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原子4f76p3/26d自电离过程的动力学特性
2019-04-29徐亚伟戴长建
徐亚伟, 沈 礼, 戴长建
(天津理工大学理学院,天津 300384)
1 引 言
对Eu原子高激发态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这是由于Eu原子具有半满填充的4f支壳层,这给对其理论及实验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1,2]. 对于Eu原子自电离态的光谱及其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不仅能够用于检验新量子理论,而且有利于激光分离同位素[3,4]、受控核聚变技术[5]的发展,这些技术对我国的经济、军事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对稀土Eu原子4f76p1/2nl自电离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6-9]包括自电离衰变BR和弹射电子AD,而对于Eu原子4f76p3/2nl自电离系列仅报道了的自电离总截面的信息[10,11]以及Eu原子4f76p3/2ns(n=7,8) 自电离衰变BR和弹射电子AD[12]. 这是由于4f76p3/2nl系列高出4f76p1/2nl自电离系列2851.8 cm-1,导致其有更多的衰变通道. 例如:不仅可以向6s+和5d+离子态衰变,还可以向6p1/2+离子态衰变. 所以,这两个不同的自电离系列在物理机制上将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从而使相关的物理问题更加复杂,对其研究也更具挑战性. 为此,本文对尚未报道的Eu原子4f76p3/26d自电离衰变的BR和弹射电子的AD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不仅讨论了实现粒子数反转的可能性,为自电离激光器的研发提供实验数据,而且为新量子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实验基础.
2 实 验
2.1 实验装置
图1展示了用于测量Eu原子4f76p3/26d自电离态的衰变BR和弹射电子AD的试验装置图,此装置在文献中已有详细的介绍[13]. 该实验装置共包含三部分:激光产生系统,原子束制备系统和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图1 实验装置包括激光产生系统,原子束制备系统和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Fig. 1 Experimental setup composed of a laser system, an atomic beam system, and a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激光产生系统包括一台Nd:YAG固体激光器和三台用于将Eu原子三步共振激发到4f76p3/26d自电离态的染料激光器. 其中,染料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线宽为0.2 cm-1,脉宽为5-8ns.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确保Eu原子的激发顺序,需将每两台染料激光器之间的延迟控制在5-8ns.
原子束制备系统包括真空腔、原子炉以及温控装置. 原子炉中的Eu金属被直流电源加热,并利用铂-铑热电偶和温度控制仪监控原子炉的温度. 当炉温为750 K时,产生的Eu原子蒸汽被准直产生Eu原子束. 为了减少多普勒展宽效应,原子束方向与激光方向在作用区内垂直正交.
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包括电子透镜、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 MCP)、荧光屏(phosphor screen, PS)、光电倍增管(photo multiplier tube, PMT)和电荷耦合器(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 4f76p3/26d自电离态的原子迅速衰变到4f76s+和4f75d+离子态,然后具有相同动能的弹射电子被电子透镜聚焦在MCP的相同半径位置处. 电子被MCP倍增和加速,然后与PS碰撞. PS产生的荧光由PMT和CCD收集. 来自PMT的信号由Boxcar集成并送入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分析. 来自CCD的空间强度分布反映了弹射电子的三维速度分布影像,并且可以通过反阿贝尔变换[14]来重建.
2.2 实验原理
为了通过ICE技术和VMI技术获得Eu原子4f76p3/26d自电离态的光谱及其自电离衰变的BR和弹射电子的AD,分别设计了如下的激发路径:
路径Ⅰ.
路径Ⅱ.
路径Ⅲ.
路径Ⅰ,路径Ⅱ和路径Ⅲ是为了获得Eu原子4f76p3/26d自电离态而设计的,这三条路径扫描的能域是相同的,这是为了比较三条路径所获得的光谱图以确定自电离峰的总角动量J.[10]路径Ⅰ中,λ1=564.74 nm,λ2=528.69 nm,λ3在394 nm~402 nm范围内扫描;路径Ⅱ中,λ1=564.74 nm,λ2=529.07 nm,λ3在394 nm~402 nm范围内扫描;路径Ⅲ中,λ1=564.74 nm,λ2=529.61 nm,λ3在394 nm~402 nm范围内扫描.
由于处于4f76p3/26d自电离态的Eu原子极不稳定,其会快速地向能量较低的4f76s+和4f75d+离子态衰变,并伴随着Eu+和电子的产生,其示意图如图2所示. 此时,运用VMI技术对上述自电离过程弹射出的电子进行探测,即可来研究Eu原子4f76p3/26d自电离过程的动力学特性.
图2 激发路径示意图 Fig. 2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excitation path
3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将首先结合Eu原子4f76p3/26d自电离态的光谱,对其自电离衰变BR在整个自电离能域内的变化规律进行讨论,然后进一步研究4f76p3/26d弹射电子AD以及各向异性参数在自电离能域内的变化规律.
3.1 4f76p3/26d自电离衰变BR
自电离态的光谱仅能给出自电离总截面的信息,而自电离衰变的分支比却可以提供自电离部分截面的信息. 因此,从Eu原子4f76p3/26d自电离态的光谱不能得出原子向各个离子态衰变的比例,而弹射电子的速度影像却能够提供[15, 16]. 为了获得自电离弹射电子速度影像,本实验采用了VMI技术. 如图3所示,是在一固定的能量点采集得到的VMI图像以及反Abel变换图像,通过对反Abel变换图像进行拟合,可以得到该能量点自电离弹射电子的能量分布(energy distribution, ED)光谱.
图3 Eu原子4f76p3/2 6d自电离态弹射电子速度影像及其ED分布. 其中(a)为原始图像, (b)为反Abel变换图像, (c)为能量分布图Fig. 3 The VMI images and the ED spectrum at the fixed energy of the 4f76p3/26d state. The original image (a), the Abel-inverted image (b), and the ED of ejected electron (c) to the final ionic states are illustrated.
由图3(a)可见,处于4f76p3/26d自电离态的原子可以向5d+(9D),6s+(7S)和6s+(9S)三个离子态衰变,之所以没有电子衰变向4f76p1/2+,可能是由于4f76p3/26d自电离态属于该系列能量较低的自电离态. 图3(c)中可以看到两个6s环不能完全分辨,这是由于4f76p1/2(J=3)nd, 4f76p1/2(J=4)nd, 4f75d(7D)nl等自电离系列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其能级结构比较复杂,对于确定4f76p3/26d自电离终态信息造成了影响.
为了测量4f76p3/26d自电离衰变的BR,第三步激光在4f76p3/26d自电离能域扫描. 自电离衰变的分支比是对ED光谱图进行曲面积分而得到的,本文主要讨论了不同J值的4f76p3/26d态的自电离衰变的分支比. 如图4所示,是Eu原子4f76p3/26d[J=1/2,3/2,5/2]自电离态的光谱(对应激发路径Ⅰ)和自电离衰变到各个离子态的分支比. 利用BR1,BR2,BR3分别代表Eu原子4f76p3/26d[J=1/2,3/2,5/2]自电离态向4f76s+(9S),4f76s+(7S),4f75d+(9D)离子态衰变的分支比.
图 4 4f76p3/26d[J=1/2,3/2,5/2]自电离态的光谱和自电离衰变到各个离子态的分支比. 其中,(a)4f76p3/26d自电离态的光谱,(b) BR1,(c) BR2 and (d) BR3Fig. 4 The spectrum and autoionization BR of the 4f76p3/26d [J=1/2, 3/2 or 5/2] states. (a)spectrum,(b) BR1,(c) BR2 and (d) BR3
由图4可见,在61700-61900 cm-1能域内BR3高于BR1和BR2,这意味着4f76p3/26d[J=1/2,3/2,5/2]自电离态的Eu原子大部分衰变到了4f75d+(9D)离子态,可见4f75d+(9D)离子态与4f76s+(9S),4f76s+(7S)离子态形成了粒子数反转. 该能域的自电离概率也较高,而自电离概率较低的能域未发生粒子数反转,所以我们只需将第三步激光固定于自电离峰对应的波长位置,便能够提高粒子数反转的效率,这将为离子激光器的发展提供实验支撑. 图中虚线标示的光谱中的J值为3/2的峰的附近BR变化明显;而J=1/2,5/2的峰附近BR相对平缓. 下图给出了Eu原子4f76p3/26d[J=3/2,5/2,7/2]自电离态的光谱(对应激发路径Ⅱ)和自电离衰变到各个离子态的分支比.
图5 4f76p3/26d[J=3/2,5/2,7/2]自电离态的光谱和自电离衰变到各个离子态的BR. 其中,(a)4f76p3/26d自电离态的光谱,(b) BR1,(c) BR2 and (d) BR3Fig. 5 Autoionization BR and spectrum of the 4f76p3/26d [J=3/2, 5/2 or 7/2] states. (a)spectrum,(b) BR1,(c) BR2 and (d) BR3
在图5中,在61600-61700 cm-1以及61800-61900 cm-1能域内BR3高于BR1和BR2,这意味着4f76p3/26d[J=3/2,5/2,7/2]自电离态的Eu原子大部分衰变到了4f75d+(9D)离子态. 也就是说,实验中4f75d+(9D)离子态与4f76s+(9S),4f76s+(7S)离子态形成了粒子数反转. 此外,图中虚线标示的光谱中自电离峰的附近BR3与BR1、BR2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BR3处于最大值时BR1、BR2正好处于谷底. 该现象与图4相同,第三步激光固定于自电离峰对应的波长位置时,粒子数反转的效率仍然最高. 如图6所示,是Eu原子4f76p3/26d[J=5/2,7/2,9/2]自电离态的光谱(对应激发路径Ⅲ)和自电离衰变到各个离子态的分支比.
图6 4f76p3/26d[J=5/2,7/2,9/2]自电离态的光谱和自电离衰变到各个离子态的BR. 其中,(a)4f76p3/26d自电离态的光谱,(b) BR1,(c) BR2 and (d) BR3Fig. 6 Autoionization BR and spectrum of the 4f76p3/26d [J=5/2, 7/2 or 9/2] states. (a)spectrum,(b) BR1,(c) BR2 and (d) BR3
在图6中,在整个扫描范围内BR3普遍高于BR1和BR2,这意味着4f76p3/26d[J=5/2,7/2,9/2]自电离态的Eu原子大部分衰变到了4f75d+(9D)离子态. 自电离态的Eu原子向4f75d+(9D)离子态衰变占总数将近50%,这意味着在实验中4f75d+(9D)离子态与4f76s+(9S),4f76s+(7S)离子态形成了粒子数反转. 该现象与图4以及图5的现象不同,在该条路径的整个能域均能形成粒子数反转. 此外,图中虚线标示的光谱中峰的附近BR变化明显.
3.2 4f76p3/26d自电离弹射电子AD
由于自电离态极不稳定,将迅速衰变为离子并弹射出不同能量的电子,其过程为:
Eu+(Jc,πc)+e-(l,s,πe)
(1)
其中,J为总角动量,J0和π0为Eu原子4f76s6d Rydberg态的总角动量和宇称,γ为将Eu原子从该Rydberg态共振激发到自电离态的光子,Jγ和πγ为光子的总角动量的宇称,Jc和πc为离子实的总角动量和宇称,l,s和πe为弹射电子的轨道量子数、自旋量子数和宇称.
定义Jcs为离子实的总角动量Jc和弹射电子自旋角动量s的耦合结果,即:
Jcs=Jc+s
(2)
自电离过程遵循角动量守恒和宇称守恒原理,如下:
J=J0+Jγ=Jc+s+l=Jcs+l
(3)
π=π0πγ=πc(-1)l
(4)
众所周知,弹射电子AD的形式与其轨道量子数的取值相关[17],即:
(5)
其中,lmax为弹射电子的最大轨道量子数,Pk(cosθ)为k阶勒让德函数,系数ak的表达式为:
(6)
符号[x]为(2x+1)1/2的缩写,其中x代表J,J `,l,l`,k. DJcslJ是约化偶极跃迁矩阵元,系数C代表了多个3j符号和6j符号的乘积,即:
(7)
前4个因子为3j符号,其余为6j符号. 根据上述公式,3j符号可以用来确定轨道量子数l的取值,经过计算得知k的取值主要依赖于第四个3j符号的取值:
(8)
其中m1,m0和m均表示磁量子数,根据角动量守恒,此3j符号中的第二行磁量子数相加必为0,它们有着同样的分母,并且有-J≤m0≤J, -k≤m1≤k, 和-J′≤m≤J′, 的取值范围. 最后确定k的取值范围取决于J,有0≤k≤2J. 本节将详细分析和讨论4f76p3/26d[J=3/2,5/2,7/2]自电离态的光谱与弹射电子AD的关系,所以J=7/2,那么0≤k≤7,再结合宇称守恒,可以确定k=6.
因此,可得到4f76p3/26d自电离态弹射电子AD的具体形式为:
(9)
其中,I0=4πa0代表了自电离总截面,而三个各向异性参数β=a2/a0, γ=a4/a0, ε=a6/a0则共同表征了自电离弹射电子的角分布AD. 图7给出了4f76p3/26d[J=3/2,5/2,7/2]自电离态的AD随能量的变化关系:
图7 Eu原子4f76p3/26d[J=3/2,5/2,7/2]自电离态向4f75d+(9D)离子态衰变时所对应的各项异性参数. (a)4f76p3/26d[J=3/2,5/2,7/2]自电离态的光谱,(b) β,(c) γ,(d) ε Fig. 7 The spectrum of the 4f76p3/26d state and spectra of the anisotropy parameters relating to the 4f75d+ (9D) ionization limit. (a) Spectrum, (b) β, (c) γ and (d) ε
如图7所示,Eu原子向4f75d+(9D)离子态衰变时,β,γ和ε分别在0.3~0.9、-0.2~0.3、-0.1~0.1之间波动. 可以看出β比γ和ε大2~3倍. 这表明,γ和ε对AD影响较小,并且β随着能量的变化波动幅度比较大,因此推断其对于AD的拟合影响大于γ和ε,即Legendre多项式的高阶项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力较小.
由图7可知,各项异性参数β对弹射电子AD影响较大,但我们还是将γ和ε考虑进来,这是由于这两个参数产生的影响会导致自电离衰变弹射电子AD产生一些精致结构. 接下来展示自电离弹射电子AD随能量的变化规律.
图8 Eu原子4f76p3/26d[J=3/2,5/2,7/2]自电离态向4f75d+(9S)离子态衰变时弹射电子角分布示例Fig. 8 Spectrum of the 4f76p3/26d[J=3/2,5/2,7/2] states and the AD of 4f76p3/26d states related to 4f75d+ (9S) ionization limit
如图8所示,Eu原子4f76p3/26d[J=3/2,5/2,7/2]自电离态向4f75d+(9S)离子态衰变时弹射电子角分布示例. 由图中可以明显看出, Eu原子4f76p3/26d自电离态在不同自电离几率处呈现出不同的AD形式,其物理解释为:弹射电子AD的形状可能与跃迁初态与连续态之间的耦合强度有关[18]. 非峰尖位置自电离的概率较低,可能导致AD图样的多样化.
4 结 论
结合ICE与VMI技术,首次研究了Eu原子4f76p3/26d自电离衰变BR和弹射电子AD. 通过分析发现,自电离衰变的BR在自电离峰的位置与自电离光谱之间存在联系. 在自电离峰附近,大部分Eu原子衰变到4f75d+(9D)离子态,从而形成粒子数反转,这将为离子激光器的发展提供实验支撑. 此外,本文还对Eu原子4f76p3/26d [J=3/2,5/2,7/2]态的自电离弹射电子AD的各项异性参数、自电离弹射电子AD图样随能量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各项异性参数中β参数起主导作用,即Legendre多项式中阶数越大影响越小,但高阶多项式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