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益心气疗法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血浆NT-proBNP水平及运动耐力

2019-04-26程磊胡申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气补益左室

程磊 胡申江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27;2浙江医院老年科)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力衰竭中最常见的形式,为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1〕。在过去的40年中,由CHF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中医认为CHF的辨症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水饮、痰浊为主,因此认为益气可改善CHF的临床表现〔2〕。本研究旨在探讨补益心气疗法对老年CHF临床症状、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浙江医院住院收治确诊的CHF患者207例,纳入标准:年龄65岁及以上,参照《2007年中国CHF诊断治疗指南》确诊为CHF且次日清晨空腹血浆NT-proBNP>1 800 pg/ml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大于正常上限的2倍和(或)血浆内生肌酐清除率(CCr)<30 ml/min;合并恶性肿瘤、血液、消化道、内分泌或神经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最终符合入排标准的CHF患者共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65~78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干预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72.25±6.97)岁;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70.51±5.3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根据《2007年中国CHF诊断治疗指南》,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药物。干预组在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补益心气汤剂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人参、石菖蒲、薤白各20 g;黄芪、川芎、炒薏苡仁各25 g;麦冬、桂枝、生地、当归各15 g;桔梗、枣仁、合欢花各15 g,附子、阿胶、肉桂各15 g,生姜5片,大枣5枚,上述药物水煎服用。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均治疗12 w。

1.3观察指标

1.3.1血清NT-proBNP〔3〕水平测定 清晨空腹取静脉血3 ml,高速离心(3 000 r/min)分离血浆。于-20℃冰箱保存。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测定NT-proBNP,试剂盒为罗氏proBNP免疫测定试剂盒,仪器为罗氏Eleesys2010。测定批内误差<3%,批间误差<6%。

1.3.2彩色超声心动图 采用GE Vivid E9彩超诊断系统,测量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36 min步行测试(6MWT)距离 6MWT距离<150 m 表明重度心功能不全;150~450 m为中度心功能不全;>450 m为轻度心功能不全〔4,5〕。

1.3.4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Lee氏〔6〕计分系统,(1)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75%,即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达到Ⅱ级及以上;(2)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50%~74%,主要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Ⅱ级者;(3)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50%,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者;(4)恶化: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积分,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者。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干预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心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心功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治疗后NT-proBNP、LVEDD、LVESD、LVESV均显著降低(P<0.05),LVEF、6MWT均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NT-proBNP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5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干预组显效32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 4.227,P=0.019)。

3 讨 论

老年人CHF的病因非常复杂,涉及心肌结构、神经内分泌系统、炎症因子等多系统的病理变化,因此给予单纯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西医治疗方法,不能满足部分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7〕。中药汤剂的成分多,比西药更具有多靶点及协同作用,因此中药对CHF的治疗有巨大的潜力〔3〕。

中医治疗CHF以益气为本,佐以温阳、利水、活血、健脾、化痰为主〔8〕。补益心气方具有补心气、理气宽胸的功效。本研究结果说明补益心气结合西医治疗改善CHF的临床症状的效果比单一的西医治疗更佳。

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为改善心肌收缩,排钠利尿,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相关炎性因子,抑制心肌纤维化〔9〕,人参皂苷可强心,增加心输出量,具有抗氧化作用〔10〕,可阻滞钙离子通道,抗心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1〕,石菖蒲中细辛醚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及抗心肌缺血作用〔12〕,薤白提取物亦有抗炎,抗血小板血栓作用〔13〕。本研究发现补益心气汤剂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左室容量,提高LVEF,增加6MWT距离,进一步证实补益心气方药明显改善心功能指标,并且与心气虚症的症候改善平行。

中药的潜在优势在于临床有效,对能量代谢障碍具有改善作用,从能量代谢的多个层次、多靶点进行干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补益心气方进行中西医结合,降低了心力衰竭转化为冠心病的风险,安全有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猜你喜欢

心气补益左室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机制探讨糖尿病心肌病“壮火食气”的科学内涵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法和补益法协同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中的运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暖“心气”,聚“人气”,接“地气”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