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子痫性脑病的MRI诊断与特征分析
2019-04-30孙理张燕普福顺
孙理 张燕 普福顺⋆
子痫性脑病(EE)是子痫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影像综合征[1],是孕产妇特有的疾病。近年来有文献报道[2],随着高龄孕产妇人数上升,高龄妊娠并发的子痫患者亦随着增多,目前该病仍是引起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地处云贵高原腹地,属高海拔地区,因终年缺氧,且氧分压低,易导致子痫的发生。本文回顾性分析12例妊高症子痫患者的脑部MRI资料,探讨EE的特征,以提高对EE的认识,有助于对该病的早期准确诊断及治疗,最大程度降低其对孕产妇的危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12例行MRI检查EE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4~38岁,平均31岁。孕34~41周。初产妇2例、经产妇10例;产前子痫4例,产后3~24h发生子痫8例。临床表现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视力下降、惊厥抽搐等,12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Signa HDxt 1.5T超导MR检查仪,均常规进行MRI平扫(T1WI、T2WI、FLAIR)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及MRA扫描,8例同时行MRV扫描,所有病例经临床治疗后复查MRI平扫及DWI。主要扫描参数 :T1WI(TR 1800ms,TE 9ms);T2WI(TR 4000ms,TE 80ms);FLAIR(TR 8300ms,TI 2600ms,TE 120ms);DWI(TR 4800ms,TE 82ms,NEX 1次 );MRA采 用 3D-TOF法(TR 27ms,TE 3ms,层厚1.4mm);MRV采用PC法(TR 22ms,TE 4.8ms,层厚2mm,间距0mm)。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病灶分布的几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表现 12例EE患者病变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FLAIR呈较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上述序列显示病变分布区灰白质分界不清,边缘模糊,脑皮层肿胀,脑沟变浅;12例行MRA检查脑部动脉血管通畅,未见狭窄、扩张;8例行MRV显示脑部静脉、静脉窦通畅,未见狭窄、扩张及充盈缺损征象。见图1。
2.2 病变分布特点 12例患者脑内病变分布的最大特点是广泛性和对称性分布,累及双侧顶枕叶皮层下白质区最多(11例),颞叶及基底节区(各5例)、额叶(4例)次之,小脑、脑干(各2例)和胼胝体(1例),病变以顶枕叶对称性分布尤为明显,颞叶、额叶病变分布大致对称,基底节区病变多不对称且易合并出血。顶枕叶受累几率与其他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MRI影像转归及预后 经临床抗高血压、抗惊厥、脱水、高压氧等对症治疗2~4周后,所有患者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压恢复正常。复查MRI其中1例基底节区尚残余少许病灶,其余病灶均已消失,T2WI和FLAIR序列信号改变尤为明显。见图2。
图1 治疗前MRI检查,表现为两侧顶枕叶、左额叶广泛大致对称性异常信号影。
图2 治疗13d后复查MRI,两侧顶枕叶、左额叶病灶已经完全吸收。
3 讨论
妊高症是孕产妇特有的疾病,EE是妊高症发展的最严重阶段,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3-4]。在高海拔地区,尤其是高龄产妇,血液中血红蛋白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相对缓慢,加上低氧/无氧代谢增加,二氧化碳、乳酸等酸性物质堆积,血管内皮细胞直接受损害,当患者出现血压急剧升高超过脑血管自动调节上限功能时,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丧失,毛细血管壁遭到破坏,血管内液外渗到脑白质区,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5-6],后循环分布区域更容易受累[7-9],因此血管源性脑水肿通常出现在顶叶、枕叶的白质区,因此T2WI和FLAIR序列呈稍高和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DWI均表现为稍高信号。本组12例EE病灶分布均以后循环供血区为主,这可能与后循环供血区缺少丰富的交感神经支配所导致的血管自我调节能力差有关,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0]。
EE的典型MRI表现部位为顶、枕叶广泛对称性白质异常改变,其次为颞叶和基底节区,再次为额叶,小脑半球、脑干、胼胝体同时受累相对较少。临床症状越严重伴有大脑半球后部白质以外的区域受累及的部位越多见。本组12例EE病灶分布较广,这与文献报道较为相似[11-12]。T2WI和FLAIR序列对显示病灶为最佳。当T1WI呈低信号时,T2WI可表现为稍高信号,尤其FLAIR序列失去脑脊液干扰后呈明显高信号改变,病灶显示较T2WI更加明显。DWI呈稍高信号,ADC图呈稍高信号,ADC值稍增高,此信号改变表明该病的病理基础为血管源性脑水肿而非细胞源性脑水肿。MRA和MRV检查通常正常,少数可出现血管轻度痉挛改变[13-14]。可逆性是该病的另一个特点,经临床早期诊断和积极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可完全消失,顶叶、枕叶病灶吸收最快,而基底节区吸收最慢[15-16],这可能与基底节区以穿支动脉供血有关。本组所有患者经临床抗高血压、抗惊厥、脱水、高压氧等对症治疗后,随着血压的下降,临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逐渐改善并完全恢复,原来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的脑水肿信号随之吸收,DWI信号恢复正常,仅1例基底节区尚残余少许出血后遗表现,从而证明MRI上脑水肿的异常信号为可逆性改变,这与文献基本吻合[17]。
总之,高海拔地区EE的临床表现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经临床积极对症治疗后病程具有可逆性。因此,对于妊高症合并子痫的患者,当血压持续升高且神经系统检查有阳性体征者,应及时行MRI检查,不但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提示病变损害的部位、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对于EE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