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物理知识 提升语文素养
2019-05-04吴梅华吴钟成
吴梅华 吴钟成
[摘 要] 基于STEAM教育理念,探讨中学语文和物理学科的融合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从三个方面进行尝试:融合物理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融合物理知识,提升审美能力,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结合物理实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物理教学;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2-0040-02
STEAM教育的前身是STEM教育,是当今国际探索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与举措。STEM教育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本科的科学、术学和工程教育》报告中。美国首倡STEM教育,旨在加强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教育,以培养高科技人才来保持美国的国际领导力和竞争力。后来,美国学者格雷特·亚克门教授将ART(艺术)引入STEM教育中,提出了STEAM教育的理念。
“STEAM教育的独特价值,在于通过整合为学生提供逼近真实、富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情境,以利于学生高阶思维与积极情感的投入,解决复杂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意方面的核心素养。”其目标是终身学习和素质的培养,其特征是以跨学科的方式来开展学习,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
目前,国内对于STEAM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TEAM教育与创客教育的结合上。在基础教育领域虽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取得成果的领域主要是实践操作方向的课程,如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传统的核心课程如语文、英语、物理等缺少相应的研究成果。因此,STEAM教育理念亟待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进一步推进,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有待探索。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学科间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语文学科需要跳出语文教学的窠臼,拓宽广度,实现多学科的融合。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尝试进行语文与物理两个学科的融合教学。语文与物理,在传统观念中是两门壁垒森严的学科,可实际上两者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语文中含有物理科学的基础与珍璞,物理科学中蕴藏着人文的精神与内涵。从物理的角度审视语文,有助于拓展认识、促进传承和创新;从语文的角度审视物理,有助于化抽象为形象,化兴味索然为兴趣盎然,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升物理学的普及程度。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与物理的学科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与物理的学科融合呢?如何通过融合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融合物理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文化传承与理解,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如能融合物理知识去理解相关语言文字,就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感受古人的智慧,生成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比如教师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张衡传》一课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言字词句,体会传记的写法,更要求其了解张衡一生的杰出贡献,他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而张衡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地动仪的发明上。文章第四段详细介绍了地动仪的外观、构造及功用,并以“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一句加以评价,突出了地动仪的首创及其效用,彰显了张衡科学上的杰出贡献。传统教学若能如此照本宣科,能让学生叹服传统自然科学的成就,但似乎总有点意犹未尽的疑惑,情感上也未能产生震撼的效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地动仪能够预测地震。
因此,融合物理知识就显得非常必要。让学生去探究地震的成因及其传播方式,了解地震纵波与横波的区别,甚至可以通过幻灯片演示地震中纵横波的传播方向及速度,那么就能真正体会到地动仪的预警原理。只有体会到在看似简单的预警表面下,包含着如此精深的科学知识,学生才会真正震撼于古人的智慧,叹服于传统自然科学的成就,生成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在这个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提升的又何止是语文素养,更是提升了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古代自然科学的语言文字比比皆是,如《劝学》中的“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逍遥游》中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等,以及谚语中的“真金不怕火炼”“破镜不能重圆”“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等等,涉及深广的物理学知识,若能善加利用,进行有效的融合教学,必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融合物理知识,提升审美能力,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感受祖國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这是语文学科素养的另一要求。其中,要鉴赏语言文字的美,就要学会鉴赏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生动以及包含的情韵美,物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以人教版必修一《再别康桥》为例。第二节的诗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当我们品味语言,不可避免会问道:那河畔的金柳为什么是“金”柳,而不是“绿”柳、“蓝”柳呢?学生借助物理知识加以探究就会发现,傍晚的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紫光散射衰减较多,剩余的日光中以波长较长的红光居多,因此,傍晚的阳光是橙红色的。而当这种阳光照射到柳树上时,就为柳树穿上了一层“金衣”。可见,诗人用字十分准确。而这穿着金衣的柳树,恰似新婚时穿金着红的新娘,两者在外形颜色上相似,在婀娜多姿的体态上亦十分神似。作者的比喻可谓神妙有趣,形象生动。金柳恰似新娘,而新娘总是惹人爱恋的,于是诗人对于这美好金柳的喜爱之情,对于这康桥母校的眷恋之情,就不言自明了。一个“金”字,看似简练无华,但是准确生动而情韵兼备,诗人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功力尽在其中。
再来看“荡漾”一词,为什么波光里的艳影会是“荡漾”的呢?教师不妨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一番。会发现,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会反射光线,从而形成倒影。但是,水面又不是平静的,微风轻拂,水面波动,倒影也就有了褶皱,随着波纹荡起又落下,用“荡漾”十分妥帖。而这荡漾在水中的倒影,因光线和波纹似有若无,如梦似幻,愈发惹人爱恋。荡漾的姿态, 荡起落下,久久不能平静,恰似作者此刻的心绪,无限眷恋与不舍。如此简单的一个词,通过物理实验还原它的姿态,美就在其中了。
可见,在我们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时,不妨适当融合物理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还能有效提升其审美能力,使其深入感受语言文字准确生动、情韵兼具的美。
三、结合物理实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的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传统观念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的任务,这实际上是十分狭隘的。“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包括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等等,所以,语文与物理的融合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打开了一扇窗,是丰富了提升表达能力的途径。而且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语言的要求,使学生语言表达的真实、客观、严谨性得到了强化。
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对物理现象或实验的“描述性表述”“概括性表述”“创造性表述”来培养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水的三态变化实验”为例,学生先进行实验,演示水的三态变化,然后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所谓“描述性表述”即对实验的过程、水的变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意在形象地还原整个实验过程。“描述性表述”追求的是表述真实、生动、形象。“概括性表述”是对实验现象或物理概念、定理公理等进行简明扼要的叙述,如“水的三态实验”概括性表述为:液态水在温度下降到0℃凝固为固态冰,固态冰受热融化为液态水,水受热蒸发为气体,气体遇冷又凝固为水。概括性表述要求做到概念准确,表述客观严谨。“创造性表述”则是以原实验现象为依据,调动多方面的能力,展开丰富想象力联想力的表述训练。如对“水的三态变化”展开想象,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描述水分子的旅程见闻等;又如对“水的三态变化”现象作由此及彼的联想,想到变色龙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的变化,想到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身心变化,从而领悟一定的人生道理,可据此进行写作《从“水的变化”联想到的》。“创造性表述”训练的是创造性思维及表达的符合情理、文理贯通。
实际课堂中,若能如此结合教学,不仅可增加课堂的有趣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加课堂的有效性。这样使学生不仅能动手实践,培养科学素质和探究能力,而且能开口表达,使语言表达的准确严谨、生动形象、连贯优美等得到有效训练。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
总之,提升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开展的语文和物理学科的融合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閱读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认识上跨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鸿沟,开阔视野,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学习研究,积极实践,在STEAM教育理念下,把学科融合教学推向深入。
[ 参 考 文 献 ]
[1] 林静. STEAM教育如何对接核心素养[N]. 中国教育报,2017-01-04(9).
[2] 李俊佐,黄远春.浅析STEAM教育现状与发展[J]. 新教育时代,2017(1):9.
[3] 姚盛伟.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融合[DB/OL].道客巴巴,2016-04-17.
[4] 赵海芝.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D].苏州:苏州大学,2012.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