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思·创
2019-05-04裴蓉凤
裴蓉凤
[摘 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为了打破传统古板课堂,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素养,就要关注诗词教学的三重境界:欣赏,思考,创新;为了提升三重境界,就要培养学生相对应的“赏、思、创”能力。从声音文字层到思想主题层,再到审美创造层,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诗词鉴赏习惯,拥有感性与理性的体验,才能让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稳致远。
[关键词]诗词教学;欣赏;思考;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2-0003-03
在2016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大背景下,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将古诗文背诵篇目增加至72篇,推动诗词鉴赏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上升到了新高度,力求达到形象美、情感美与文化美的“三美合一”。如此便对中学阶段的诗词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鉴赏诗词,才能发挥经典的价值主导力、文化吸引力和审美感召力并将语文核心素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美融合?怎样逐层深入诗词,做到真鉴赏?这无疑需要我们把握核心素养视域下诗词教学的三重境界——“赏·思·创”,即欣赏、思考与创新,并提高相应的三种能力,以提升三重境界。
古典诗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特点提高了其审美价值的同时,也使得当今学生对它有陌生感。中学的诗词鉴赏现状不容乐观,本身模式的固化,再加之应试题型的激化,使诗词教学不伦不类,教师带领学生浅尝辄止,学生敷衍教师马虎答题。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此进行过探讨分析,他们提出不少具体建议和措施,但对诗词鉴赏的境界和能力的系统分析还尚有研究空间。
鉴赏之前利用发散思维找问题,鉴赏过程通过“赏、思、创”能力找答案,鉴赏之后总结反思找规律。前者是基本,中间是重点,后者是追求。在此,对于鉴赏过程的“赏、思、创”进行重点论述,其他两个阶段不再赘述。
一、欣赏是基本:潜入文字,因声求气
声音文字是古诗词最直观的美,是最贴合作者旨趣的符号,我们也正依托它进入文本。
对这些凝练符号的释义与辨味,是鉴赏过程的第一重境界,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基础。《课标》也要求应潜入文字、因声求气、知人论世。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忽视学生的欣赏感知能力,直接让学生阅读教参,接受死板冰冷的符号。这值得我们反思。
对于古诗词声音文字的欣赏,主要有两大方面:整体感知和细读语言。
1.整体感知
姚斯的“期待视野”中提及对于任一新接触的文本,读者的文学体验必须先行具备一种认识框架。若没有,就不会接受新东西,“零”度、纯中立的清白无染的“白板”状态是不存在的,正是有了先在视野,才会为新的理解视野打下基础。所以,先在视野,即初印象尤为重要。这里笔者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进行分析。
邓丽君的《相看泪眼》唱出了淡淡幽情,歌词完全出自柳永的《雨霖铃》,相比于教师乏味的朗诵,音乐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歌曲的曲调为该诗营造了特定的氛围,使学生更易融入其中。教师设计接唱游戏:全班学生一条龙式的一人一句,不仅要唱准音调,还要接出前一名同学所唱的下一句。若有出错者,待游戏结束后,要带领全班学生演唱一首完整版的《相看泪眼》。此形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帮助学生有效记忆背诵,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收获“一唱三合”的效果。
当今很多的古典诗词都会被改编成歌曲。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被改编成《月满西楼》,李煜的《虞美人》被改编成《问君能有几多愁》,等等。对于这些已改编成音乐的诗词,教师都可采取上述方法让学生整体感知声音文字,还可鼓励学生改编感兴趣的诗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我创作,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音乐天才,他们对于音乐的敏感度会让诗词改编呈现多样的风格,最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分小组展示。
2.细读语言
高中生的知识结构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对于诗词中的声音文字的感知可能不是那么准确,在整体感知之后,教师需要带领他们深入研究诗词细节。
首先,研究题目。例如,李白的《蜀道难》的教学中,让学生知道题目落脚点在于“难”,那么紧接着他们便会将第二侧重点放在“蜀道”上,在未读诗之前,他们可能对“蜀道”有自己的理解,认为其是地名或是登山道路等,这些都是可以的。再如,教学李白的《越中览古》时,可先让学生将题目划分为三个方面。经学生集体讨论,得出:“越中”是表明地点的,“览”可能是浏览,怀念,“古”毫无疑问就是古迹。学生由此即可得知这是一首怀古诗。很多时候,题目都会传递给我们一些信息,当然一些词牌名或曲牌名的信息性并不强。但是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重视题目的好习惯对其鉴赏诗词是大有裨益的。
接着,细读注释和正文。在读正文之前,先讀注释,注释不仅能解答题目中的困惑,还能对诗词背景以及重要信息给予补充,对重点字词进行分析。在细读诗词正文时,不能将诗词中所有意象含义和意境像充气一般塞给学生,如此一来,学生的收获甚少。教师要在无疑处设疑,将问题意识带入鉴赏过程中,引起学生对字词的特别注意。例如,在课堂上设置“我来考”“谁来帮”环节,即让学生以“我”为主体,经过合作讨论后将自己掌握了的知识出题考其他同学,同时也找出自己的疑难点寻求帮助。
例如在讲《雨霖铃》上片时,笔者以“异地恋”话题导入,抛出问题:联系现代情人的分别情景,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离别环境,以及描写二人心理的关键词句。各组学生在5分钟自我学习之后开始讨论,“我来考”环节有:“寒蝉”中“寒”的意思,离别的时间地点是什么,离别之际情人是否说了一些话,“凝噎”表示的含义,等等。“谁来帮”环节有:“凄切”是否指蝉声;为什么“去去”和“沉沉”要连着用两个相同的字;“兰舟”是什么意思,是否有寓意;作者在汴京,为什么又说“楚天”;等等。之后师生讨论,由教师解答学生的疑惑,让学生可自己将上片完整翻译,掌握其中的意象和意境。讲解其他诗词也同样适用这种模式。
二、思考是关键:分析矛盾、揭示主题
在欣赏声音文字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主题,这是鉴赏过程的第二重境界。
师生如何进行有效对话?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妨将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应用于实际,通过揭示诗词中的隐秘矛盾,带领学生寻找矛盾产生的缘由并解决矛盾,即可获得不错成效。孙绍振先生指出:“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为什么艺术形象的呈现状态表现出一致性呢?这是被作者感情同化的结果。艺术形象的客观形态被还原之后,就与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发生对比,在对比中产生了矛盾。发挥想象将原始物体与诗人加工之后的“艺术品”进行比较的这一过程,就是揭示隐藏矛盾的过程。
例如,笔者在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句的情感时,启发学生充分想象,抓住已有线索,联想出未经加工的原貌。环节一:大家印象中的人喝醉酒后的场面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如下:烂醉如泥、呼呼大睡,暴跳如雷、唠唠叨叨,酒后吐真言,等等。环节二:大家所说的都是我们曾经见闻过的,请在文中找一找词人醉酒的表现吧。学生回答:找不到。有幾位学生感觉上片中的“都门帐饮无绪”有些奇怪。环节三:逐句发问,逐句分析。“今宵酒醒何处”的意思是他昨夜酒醉何处?这里充满了矛盾。第一重矛盾:“帐饮无绪”对“酒醒”(酒醉),因为跟恋人分别,本应没有心思做任何事情(包括喝酒),但他却喝醉了,说明他的言行举止已不由自己 ,心理跟言行发生了矛盾,心里的伤感无法排遣,于是就“借酒浇愁”。学生从矛盾中体会离愁之深。第二重矛盾:“酒醒”对“酒醉”,解答学生刚才的困惑,他们未找到“醉酒”描写,是因为词人直接写了“酒醒何处”,留下了空白,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且一般醉酒严重的人醒来后都会说自己没醉,然后会忘记自己干过什么,这里表现词人烂醉如泥;而“晓风残月”,即第二天早晨,说明醉了整整一天一夜,更见其酒醉程度之深。总结得出,醉之深,愁更深。第三重矛盾,“酒醒何处”对“晓风残月”,作者竟不说地点,而用“杨柳岸,晓风残月”来回答,绘出一幅唯美的酒后失意(诗意)图。请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并分别思考都有何含义。“柳”本是送别的象征,“晓风”有着秋天清晨的风的凄冷,而“残月”代表很难团圆之意。词人以淡淡诗意来掩盖醉酒后的狼狈,说明他有苦难言,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以上的矛盾分析,层层破解,使学生更能了解词人的真情,体会文中的离愁别绪,进而能够顺利揭示这首词的主题。最后,让学生将醉汉醉酒这一画面改编成一个短篇故事,故事中至少要用到三个有代表性的意象。
教师要真正做到带领学生分析矛盾,揭示主题,是需要长期修炼的。在学生思考质疑,思考答疑的过程中,他们的文本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会得到提高。
三、创新是追求:批判质疑、审美创造
基于知识与理性的基础之上,逐步掌握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方法,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诗词鉴赏的第三境界。
诗歌具有节奏美、韵律美、重复美、对仗美,其中蕴涵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教师要教会学生从中鉴别美,唤醒他们的审美情感,使他们致力于审美创造。
首先要与学生讨论“什么是美”。谢安曾在下雪天与子侄谈论诗文,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脱口而出:“撒盐空中差可拟。”而侄女谢道韫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先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哪一句,再请他们来一场辩论赛,阐述自己喜欢的原因。支持谢朗者的观点有:运用比喻修辞,雪跟盐相似,颜色都为白色,且雪堆积到地上踩着就像脚下踩着盐等。而支持谢道韫者的反击观点有:雪花轻盈,飘飘然飞落,像随风吹起的柳絮,撒盐岂不是太暴力,柳絮的比喻更贴切,而且更浪漫;句子中的“纷纷”说明雪正在下,且并没有提到落在地上等。最终,支持谢朗者仍在积极找理由,但支持谢道韫者理由更多,反驳力度更大……
很明显此二人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有很大的差异:谢朗将雪比作天空撒下的盐,是注重眼前所见;而谢道韫联想到柳絮,将雪比作随风吹起的柳絮,注重虚实结合。前者被认为是“终结式的比喻”,缺少一种更深层次的意境;而后者更具延展性、连续性,更富有美感。归根结底,是因为谢道韫运用了想象,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使诗句有一种艺术之美,体现出古人总结的艺术规律“真境逼而神境生”。
再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到底有多愁?先让学生自行补充,再讨论总结。经过前两重境界,学生可以知道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悲和个人身世之苦凝练而成的,李煜将此情熔铸在婉转的节奏韵律中并赋予真切的形象,由此克服了阴暗、痛苦和沉重,使优美别致的句子焕发出一种艺术之美。
当然,有时也可采用改词法,如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为“望”,询问学生哪个效果更好,为什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改成“樱桃红了,芭蕉绿了”,行不行?有时也可用比较分析法,将两首诗词对比鉴赏。这里将不再赘述。
学生对于美的接受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强,在这很大程度上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可设计一周两次课前的诗词脱口秀。例如以“生活”为主题:生活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生活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放纵;生活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明朗。尽管我们时常会遇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状况,但坚持下去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学生的不同生活体验,使他们产生不同的思绪和想象并与古人产生共鸣,继而效仿他们的风格进行创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批判质疑中审美,进而创造美,运用美,享受美。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诗词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欣赏到思考,再到创新,使学生的欣赏能力、思考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得到相应提升。而只有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与生俱进,方可让每位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四射,为文化传承与发扬打好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 薛文坤.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45):117-119.
[3] 汉斯·罗伯特·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 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3):5.
[5]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