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2019-05-04许芹钟德仁李双喜
许芹 钟德仁 李双喜
[摘 要] 技术的革新与产业的升级提高了产业对应用型科技人才的要求,迫使高等院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转型发展。“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随之产生,然而相关政策的不健全、校企合作积极性的不均衡以及产、学之间矛盾的存在,使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阻力。文章从产教融合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模式探索等方面阐述如何进一步优化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关键词]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4-0018-03
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等,对人类自身、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鲜明特点是,从科技创新到产业革命的路径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趋向融合。新技术与新产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了产业对于应用型科技人才的要求,迫使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转型发展[1]。“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随之产生。
一 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是指学校依据产业需求开设专业,依托专业服务产业,形成产业与专业密切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2]。从而促使学校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等功能为一身的综合体,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
产教融合让“产”和“教”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信息共享,为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产教融合不但能推进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主体协同发展,而且能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产教融合,不单是高等院校与企业的简单合作,而是力求教育领域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因此,需要高校的不断探索与推进,同时也需要社会各层面的关心、支持与协助。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高校的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升级与发展,确保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符合产业需求,全面推动产业的升级与转型[3]。
产教深度融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产业深度转型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高等教育应坚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策略。
二 应用型高等学校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精神,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4]。2018年2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8〕4号)。《实施意见》明确了十年基本实现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行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同步规划产教融合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的发展思路;并要求深化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5];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6],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不仅要投入大量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项目案例资源等,对学校来说一次性投入还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如果资源不断跟随产业升级而更新,对学校来说将是巨大的经济负担和技术难度,也会造成严重的資源浪费。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毕业生,又能降低办学难度,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产教融合是必经之路。
三 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产教融合的前提是利益统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现阶段实现产教融合仍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
1 政策困境
关于产教融合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虽然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教育部颁布的众多文件中将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教育法》等法律条文也涉及一些校企合作的内容,但具体的实施细则并不健全,也没有明确的政策和资金上的配套措施,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推进是没有制度上的保障,是“无法可依”的。
2 合作积极性不高
产教融合需要高等学校和企业加强合作,如果在此过程中某一方合作积极性不高,就无法形成紧密型的合作关系。而应用型高校在转型期,恰恰存在很多问题: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构建,欠缺新技术、新产业所要求的复合型知识与能力;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欠缺理论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承,缺少方法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如果应用型高校缺乏所应有的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和学术深度,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积累不足,没有足够的技术服务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对合作企业进行有效的智力服务。企业失去了最关心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撑两大兴趣点,产教融合的前提条件就无法满足,学校的软硬件投入和项目案例等资源的受限,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专业人才培养和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无从谈起。
3 产、学之间存在矛盾
产教融合的基础是“产”,即必须以真实的产品生产为前提,在真实生产环境中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岗位能力,教师才能真正发挥传道授业的水平。产教融合的目的是“教”,这里的“产”,产出的不仅有产品,更重要的是人才,生产和教学紧密结合是产教融合的表现形式,当这种形式在融合深度上进一步提升时,校企双方合作进行产品的开发、工艺的改进等活动时,产教融合则逐步向“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局势转变。
当前部分学校办学定位不清晰,资源整合力不足,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一致性差,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相脱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偏离较多,人才培養和产业需求做不到无缝对接[6]。产、学无法有效结合在一起,企业为了生产而教学,学生为了学习而生产,生产过程不能顾及学生的技能培养,无法有效服务于教学,学生不熟练的技能,易导致残次品的出现,无法确保产品的质量。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接受实践教学的内容,还要接受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德育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在生产方面就不能做到持续跟进,无法满足生产的连续性要求。
“产”“教”过程中,生产设备的投入是较大的,学生在学习和实践阶段,容易出现误操作,导致设备维护、维修成本加大,加上低效的使用,投入资金回笼速度会明显变慢,企业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才能保障产教的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也是产教融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四 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
产教融合的模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人才的联合培养、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共建共管、研究中心的联合组建和战略性合作等。联合培养是指企业深度参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参与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是指企业与高等学校共建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生产和教学过程同步开展;共建研究中心是指企业与高等学校在工艺设计、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建立相关的机构,发挥高校的智库作用,通过企业的研发需求,促进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战略性合作是全方位的、多元参与的深度融合,企业与高等学校招生、培养、就业、科研等方面建立联动机制,实现真正意义的融合。
产教融合之所以开展不够深入,主要是合作双方的利益没有很好的平衡。资源是产教融合的关键要素,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人力资源等,人力资源又包括毕业生资源和教师资源和工程技术人员资源,对于高等学校来说,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企业进行交换和共享,才能保障产教融合顺利推进。
为了更好地推进产教融合工作,我校在几个方面开展了多种方式的探索。
1 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与企业合作的“筹码”
改变教与学的主体地位,从做中学,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教师作为导师和师傅,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进行解答和纠正。“做中学”不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跨专业跨学科的理解力及执行力[7]。通过做中学,学生掌握了扎实的技能和岗位能力,不需要进行企业再培训,就能适应初始岗位要求。这样,现阶段企业最关心的人力资源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校企合作的就会有更牢固的基础。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我们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强化常规行为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实践教学规范,将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同成绩学分考核结合起来。并通过典型的案例警醒学生。同时,为保障教学效果,采用分组教学、分阶段实施的办法,统筹安排,分组进行。
2 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为了加强师资力量,我校一方面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和企业根据教育部的“双能型”素质教师认定标准,共同制定“双能型”师资培养方案,将师资培训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鼓励教师到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和岗位管理工作,通过探讨并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有效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
另一方面,为骨干教师提供完善的进修平台,建立学校和企业双向培养机制。想方设法提高学校自身的竞争力,有效促进学校学科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3 依托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
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发展校企合作的历程来看,任何一个具体的改革模式都需要国家法律上的支持,比如澳大利亚的“新学徒计划”、德国的“双元制”等。我国高等教育推进“产教融合”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已经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内容之中。安徽省也对产教融合的政策性支持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我校借助相关政策,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有效拉近了校企间的距离。
五 工作成效
我校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和综合改革方案,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同时依托特色专业优势组建了服务地方产业研究所。
1 校企合作,制定方案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终坚持“依托行业、产教融合”的理念,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实践。与苏州天智软件教育、奥拓思维软件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合肥京东方公司等单位密切合作,紧紧围绕“工学交融,产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奖补资金”建设项目,通过优势互补、共建共管模式,建设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成立了电子电路设计技术服务团队,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实现共生共赢;开设电子信息工程卓越班,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专业建设主动融入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与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蚌埠依爱消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完成校企合作制度的制订;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共享校企资源、实施合作办学;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有效地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实施“工学交融,产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企业合作班进行订单培养,全面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由合作企业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
校企共建共管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在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内建设了一批典型的生产型实训基地:如电工电子实训中心、创新实训区等;学院与企业共同组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负责实践教学的实施和管理。
2 校企共生,产教合一
专业教师担任合作企业的管理、技术研发等职位,为合作企业提供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研究,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企业技术人员长期承担校内专业教学任务,实现企业项目的转化与升华,有效优化了教学效果。
在产教合一的实施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引入,给学院增添了浓浓的专业气息,课堂变成了岗前培训场所,实训基地变成了生产车间,实训流程变成了设计、试制、调试和生产,在高标准和严要求下,有加强了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为实现了学生与企业员工无缝对接,提供了保障。
产教融合是以生产服务于教学为前提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不仅要从企业的需求和兴趣点出发,加强人才的能力培养,更要从企业智力支撑方面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产教融合必须避免简单的人才输出、低端的生产。从根本上讲,产教融合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学校本身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师资队伍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培养出具有较强的产业服务能力,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产教融合,才具有稳定的基础。我校也正在这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工作,通过合作实现孵化团队,依托团队实现融合,进而促进深度的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7]张东.国外高校与企业如何实现共赢?[J].智慧中国,2017(7).
[2]刘志敏.产教融合:从“融入”走向“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8(2):24-25.
[3]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5):64-68.
[4]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EB/OL].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2018.
[5]国务院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职业教育重要文件摘编(2017年下半年)[J].技术与教育,2017(4).
[6]石南辉,贾广攀,宾凯,等.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8(1).
[责任编辑:姜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