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令风味:春
2019-04-30罗小艾
罗小艾
早春的春饼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代表着绿盈盈毛茸茸,也代表新一年的开始。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在立春这一天,理所当然就要吃春饼(又叫春卷)了。
农历二月荠菜正出头,带着剪刀和菜篮子到野地里,挑选采摘肥嫩的荠菜,回家清洗后切碎,和着豆腐干丁一起炒熟,加盐和香油拌匀,就是春饼最棒的包裹搭档。也有用嫩黄的黄芽菜,切成细丝,和着韭黄还有肉丝炒熟做馅,又是另一种鲜美可口。再有喜欢吃甜的,干脆就直接裹上猪油豆沙。包馅的面饼薄到几乎半透明,不用咬就能轻易挑选出自己最爱的味道,讲究的人家会把春饼卷好两头折拢堆在盘子里,有些还会用油煎—下,让饼皮咬起来更为酥脆,不讲究的就干脆把面饼和馅料分开上桌,吃的时候自己卷,对孩子来说,除了好吃更是好玩。
野生荠菜可供食用的周期极短,只有短短一周不到,过了时候就变得纤维粗老,所以荠菜馅儿春饼是特别讲究时令的一道美食,不像现在,四月份菜场里依然可以买到肥嫩的荠菜,只是小时候吃到的那鲜香,好像怎么也复制不出来了。
江南的春饼和北方的春饼最大的区别就是饼皮,北方春饼的皮子更厚更大,就像是张烙饼,一次可以卷很多馅料,韭菜鸡蛋胡萝卜土豆丝,乃至各种馅料不一而足,一般胃小的,—张春饼就能打倒。南方的则要小巧许多,哪怕是小孩子,一口气也可以吃上四五个。
仲春的青团
吃完春饼过了立春,接下来的就是重要节日——清明了,这时候江南地区就有一个家家户户必吃的食物:青团。
青团又叫清明团子,一听就知道,这是清明节前后才会有的特色点心。清明节前,采摘艾草的嫩叶,用榨出的深绿色草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上馅儿,上锅蒸熟,然后刷一层熟油放凉,就变成随时可以吃的可口点心。在我小时候,清明节前大小点心铺子都会摆出自家做的清明团子,团子底下用—张草叶隔开,防止跟蒸笼黏作一团。
青团吃起来艾香浓烈,标准配馅有甜口的麻芯(就是黑芝麻猪油馅儿)和豆沙,还有成口的马兰头豆腐干,在上海地区还有邪典一般的鲜肉馅儿(上海人民对鲜肉馅儿的热爱无以言表,无论是汤团、月饼还是青团,都做出了鲜肉馅儿,而且卖得颇好)。
青团的地域性极强,离开了江南在其他地方极少见到过。古代清明是寒食节,青团是供踏青祭祖时吃的,所以是冷食,有些外地人民不知情,拿到了之后以为跟馒头包子—样要蒸热,结果青团在锅里肠穿肚烂化成—摊绿泥,包着的馅儿流露在外,真是“死”得要多惨有多惨。
现在有聪明的商家,把青团减小尺寸,用真空包装,贩售到外地,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普遍接受度,不再使用新鲜艾草汁着色,而是改用麦青汁或者艾草粉调色,为了颜色好甚至会加入一些食用色素,馅料也出现了莲蓉蛋黄、抹茶豆沙甚至还有所谓的网红肉松蛋黄馅。这些青团虽然吃起来简单方便,但在我看来已经彻底沦为了—款普通的糯米点心,无法体会到青团真正的灵魂。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清明节专属的食物很多,除了特别有代表性的青团之外,我在江南的农村还见过类似的蒿饼、艾饺之类,其实做法跟青团大体相似,无非就是换了个外形。
现在市面上用新鲜艾草汁做的青团已经越来越少见。过完清明再一个月,时间就进入立夏,充满了青气和雨水的春季眨眼即过,在春天里努力生长的作物开始进入了收获的季节,食物也变得品种丰富起来。
春末的饭菜
我的外婆是宁波人,小时候,一到立夏家中必吃豌豆饭和脚骨笋汤。脚骨笋是当地山里挖出的野笋,极细极长,去除笋衣后用刀背一拍四片,放进锅里和成几(就是腌制时间很短的咸菜)同煮,不放一滴油。另外用新鲜剥出的翠绿豌豆,配上冬天腌的咸肉丁跟大米同煮,煮好的米饭咸淡适,满满都是豌豆和油脂的香气。吃着豌豆饭再喝一碗脚骨笋汤,这是大人对孩子“筋骨强健”的祝福,也满足了每—个空虚的胃对美食的追求。
后來到了杭州,发现杭州人民立夏流行的是吃乌米饭,这应该是从安徽和江苏—带传入的习俗。乌米饭是一种深紫色的糯米饭,用乌饭树的叶子煮出紫黑色的汤汁,然后浸泡糯米,等糯米染成同样的紫黑色之后,再捞出上笼蒸熟或者直接煮熟,最后撒上白糖。乌米饭清香可口,据说也有吃了强筋骨的功效,可见食物虽有不同,但被赋予的期许却是相同的。
我们现在经常听到—句话,就是“生活需要仪式感”。在没有冰箱和蔬菜大棚的年代,我们的祖先必须跟随着节令,在同样的时间收获同样的食材,制作同样的吃食,这种习俗代代相传,最终变成了一种固定的仪式。到如今,时令已经不再是限制我们吃到这些食物的条件,如果我们想,可以在一年中任何时间吃到它们,但是之所以我们依然努力遵循着这一套传统,只是因为,当我们把这些食物吃进嘴里的时候,它们已经不光是食物,它们所代表和连通的是记忆,是孩童时对节令的期盼,是对祖先的纪念,是品尝时的喜悦,是家人环绕在身边的幸福,是曾经吹过头发的风,是阳光,是雨,是温度,是季节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