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泸定桥的历史作用
2019-05-09师泽李荣发
师泽 李荣发
自古以来,大渡河便是阻碍河流两岸人民交流的最大障碍。康熙年间,清政府为进一步加强对藏区的管制,决定修建泸定桥。该桥建成后,大渡河上的交通情况大大改善,泸定桥在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都在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建造泸定桥的时代背景
泸定桥修建前,大渡河两岸商旅往来和行军征发主要依靠溜索与牛皮船横渡。大渡河流域为中国地质灾害高发区,主要灾害便是滑坡与泥石流,所以雨季难以渡河,即便是骡马过河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1639-1640年,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由青海发兵,征服多个贵族,掌握了藏区的全部收入与财富。清政府忌惮顾实汗掌有西藏的军政大权,实力较强,而西北又面临准噶尔部势力扩张的威胁,希望采取扶植政策,从而实现对蒙藏地区的全面统治。康熙三十八年(1699),因重重矛盾,对清朝忠心耿耿的丹珍扎巴被杀,清政府不能任由和硕特部在康区坐大,破坏国家的大一统,因而在平息事变中采取了支持明正土司的态度。清政府借此机会招募大小土司五十多个,与此同时将雅砻江以东地区划分到四川境内,使得四川的管辖范围延伸至大渡河西岸。这时,大渡河遗留的问题和天然的阻隔因素成为清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清初,位于大渡河西岸的重镇打箭炉的经济、军事地位逐年提升,同位于河东的雅州、成都等城市,乃至与清廷的联系也日益密切。清政府同样十分重视川藏的茶叶等贸易,以便加强对藏区的控制。边茶市场由政府大力开拓,重镇打箭炉也随着发展成为边茶交易的重要市场。打箭炉地理位置重要,位于出入藏南北两道的交汇处,这决定了其不可撼动的经济和军事地位。因此,清政府更要解决大渡河造成的交通不便问题。
1704年,四川巡撫能泰向康熙帝上奏修桥计划,并很快得到批准。次年着手动工,1706年大桥完工,“泸定桥”三字为康熙帝亲手所写。
二、泸定桥的构造
十三根由生铁铸成的铁链便是泸定桥的桥身,单独的两根铁区别开来,作为桥身两侧的扶手,桥身底下有起固定作用的铁链九根,铁链之间的距离为33厘米,共宽2.7米,上铺3米长,10厘米宽的横桥板当作桥面。横桥板之间并不挨着,要空有一定距离相铺,这样既可以减轻桥的自重,又可以减小风的阻力。为了便于行人通行,在间隔的横桥板中间会铺上一条75厘米宽的道板,用于走路,在左右的扶手处会各铺一条20厘米的辅助走板路,即使人来人往,也不会有任何影响。桥身上的每一根铁链都由862至977节铁环相扣连接而成,所有的铁环都是由生铁铸成,每根铁链重1300~1800千克。桥身的高度为103.6米,宽为2.9米。
泸定桥的桥台两端各有一个,桥台本身由条石堆砌而成,远处看去如同碉堡一样。西边的桥台建造在岩石上,高度为5.2米。东边的桥台建造在石滩上,高度为14.5米。两端的桥台上都有一个深度五米左右的落井,用于连接下方的地龙桩,地龙桩数量东西落井不相同,东落井下方有七根地龙桩,西落井则有八根地龙桩,直径为16~19厘米,全用生铁建造而成。
泸定桥的桥亭左右两端各有一座,可保护落井内的铁链免受雨水侵蚀,桥亭均为我国独有的木结构古建筑。
泸定桥于1705年开始建造,如此复杂的工程仅仅一年时间便完工了,尤其是在那个时代,简直令人不可思议。桥址地处峡谷深处,建桥所需要的铁无法产出,交通很不方便,工具也十分简陋,即便如此,伟大的先人还是完成了这一壮举,成功征服了大自然,这座宏伟壮观的泸定桥凝集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智慧。
三、泸定桥的历史作用
(一)中央王朝对藏区统治的深化
吐蕃在松赞干布的带领下四处征战,疆土越来越大,吐蕃不断朝东部侵扰与扩张,而唐朝无法覆灭,只得承认吐蕃的统治权。北宋时,辽、夏不断侵扰中原地区,致使北宋无暇他顾,对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也无法管辖。到了元代,西藏被纳入中央王朝统治范围,元朝政府成立总制院用来管辖吐蕃事务,对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在川藏边承袭和完善土司制度,并将其纳入地方官员体制,这表明中央政府和藏区的政治联系不断增强。
因为泸定桥的修建完成,大渡河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两岸交通情况开始得到改善,相应的设备也建造完成。康熙五十六年(1717),阿拉布坦率领军队南下征战,此役过后,准噶尔部确立了对西藏的统治。清政府为了巩固疆土,也加强对川边局势的控制,长期保持与西藏的联系,在入藏的重要交通沿线架设粮台等设施,派遣清军驻守,这一举措与修建泸定桥相得益彰。清政府驻扎军队、修建粮台和瑭台,这是保卫疆土的局体体现。这一切的举措,无不表明清政府对藏区统治的逐步加强。
(二)保卫祖国疆土的重要通道
与之前的王朝相比较,中央王朝与川藏人民的联系显著加强。清政府多次出兵进入藏区,这种情况在历代王朝统治藏区的过程中是比较少见的,数次出动重兵入藏的原因大多是整治内乱、驱逐外邦等,所以可以称之为正义的战争。出兵的路线便是以成都为起点,途经泸定桥向藏区进发,正因为泸定桥的存在,清政府可以有力地支援前线将士,不会为粮草而担忧,为之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与元、明两朝不同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多次出兵川藏,正因为如此,保证了川藏地区的稳定,凝聚了向心力,使得川藏地区可以拥有长达百年的繁荣,而雄伟壮观的泸定桥见证了这伟大的历史征程。
(三)深化民族交流,带动发展
川藏地区不同民族相互交流,互通有无,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唐代。到了宋代,川边地区也就是如今的泸定、康定等地,出现了一种“蕃田”,即大渡河东岸的一些汉民过河到对岸的藏区租田种地。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藏区人民可以了解到汉族地区的农业技术,在无形之中使两岸民族关系逐渐密切。
元明时期,“茶马贸易”较为盛行,因四川为主要产茶区,靠近藏区。因为北方战争不断,川茶在明末成为藏区最主要的茶叶来源,清初,“茶马交易”虽然比之以前有所减少,但藏区对茶叶的需求不曾改变。清朝政府对茶叶的供应十分重视,积极扶持四川的茶叶贸易,而四川茶叶运往藏区最大的问题便是交通,偶尔使用骡马搬运,大部分使用人力,想要安全渡过大渡河,困难可想而知。而泸定桥的建造,便于川藏茶叶的运输,有利于贸易发展,长此以往,逐步形成了专门运送茶叶的茶道。
泸定桥在整个川藏茶叶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外省客商进出藏区的一个重要通道,从某种程度来说,泸定桥又是一座沟通汉藏的商贸之桥。正是因为泸定桥的存在,四川边缘的交通开始活跃,四周城镇也开始兴起,以前,泸定还只是一个不起眼、荒凉的小村子,泸定桥的修建使这个村子开始焕发生机。
泸定桥刚修建好,便有少部分汉族商贩来此交易。雍正六年(1728年),当地开始修建驿站,许多商人开始驻足此地,泸定慢慢发展为以汉人为主的城镇。大部分汉人前来的目的是经商或开垦土地,长此以往,当地的农业、商贸等开始发展。
唐宋时期只在康定开放了临时市场,而元代则增加了部分寺庙,明代泸定才形成村落。因为泸定桥的建成,清政府在川藏一线增设了许多站台,驻扎许多士兵,许多物资也放置在此。因为交通便利,各省商人大量聚集于此,所售的商品多种多样,不光有内地与西藏的,还包括东南亚的,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江西服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