2013年,美国纽约公共广播电台开展基于蝉虫追踪传感器的活动,让听众学习如何制作他们自己的传感器,并向大众公开收集蝉鸣的噪声记录和目击报告,在活动结束前共收到1 750份温度读数报告。“公民参与”新闻使得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过渡为信息的主动创造者,强化用户在新闻生产中的主體地位,产生“共情效应”,激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自此,新闻不再以传统的单一主体主导,而是以小群体的数据重现来产生更广阔群体的情感共鸣,“溪流实验”的愿景得以重现。
1.3 全景新闻
全景新闻延伸人类器官的广度和深度,使从业者捕捉更多、分析更深、表现更丰富。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提出大数据中的“样本=总量”,即利用所有的数据,而不再仅仅依靠一部分数据[3]。传感器依托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媒体技术,使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广泛性成为可能。依托于传感器,全景新闻丰富了数据的丰富性和全面性,挖掘出更广阔领域的暗物质和黑森林的面貌,以抽样样本为基础的“小数据时代”必将被未来“大数据时代”所替代。
同时,全景新闻通过捕捉不易观察到的数据化信息,大大拓展信息源和分析能力,更易探测到事件的本质和真相,从而重构新闻报道的深度。如《太阳哨兵报》所报道的《超速警察》,通过利用安装在收费站的传感器,记录下行驶而过的警车内装置的感应器所发射的无线电信号的次数与频率,从而获取了这些警察的身份、行驶速度,证明了警察超速违法的事实。
2 挑战
2.1 挑战现有伦理与法律
隐私保护跨越伦理与法律,现有制度遭遇巨大挑战。使用传感器收集数据最主要的矛盾在于法律中的隐私权保护,新闻从业者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律制约,例如“谷歌街景无线嗅探案例”中传感器对公众信息的收集难以消解法律的框架。传感器新闻秉承物联网思维的基因,而后者不再以人为中心而是基于任务,传感器虽可动态、及时地记录用户状态,但信息的记录方式、使用途径被不为用户所知,使用户对个人信息产生忧虑,解构公众对媒体的信任。
2.2 数据共享成为瓶颈
数据共享难以推动,数据资源作为媒介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关乎国家信息安全和相关利益的博弈。政府部门、商业组织、科研机构和公民个人共同构成传感器的使用主体,而媒介实现万物共联的信息采集需要有足够的覆盖范围,因地域、文化、历史、民族等各方面的差异和隔离使信息共享成为幻想。
2.3 数据来源的不确定性
传感器系统的尚未成熟,黑森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杨溟认为,底层的数据储存与架构、硬件配置与模式选型,决定数据分析与研判的结构设置是否具有远见,能否适应未来的需求升级,也决定采样收集的工具及硬件是否够格[4]。传感器作为底层基础技术,当依托于传感器生成的数据成为新闻报道的有力证据,而数据本身如果存在偏差,则会导致事实维度的诽谤与歪曲。
3 机遇
3.1 媒介技术的支撑和成本的降低
以传感器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物联网意味着万物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万物媒介化,在物联网的支撑下,传感器新闻延长新闻从业者的感官与嗅觉能力,丰富了用户体验和反馈的维度,使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具深度与广度。
5G通信技术呼唤更为广阔的信息连接和数据分享。在5G网络环境下,其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的特性,充分满足物联网对数据传输的需求,从而使得物联网应用的全面、深度发展成为可能[5]。传感器的硬件部分变得越来越便宜和普及,纽约公共广播电台的“蝉追踪器”项目展现传感器新闻实施成本的经济可行性,单个部件只需花费20美元。随着该领域的技术发展,传感器的价格会更平民化;被普及化使用的无人机新闻属于传感器新闻的范畴,相比于使用直升机,无人机的花费明显更低。
3.2 媒介报道需求和用户阅读需求的增加
新闻媒体对数据新闻报道的需求量增加,用数据说话弥补了单方面用权威说话的片面性,如何使用数据来深化报道成为媒介竞争的重要指标。
用户厌倦于单一的文字报道,对套路式的新闻报道结构产生审美疲劳,传感器新闻利用数据采集、整合等先天优势,创新新闻报道结构和方式,提振用户的信息需求与兴趣。
4 对策
1)新闻从业者需要重新把握道德准则,制定传感器新闻道德准则。法律对传感器新闻报道是否合理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且传感器新闻可能意味着对公民信息的全面监控,正因如此,新闻界更应先行对传感器相关伦理问题制定明确的指导原则,以相关的伦理原则与已建立起的行业规范为法律提供参考。
2)新闻从业者不仅要完善硬件和软件对数据收集的准确性,还要投入人力去驗证数据的真伪,将可能的数据误差降到最小程度。基于优秀的新闻报道故事才能发挥出数据的最大效能,传感器新闻不应定义为“纯数据”的新闻,应该与其他多种新闻报道方式和呈现方式相结合,让数据为新闻故事赋予广度和深度。
3)公众隐私的概念也应被重新定义。政府应赋予用户更广泛的信息知情权和管理权,即用户有权删除与管理传感器收集的个人信息。同时,在必要时可将收集隐私信息视为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手段,用户需让渡部分个人信息,前提是个人信息的利用建立在保护公众利益基础之上,而非外延到其他非法渠道。对于公众信息的利用方式,新闻从业者应从被动公开向主动透明化过渡。
参考文献
[1]张湘锋.大数据时代传感器新闻的生产模式探析[J].传媒,2018(21):3.
[2]人民网研究院.史安斌:传感器新闻正成为新闻生产的“新常态”[EB/OL].(2015-10-30).http://yjy.people.com.cn/n/2015/1030/c245081-27758480.html.
[3]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9.
[4]弗格斯·皮特.传感器与新闻[M].章于炎,等,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3.
[5]代长征.浅析基于5G的物联网应用[J].通信设计与应用,2018(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