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19-05-05杨磊
杨磊
【摘要】学校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出发,从学生的发展、认知水平、心理素质、学习方式出发,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种活动主题出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同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形成适应新课程需要,促使教师自我提高。
【关键词】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 研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
一、问——问题来源于生活
对于儿童来说,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一般遇到神秘、新奇的事物,就容易产生好奇心,同时产生言语、感官、动作三种探究行为。学生就会自觉的选择性的了解探究身边周围的事物,通过探究和学习积累生活经验增长见识。
例如,青岛八大关风景区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我校学生鉴赏了青岛总督官邸、花石楼、公主楼后,深深的被建筑的美所吸引,从而萌发了研究万国建筑的想法。
二、探——了解生活,自主探究
探究精神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并探索讨论问题然后自由发表意见,这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有创造性的精神。课外表现为,在老师的指导下,排除问题,主动的去学习和研究,自我探索,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进取精神。
例如,我校五年级“有趣的周氏啮小蜂”课题组做了如下安排。
1.组建课题组
2.选聘指导老师
3.制定研究方案
4.资料的采集和处理
5.建立研究档案
6.申请与合理使用学习资源
7.接受老师指导
三、研——合作研究,创新实践
合作研究是指学生在小组或者集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参与意识,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经过亲自参与研究、探索获得了积极的体验,还学会了交往、合作、竞争、协调,而且还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
例如,我校“认识万国建筑”课题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了详细的分工,最后写出了研究性学习报告。
组长:马丽雅召集组员,收集汇总材料。
组员:孙璐玥资料排版,装订成册;史岩照相、洗照片;姚萱琪摄像;李妍楠、巩佳慧记录;刘峥翔、吴嘉宁网络图片搜集;宋雪琪、王毓浩网络资料搜集;全体组员誊写。
组员们带着相机、笔记本和笔徜徉在八大关中,感受着不同地域风格的建筑特点,拍摄了异国神韵的建筑技艺,记录了各国特色的建筑历史。回到学校组员们分头行事,大家一起誊写,最后写出了《走进“万国建筑博览会”——八大关建筑全面介绍》研究性报告。还由组长马丽雅执笔写了一份倡议书,并由其他组员一起动手制作了保护万国建筑宣传卡片,到社区、街道发给居民、路人,提倡大家都来保护我们青岛的财富——“万国建筑博览会”。
四、思——学会反思,提升能力
学习是学生发展的不竭动力。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可以让学生发现学习方法和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调整,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反思和探索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意识,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主动反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分析、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认识万国建筑”课题组,在研究结束后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有以下收获。
1.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学生们通过上网学会了怎样从网络上搜集资料、筛选资料。通过去图书馆学会了怎样查找纸质资料。学生们还学会了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
通过这些调查研究,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各国建筑的不同风格,深切感受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家乡的历史。
2.增长了研究能力
在本次小课题研究中,我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拓展了视野,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协作,学会了搜集和处理信息,有了自己的见解,提高了实践能力。我们和老师一起制定研究方案,撰写调查报告、采访笔录、研究日记、研究心得和研究报告,发放倡议书,这对我们今后规范地开展小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是研究的主人,大家讨论方案、制定措施、跑书店、查资料,定期进行交流总结,积累各种文字、图片资料,把资料动手装订成册,设计精美的封面、插图,这一系列的工作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不仅在研究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而且自身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4.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从自身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博览群书,学到了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习惯得以培养。自主研究、主动探索的过程使同学们懂得了应该怎样从书本之外、课堂之外、学校之外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精神营养,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5.整理了大量可以利用的材料
通过对各国建筑的风格特点的研究我们制作了《万国建筑手抄报集》;通过组员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建筑设计,制作了《万国建筑绘画集》;通过对万国建筑的宣传,将宣传材料汇集成册,制成《保护万国建筑集》等。
五、取得成果
1.形成课程资源联盟
学校通过与相关单位多次联席商讨,反复论证,筛选出20余个单位为综合实践活动实践基地。这些功能不同、风格迥异的实践基地涉及了人文、自然、科技、环保等丰富多样的“課程资源联盟”。
家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极为必要的,我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注程度较高,许多家长发自内心的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建设中,他们的积极参与既弥补了教师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也增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信任与沟通。
2.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组织形式,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工,这样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以及潜能,并能取长补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中,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人相处,增进同学友谊,发展协作能力,高度有效地开展活动,体验共同进步,分享快乐,分担忧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
3.形成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在亲自参与研究的基础上,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可以老师讲学生听,也可以学生讲老师听;可以老师做学生看,也可以学生做老师看,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师生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
4.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导致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为了适应这种改变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教师们逐渐摸索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三种教学模式,其中有开题课、过程课、展示课。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强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充分发掘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保证,总之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科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