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定桥: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2021-09-05晟楠摘编
晟楠摘编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是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投入使用。康熙御书的“泸定桥”三字匾额挂于桥头,桥东至今仍然立有康熙《御制泸定桥碑记》。1961年3月,泸定桥被纳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铁链组成,因“飞夺泸定桥”战役而闻名中外,因此有“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的壮美赞誉。
光辉历史
1935年5月,一道天然屏障——大渡河,横亘在长征中的中央红军面前。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是崇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着这座铁索桥,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并且抽掉了桥上的木板,只剩下铁链。桥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直泻下来。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能否夺取,关乎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
危急时刻,红四团临危受命,长途奔袭,以强攻手段飞夺泸定桥,占领泸定城,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的道路,成为红军长征中的经典战例之一。
特别是由22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迎面射来的弹雨,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东岸冲去,英勇夺下了泸定桥。由此,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一次重要的战略作战行动和取得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
“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这段文字,描写的就是当时的战争场面。
建筑设计
泸定桥的建筑设计非常独特,它是一座悬挂式铁索桥,由桥身、桥台和桥亭三大部分组成。
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算是桥面。每根铁链由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底链上满铺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13根铁链就成为一个整体。桥台位于桥身两端,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的基础,桥亭属于清式古建筑。
文化特色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是毛泽东主席创作的七言律诗《长征》,描写了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赞扬了红军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诗里就提到了泸定桥的险要。关于泸定桥的文学艺术创作和爱国主义教育作品还有很多,例如畫家刘国枢创作的油画 《飞夺泸定桥》,以及电视剧《长征》等。
此外,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当地依托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精神传承,创作了《泸定桥之歌》《情缘泸定》等“双拥”文化主题的歌曲、小品、快板等作品,编写了《红军长征在泸定》《泸定桥三百年大事记》等红色文化主题书籍。
价值意义
泸定桥曾是大渡河上最长的铁索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中,泸定桥一直是四川和西藏之间茶马古道的交通咽喉,因此它也是象征中国边陲民族和睦、国家统一的“安定桥”。
作为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核心地,泸定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对研究中国革命史、边疆发展史、藏区社会史等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它又是一座被新中国曙光照亮、千秋永存的桥。
坐落于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内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向世人展现了泸定桥的红色文化底蕴。它的外观造型独特,气势雄伟,融合了川西民居、藏式建筑、明清古建筑的元素。馆中展览以红军长征为主线,以飞夺泸定桥为重点,综合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全面地展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奇、绝和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站在泸定桥上,轻轻抚摸已经锈迹斑斑的铁链,让人仿佛感受到当时战斗的艰险。没有革命先烈的奋斗与牺牲,怎会有今日的美好与和平!是的,这是一座跨越激流的桥,一座迈向胜利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