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连载故事,提升音乐素养
2019-04-23杨琼
杨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仅需要音乐文化的陶冶,也需要音乐素养的提升,小学音乐教师应以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己任。传统音乐教学生硬、无趣,很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难以发展创造性人才。以故事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符合儿童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吸引孩子爱上音乐课,并通过趣味课堂提升音乐素养。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和对新课标基本理念的理解,笔者为低年级学生创设音乐连载故事剧《住在神奇的五线谱大楼》,对学生音乐知识的获取和能力进行了探索。
一、知识点与剧情结合,激发“兴趣”
“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相信这句话是音乐老师们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殊不知音乐是有理论知识的。学生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难以产生兴趣,笔者创设的音乐故事剧《住在神奇的五线谱大楼》,是以“小音符”为主人公,讲述与它有关的故事,每篇故事围绕一个教学重点,让课堂充满趣味性。
故事剧情包括:第一篇《我住在神奇的五线谱大楼》,引導孩子们形象认识五线谱的构造;第二篇《请记住我家的门牌标记》,认识高音、低音谱号;第三篇《我有两种名字》,了解音符的音名与唱名的概念;第四篇《我可爱的家庭成员》,明白音符、休止符的概念;第五篇《五线谱爷爷的生日晚会》,加深对音符概念的了解;第六篇《车厢里的风波》,认识附点音符、附点休止符;第七篇《我有许多快乐的小伙伴》,认识常用音乐符号;第八篇《谁当领队》,知道领唱的概念;第九篇《有趣的歌唱比赛》,在演唱中加深对乐谱的认识,并对音色提出要求;第十篇《我是小小作曲家》,鼓励学生创编与表演,培养“创造型人才”。
如笔者在进行故事剧第六篇《车厢里的风波》教学时,剧情是车厢里两个四分音符为争座位吵了起来,其中一个四分音符带了一个小圆包,多占了半个座位,另一个四分音符只坐半个座位。这时列车员过来调节,把八分音符安排过来,坐在剩下的半个座位上,而让那个坐不下的四分音符和另一个四分休止符各坐了一个位置。孩子们瞬间就能明白附点四分音符的概念。故事剧的创设符合儿童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使生硬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不再觉得枯燥无味,学习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二、剧情不断发展,让“联想”发生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一般来说,互相接近的事物或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故事剧《住在神奇的五线谱大楼》中剧情都是相互关联,而且人物相同,知识的建构也是层层搭建,能让学生产生联想记忆。如笔者在进行第四篇故事《我可爱的家庭成员》的课堂教学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先前三个故事的铺垫,基本明白乐谱与音符的概念。当向学生介绍小音符家庭成员时,学生纷纷投来求知的目光。这时候一一介绍:脑袋白白圆滚滚的是全音符老公公,白圆脑袋细长个的是二分音符大伯伯,黑脸细身像蝌蚪就是四分音符,黑脸细身尾翘起的是八分音符小弟弟,黑脸细身两条尾的是十六分音符小妹妹。同时笔者根据音符时值长短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语速来介绍每个音符,这样他们能快速记住这些音符的特点。连载的故事剧情使学生爱上了音乐课,有了剧情的发展,学生对故事记得非常深刻,在学习的时候会不由自主通过联想记忆之前所学的知识。
三、将故事交给学生,让思维“创造”
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故事剧情是教学的主线,而作为主导的教师则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统筹、设计教学环节,成为孩子与音乐之间的桥梁。学生为主体则体现在他们以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主动获取知识。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总喜欢主动讨论故事的发展情况,甚至还有学生主动编创新的故事,尤其是二年级有个戴学生,他不仅通过音乐故事剧的学习获取知识,平时特别喜欢帮老师编故事。因此故事剧中添加了第十一篇《睁开惺忪的睡眼》的剧情:有一天小音符唱起了歌,大家都跑来加入了演唱。没多会儿,小伙伴们都产生了倦意,于是大家就渐渐酣睡了下来,听起了摇篮曲。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小伙伴们都慢慢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其中一个小音符提议最后再演唱一遍。于是小音符和它的小伙伴们带着睡意,用轻柔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这个故事情境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把握歌曲演唱的力度。由此可见,教师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将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合在一起,学生就能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新的知识的联结,在直观、简单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
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实践证明,在音乐故事剧情的发展下,不仅能让学生爱上音乐课,更能丰富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促使学生音乐素养得到很大提升。(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西善花苑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