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生表现与能力评估

2019-04-23杜晓东孙建程继贵张学斌张勇

大学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习过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杜晓东 孙建 程继贵 张学斌 张勇

[摘 要]卓越人才培养中为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形成高校与行业和企业联合的工程师培养体系,而且需要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与评估、教学质量的控制与评估及学生能力的实现与评估。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合理和有效的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与评估、教学质量的控制与评估及学生能力的实现与评估,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通过刻苦学习培养自身能力,增强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能力,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学习过程;能力评估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5-0012-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 的重大改革项目,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也有利于建设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3]。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可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4] 。

合肥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国内第一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材料类专业,同时也是安徽省卓越人才培养的项目承担单位。卓越人才培养中应改变工程科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基于“能力本位”,面向工程实际问题,将培养的重点转向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卓越人才培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既需要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形成高校与行业和企业联合的工程师培养体系,也需要在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与评估、教学质量的控制与评估及学生能力的实现与评估上加以强化。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与评估

(一)学生理论课程学习表现评估

本专业对学生理论课程学习表现的评估主要是通过考试和平时成绩来进行。

课程考核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期末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平时成绩由课堂讨论、部分章节随堂测验、作业、期中考核、出勤率、实验等部分考核成绩组成,比例由开课系(所、中心)根据教学要求确定,任课教师在上课时向学生公布。考试结束后要将平时成绩按比例计入总分,以综合评估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表现。

(二)学生实验课程学习表现评估

对学生实验课表现的评估包括以下方面:(1)实验成绩考核。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表现进行考查;实验结束后,学生按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时的表现和实验报告质量评定成绩。实验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或实行百分制。(2)学校和学院组织人员不定期地对实验档案资料进行抽查,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成绩进行评估。如果实验过程、实验内容符合实验大纲要求,学生成绩符合实际,即为合格。

(三)学生实习表现评估

实习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实践经验,有在现场工作或参加实践锻炼的经历,熟悉所指导的实习内容。实习之前需根据实习大纲要求,编写实习计划和实习指导书,详细列出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实习要求,以便检查。

学生实习表现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为了保证实习效果,学院领导到实习现场抽查实习工作落实情况,并向现场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2)实习成绩考核。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考勤,要求学生记实习记录和撰写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实习记录、实习报告质量或考试结果评定成绩。实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3)学校督导组和学院组织人员对实习档案资料进行抽查,对实习过程和实习成绩进行评估。如果实习过程、实习内容符合实习大纲要求,学生成绩符合实际,即为合格。

(四)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表现评估

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与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控制。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设计进度和独立工作能力进行考查,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2)答辩与成绩评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后,提交符合要求的设计(论文)文档。答辩前,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论文)完成过程表现及完成质量给出评估意见,提交专业系里。专业系里组织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进行交叉评阅,给出评阅成绩。答辩时,答辩小组通过听取学生介绍,查阅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以及听学生回答问题以评估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给出答辩成绩。最后综合各方面的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定出最终成绩。(3)学校和学院组织人员对毕业设计(论文)档案资料进行审查,对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表现和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进行评估。如果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内容符合设计(论文)大纲要求,学生成绩符合实际,即為合格。

二、教学质量的控制与评估

本专业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估有四个方面:(1)学生学期评教。每学期由学生登录教学管理系统,对任课教师进行全方位评价,对评价成绩不好的教师提出预警,要求其按期整改。(2)督导组听课与检查。学校、学院教学督导员定期或随机进行跟踪听课,对课堂教学质量开展监督指导。(3)加强教研力量。专业选修课教师组成课题组,利用教学活动时间,共同研讨、实时分析专业课教学情况,保证教学质量。(4)领导听课与检查。坚持每学期院领导、系主任听课制度,通过听课了解教学状况,发现不足,及时整改。

三、学生能力的实现与评估

在卓越人才培养中,要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具备多项能力,如何实现与评估学生能力至关重要。

本专业通过设置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以及12个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军训、大学生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等内容),定期开展爱国、励志、成才、文化等主题的讲座及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通过核查学生是否获得相应课程学分来进行评估。

通过设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工科化学、物理化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并通过考试或考查来对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设置工程力学、工程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科化学、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电子实习等课程,使学生牢固掌握工程基础知识。通过专业导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材料力学性能、粉末冶金原理及工艺、金属物理性能等专业必修课程,以及材料成形原理及工艺、加热设备及车间设计、近代材料表面工程、粉末冶金材料学、硬质合金、粉末成形模具设计、材料的摩擦与磨损、复合材料学等专业选修课,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总工讲堂、校友报告会中的专家、工程师的讲座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通过核查学生是否获得相应课程学分来对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设置工程训练课,使学生获得好的基础工程技术能力;通过工程力学、工程图学、课程设计等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工程制图、设计、计算能力;通过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材料力学性能、粉末冶金原理及工艺、金属物理性能等专业必修课程,以及材料成形原理及工艺、加热设备及车间设计、近代材料表面工程、粉末冶金材料学、硬质合金、粉末成形模具设计、材料的摩擦与磨损、复合材料学等专业选修课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分析解决本专业工程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金属材料工程基础实验Ⅰ、金属材料工程基础实验Ⅱ、金属材料工程综合实验等实践环节,实现金属材料的相关实验、测试和基本工艺操作训练;通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知识竞赛等综合实践环节,让学生获得调研、查阅文献、设计、计算、测试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核查学生是否获得相应课程学分来对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机械课程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课程的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实验、大学生创新基金、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知识竞赛、讲座等环节,使学生掌握调研、查阅文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等能力。通过核查学生是否获得相应课程学分来对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全员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教育、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习、各实验环节、学术讲座,以及部分学生参加的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知识竞赛、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学术交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核查学生是否获得相应课程学分来对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入学教育、专业导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各门专业课等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通过核查学生是否获得相应课程学分来对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覆盖率100%)、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赛、先进班级先进宿舍创建活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答辩,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洽谈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通过核查学生是否获得相应课程学分来对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实践锻炼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等必修课及心理学等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活动,还有大学生入学教育、平时课堂教学、形势与政策主题报告、就业指导和各类实践教学等环节,邀请学者、专家、企业家等开展励志、成才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应对工作变动和环境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从而使自己有效地参与竞争。通过核查学生是否获得相应课程学分来对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大学英语、金属材料工程双语教学、四六级考试及辅导、英语强化课、毕业设计(论文)、翻译专业外文资料、检索与阅读国外文献等训练,邀请有国际背景的学者给全体学生举办讲座,以及与国(境)外高校、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流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技术文献,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通过核查对学生是否获得该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

四、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学生的学习氛围和表现有显著改善:学生学习成绩平均值明显提高,其中专业课成绩平均提高了2.3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有明显进步,在近2年所参加的全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大赛、金相大赛等活动中,本专业学生均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学生的考研率由30%左右提升到41%,推免生和统考生深受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欢迎。就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执行力和创新力强,用人单位反馈良好;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在后期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成果丰硕,表现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上述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规律的把握能力明显增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近5年有4位本专业教师获得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或三等奖,1位青年教师获评为省教坛新星。

五、结论

“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除了需要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形成高校与行业和企业联合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同时还需要在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与评估、教学质量的控制与评估及学生能力的实现与评估上加以强化。这样的评估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通过刻苦学习培养自身能力,还可以增强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能力,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8-07-03].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6-06)[2018-07-03].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

[3] 李越,李曼麗,乔伟峰,等.政策与资源:面向工业化的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五年回顾之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6):1-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2011-01-08)[2018-07-03].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102/xxgk_115066.html.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学习过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高职日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式探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