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2019-05-02周迪
周迪
【内容摘要】实践证明,通过自主学习,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教学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前提下也能进行高效学习活动,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呢?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们要积极设计思考问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问题情境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将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思维上面,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判断三角形相似的方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几个思考问题:第一,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是相似三角形?第二,如果两个三角形对应的边成比例,那么两个三角形是否是相似三角形?第三,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对应的一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是相似三角形?第四,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60度,那么两个三角形是否是相似三角形?然后将时间交给学生,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和前后桌交流讨论,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来验证这几个问题,有的同学用画图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还有的学生通过反向证明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同学们参与的热情高涨,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这四个问题迎刃而解,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分层开展自主探究
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差异性,如果想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获得大幅度提高,就应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这才是生态课堂的重要体现。作为数学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平台,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教学,包括:目标分层、过程分层、评价分层、练习分层、问题分层等,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坚决杜绝“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主张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提倡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发展意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耐心指导学生找到错误原因,千万不要大声斥责,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促使学生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三、体验自主学习乐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懂得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让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法,通过提出思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目标。另外,我们还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中,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三角形的特征,分析三角形内角和,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到的结论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实际上,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受益颇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考试中,并不是看学生完成了多少难题,而是看学生是否能够将前面的基础知识分数全部拿到手,并借助之前所学知识逐个攻克后面的难题。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保持沉着冷静,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每一道题目,不能粗枝大叶、马马虎虎,防止因为错误审题而出错,并形成及时验证的良好习惯,检验一下自己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因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学习能力再强的学生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所以检验是弥补差错的最佳方式。在日常练习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书写,应严格按照正确的规范进行书写,尤其是数字和符号,一定要写的清晰准确,不能模棱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