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实践措施
2019-04-29邓信伦
邓信伦
【摘要】随着国家提倡义务教育,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因此,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值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对孩子的期望不再是考上一所重点大学.现在国家的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其教育目标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因此,对高中数学来说,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教学,如何让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教学的内容,都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融入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总体素质.
【关键词】教育水平;核心素养;数学;培养
“核心素养”是我国提倡教育策略的重要话题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当今时代提出的教育政策,“核心素养”是教育的新理念,是建立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满足社会要求进行创新以及改进.学校在教育理念上提倡“核心思维”,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上,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能力,利用对知识的创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且活学活用,有利于学校教育的改革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是要让理论变成实际,通过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是实实在在的作用.核心素养代表的是态度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学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达到的,其主要体现是在社会的综合价值、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一、高中数学现状
高中数学是非常抽象的一门学科,我国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大部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很好地发挥,这也让高中枯燥的数学学习“雪上加霜”.另外,存在部分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为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上好的大学,被迫学习数学.这样没有积极性的学习也成为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阻碍.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在对数学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的成绩,单一地向学生讲解数学题目的方法步骤,不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素养的积累,这样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地记住了解题公式和方法,遇到类似的题目只会一味地套题,并不能开发自身的思维,做到对题目的举一反三.有些学生只会解题,并不能理解自己所解题目的真正原理.这样阻碍了提高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数学特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化的学科,抽象化指的是研究某些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及其本质特征,同时也不是单一地学习事物的表面.数学是利用分析和观察发现某些事物的规律性、相互联系的关系及其本质,同时所研究的也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分析出的联系和规律都是需要借助图形、数字来解决和描述,利用文字,寻求更快更优秀的解决方式.
三、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概念
“核心素养”包含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等,所指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素养,通常都是表现在学生学习的日常生活中.数学素养有两种形成形式,第一种是先天就有良好的学习基础,这类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非常敏锐的敏感度、较高的思维逻辑性;第二种则是在原先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努力.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环境中养成了良好的数学素养,通过教师的培养形成了高水准的核心素养.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教学不只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最主要的还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自身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有一个很好的提高,有一个全方位的发展.
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要想学好数学,离不开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只有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才能使他们有学习的动力,能够自主地对数学进行思考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许多教师都是按着教材的知识读给学生,形成死板而又无聊的气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帮助,从而使教学的成果不明显.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要求教师选择培养兴趣的教学内容,为了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提出异议让学生共同讨论,增加神秘感,以此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教学内容,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够得到培养.
(二)发散学生对数学的思维能力
数学考验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能够学好的,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每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思考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该让学生有时间来探讨自己对数学的见解,从而得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只有发散学生对数学的思维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数学的个人见解,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把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现今社会要求学生拥有创新创造能力,只有当学生对数学知识创新时,才是达到对知识的最大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方法里,教师往往扮演一名知识的搬运工,将知识死板地通过课堂讲解来传入学生的耳中,学生对问题并没有独立思考和理解,当问题换汤不换药地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时,许多学生依然无法解决.所以,盲目地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放眼未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圆锥与曲线的方程这一课时,教师应该把所有解题的要点和相似点进行总结和教授,让学生能够了解大部分题型的相同解题方式和方法,才能对这一课时的理解更加深入.
(四)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学好一门课,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以及自身的思考,对知识的总结与分析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后能够做到分析归纳以及总结,对他们的学习将会有极大的帮助,对数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印象和了解.对教师来说,对知识的教授过程虽然很重要,但是并不是一股脑地教授,在教授过程中,许多教师在得出答案之后就不再继续教授,这样学生就缺少了交流讨论以及自己真正的思考,事实上,对数学这一学科,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解题思路,而解题思路却并不是通过教师讲解就能完全理解的,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对题目进行自身的思考,共同探讨以及解析,发现每名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技巧,才是对数学真正的学习理解.通过这一探讨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以及思考分析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方法起着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应用
在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形成过程中,为了让學生对数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解题有更多的方法与技巧,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抽象与具体结合,进行对比与分析,从而在大脑中对此更加印象深刻,这就是所谓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中数学中,在“函数与方程”这一课上,可以很好地印证这个例子.函数是十分抽象的,要学好函数,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方程和函数的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同时,函数的图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与学习,函数的零点可以通过函数图像更好地反映出来,另外利用公式让学生求出零点,这样学生将图像与公式结合分析,将抽象与具体结合,进行计算与分析,对零点的解题更加的透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更多的函数问题,才是对数学问题的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
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不是单单靠教师的讲解就能够完成的,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领与方向,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也是自身学习的过程,数学不是单一而死板的,随着思想的进步它也不断变化着,教师应顺应数学思想的变化,改变教授的方式与技巧,打破传统教学的方式,让数学真正走进课堂,得到灵活的运用;学生在课堂中也应踊跃发言,积极思考,让答案不再只是从教师口中讲出,而应是大家共同探讨的结果.
六、结 语
所以,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是需要技巧的,这也是让学生学好数学最应该培养的基本素养,只有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是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学生是否学习好数学,不是从成绩看出,而应该看他们对数学的分析思考能力,对数学问题是否有一个发散性的数学思维才是能力的象征.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只有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数学教育的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立明,胡洪强,马云鹏.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生成路径——以高中数学课程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8(1):42-46.
[2]林泽权.关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考试周刊,2018(43):77.
[3]刘志.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8(1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