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智课堂”校本培训模式构建与实践

2019-04-30裘琴琴

文理导航 2019年15期
关键词:情智研修学科

裘琴琴

我校在开展校本研修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校本研修理念,构建“以情启智情智共融”的情智课堂,将培训、教研、科研三元统整。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升研修品质

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构成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二个要义,三个目标,四步运行方式。所谓一个核心,即:学生为主体;二个要义,即:减少讲授,增加启智入情体验;三个目标,即:激发积极情感和丰富智慧,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与精神品格;四步运行方式,即:入境—思悟—合作—拓展。模式结构程序中四个主要步骤解析如下:

1.导情启智

入境──启动情智。教师根据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以良好的心境体验文章情感,引起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愉悦情绪。

2.激情生智

感悟──生成情智。学生在生趣盎然的情境中自主感悟,以情悟情,在自主学习中迁移;教师在引导中以情牵情,在点化中以智激智,最终实现学生情智的生成和发展。

3.共情创智

交流──发展情智。课堂中通过合作小组、组际对话交流等方式,让生生、师生间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启发、争辩、切磋,从而共享彼此的思考、见解,达到共享智慧的结晶。

4.梳情拓智

表达──升华情智。教师根据学情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富有学生情趣的拓展延伸,同时设计挑战性的延伸作业,以此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慧。

以上四个步骤是环环相扣、有机联系的整体。但这个程序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学生情况差异、学科课程特点及教学条件变化,灵活运用。

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在我校各年级各科教学中全面展开,又相对突出重点,以语、数、英三学科为龙头,影响带动各学科研究、实践。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进行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都以典型教学模式为基本参照,但又注意兼顾学科特点,打造学科特色,形成各自的教学个性。以语文学科实践为例:

我校徐老师在执教《回乡偶书》一课时,通过抓住诗人的心情,在诗歌背景知识的渗透中,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家乡的亲切与美好。无论是导入还是过渡语,无论是诗文的解读还是启发学生想象,我们都要营造一种与诗文相匹配的精美语境,让学生在优美的词句中逐渐走入诗文,走进作者。当时执教的这班孩子有不少外来务工子女的孩子,徐老师因地制宜地以乡音为切入口,让他们用自己的家乡话打招呼,问个好,激起他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感怀,更深刻地体会到当时贺知章回乡的亲切感。同时,徐老师还整合了多种教学资源,特别是在悠扬的音乐中师生一起吟诵诗文的片段,师生的充分投入,让在场听课的老师们也都情不自禁地浸润其中,感受着千年诗词的魅力。

二、以情智课堂为主题,优化研修方式

我校围绕“情智课堂”开展了案例研习、教学反思、课题研究、专业引领为主的研修方式。

1.案例研习

我校提倡教师研磨优秀教学案例,从中汲取经验用于教学;同时鼓励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课例展示给同事。课例展示分层进行:新教师开展课程组活动,组内教师先约课,再以同一主题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评课议课,然后上课老师反思修改二度授课;骨干教师开展观摩课、示范课等研讨活动;要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让更多的老师在案例研习中分享成果,提升专业化水平。

2.教学反思

我校通过开展教学反思,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要求教师以教法与学法研究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写教后记、教学日记、随笔、教育叙事等,并通过教师互听互评、集体研讨、集体备课、问卷调查等方法反思教学效果,及时解剖问题重构教学设计。

3.课题研究

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目前,我校市级立项课题5个,区级课题12个,学校搭建平台开展“我的教学主张”课题研讨活动,要求教师上成果课、作专题报告并积极撰写研究论文,学校在经费上、时间上给予支持。

4.专业引领

我校邀请教育专家授课、指导、解惑,给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帮助教师从较高层面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先后请市、区教研员为老师作专业化成长等专题讲座。

三、以有效为导向,建立研修综合机制

1.业务学习机制

每位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不懈地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准时参加学习培训活动,学习时集中精力,认真作好记录,积极发言。业务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集中学习两周一次,教师每天业务学习时间不应少于一课时。做到“五个尽力”,即每节课后尽力写教学反思后记;每学期尽力命一份学科试卷、尽力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尽力开设一次公开课、尽力提供一篇教学论文。

2.培訓学习机制

培训采取自培和组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发展方向,制定自培的学习、发展规划,并督促其落实到位。课程组的培训采取整体规划、专题推进的方式进行,其内容侧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课程组的培训每学期不少于5次。积极让教师多外出培训。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学习结束后应及时将学习情况进行汇报,通过上模仿课、汇报课、材料汇报等多种方式在学校内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新信息、使全体教师了解新动态。

3.评价激励机制

为了帮助教师确定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引领教师群体专业成长,我校制定了《皋埠镇中心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年度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借助评价的诊断、评定、激励手段,帮助教师树立阶段成长目标,准确定位,自觉反思,从而激活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猜你喜欢

情智研修学科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情智教育下的英语实践探究
“情智英语”教学主张及实现路径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构建情智教育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超学科”来啦
追寻理想的小学数学“情智课堂”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