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法

2019-04-30李卓婷

文理导航 2019年15期
关键词:模仿

李卓婷

【摘 要】传统观念认为,数学是不需要语言表达的,数学的学习是沉溺于题海中,数学就是静下来思考。但实际上,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直接体现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思考的结果,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数学语言与一般的描述性语言相比,它非常精准、有条理、简洁抽象等特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随着数学学科学习的深入,学生原有的描述性语言表达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锻炼数学思维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如何在小学阶段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方法。

【关键词】磨耳朵;模仿;练口才

一、磨耳朵听数学

良好的表达能力离不开优秀的倾听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为了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这方面的练习。具体的实施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听题写数

课堂上进行口算训练时,由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在堂练本写出口算结果。例如,一年级学生练习加减法时,教师口述“8+9=?”,学生直接在堂练本写上答案“17”;二年级学生练习乘法时,教师口算“5x6=?”,学生直接在堂练本写上答案“30”;其他年级的学生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听题写数”训练。

2.听题说理

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口述问题的情境,由学生说出数学信息,包含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说出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听题说理”训练可以让学生更专注于教师的声音,边听边想边在演算,从而高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学生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数学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说理过程,规范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口口相传练模仿

小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模仿,教师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为了顺利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必须首先规范自身的课堂数学语言,做到数学语言精准精炼、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例如:3x6=18要读作3乘6等于18,而不能读作3乘以6等于18;9÷3=3要读作9除以3等于3,不能读作9除3等于3。只有教师规范了自身的数学语言,学生才能有效地模仿数学语言。

学习每个知识点都让学生模仿教师的陈述方法和陈述步骤,例如,解决二年级学习除法问题时出现了两类问题,①均分问题: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②包含问题: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让学生说清楚都知道了什么?是均分还是包含问题?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解答正确吗?验证解答正确后需要口答吗?通过这样口口相传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模仿表达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关注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按步骤说出解题的过程,突出数学语言的简练性、有序性、精准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巧用课堂练口才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重难点,常规数学教学课堂很难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让学生多说,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师生交流

例如,在用小棒给一年级学生操作演示数字10的分成时,有意识地请学生说出教师的操作过程。在计算9+几的进位加法时,让学生把计算过程描述出来,例如,用凑十法计算9+8=?时,可以让学生说出步骤,即8分成1和7,9加1等于10,10加7等于17,也就是9加8等于17。

2.生生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话语权多赋予给学生,灵活运用“学生总结、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交流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教师再适时抛出积极肯定的评价,激发学生的说话热情,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只有说出思考的结果才是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四、数学故事帮帮忙

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不仅表现在回答问题和说出算理方面,准确流畅的书面语言表达,可以衡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能把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和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发现通过数学日记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知识书写训练。

1.开展数学绘本阅读活动

数学语言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因此,数学绘本的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适合各阶段学生阅读的数学绘本或数学故事,并鼓励学生阅读数学绘本后写一篇读后感,表述通过数学绘本的阅读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这些数学知识有哪方面的应用。例如,低年段学生可以阅读《数学帮帮忙》系列绘本,其中每一本都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个数学知识;高年段的学生可以阅读数学家的故事等。

2.开展小小数学家活动

教师在每一单元的教学结束后,可以请学生当小小数学家编写一些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需要用到新学的数学知识,例如,二年级学生学了除法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编写一些生活中需要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之后,同桌之间交换问题进行解答。

3.撰写数学日记

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然后通过数学日记的方式记录,从儿童的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规范、精准地编写数学语言。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写周末同妈妈去买水果,看到每种水果的单价,妈妈买了几斤水果,需要付多少钱?由于低年级学生会写的文字不多,可通过写绘的方式表达。

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文字表述的方式撰写数学日记,例如,蔬菜超市晚上7:00开始打九折,晚上8:00开始打八折,每过一小时打折力度越大,未打折之前排骨的售价是40元/公斤,那么晚上9:00去买2公斤排骨需要付多少钱呢?

五、数学小老师

语言能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学生把数学知识内化之后,才能用流利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师可在常规教学中穿插学生当数学小老师的活动,在充分分析学情的情况下,分配恰当的数学知识,由每一位学生充当小老师讲述一个知识点。通过数学小老师的活动,学生需要经历分析知识点、掌握知识点、合理备课再流畅讲课的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更锻炼了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多种方法,这需要教师把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置于日常教学中,这是一个持久的活动,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执行培养计划。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的训练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数學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其表达清晰、有条理,更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使学生拥有逻辑思维缜密的数学头脑。

【参考文献】

[1]王淑华.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J/OL].山西新闻网-发展导报(太原)

猜你喜欢

模仿
当代美国小说中的现实观
花自馨欣喜雨泽 沐阳炎艳展初蕊
“习作”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扣住关键彰显读写结合的精彩研究
“模仿”模式,语音教学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