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口语作业的系统设计分析
2019-04-22姜岩
姜岩
摘 要:作业属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拓展,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发现英语的作业设计方面口语作业的设计难度非常高,因为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相比其最大的差异便是在于批改难度高,看不到也听不到,很难知道是否做了没,这一现象也导致学生的口语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导致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差。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英语教育效果,简要分析小学英语口语作业的系统设计,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相关帮助。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作业;系统设计
随着近些年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落实,小学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小学英语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重视度逐渐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生活化的教育,对于学生的语言交流、应用能力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和难点,再加上作业方面的帮助不大,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情况不理想。对此,探讨小学英语口语作业的系统设计具备显著教育效果。
一、小学英语口语作业常见问题
首先,泛泛而谈。教师普遍为了帮助学生改善发音以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等目的,经常布置让学生回家听录音或看视频的任务,让学生跟读或朗读文章。虽然教师会采取家长签名的方式实现监督,但是这一类作业的落实效果也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会完全监督和配合子女,其中部分没有监督与检查能力的家长必然会导致口语作业的效果下降,长久之后作业的作用会逐渐消退,听读作业逐渐等同于没有,部分学生会出现直接忽略,从而导致作业教育实效性减弱。
其次,华而不实。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强化句式的练习,教师会涉及出一些新颖、趣味性强的制作类作业,让学生通过制作后应用作品实现口语表达的训练,虽然学生的兴趣较高,但是对于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其主要是制作时间占比过高,导致学生忽略语言方面的学习,所以任务设计的形式需要进一步改善。
二、小学英语口语作业的系统设计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当中可用于教育的网络软件也在随之增多,微信便是其中之一。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实现对学生口语作业的布置、完成过程的监督以及对完成结果的评价,从而让口语作业可以更好地受到监督管理。
1.突出个体特性
在小学英语的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口语学习方面也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进行布置。在借助微信教学的同时,也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个口语学习的档案,借助文字、语音以及图片等多种形式,按照每一位学生的特征构建有针对性、特色化的档案,并将学生在不同阶段掌握的知识与缺陷等作为口语作业的布置依据。
例如,在学习完“After School”這一课程之后,教师便可以布置相关的口语作业,让每一位学生借助微信接收作业,并以录音的方式保留下自己的声音,并以简单地模仿跟读、准确地拼读单词以及朗读对话等方式实现单词的拓展,让单词组成短语并适当修饰,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2.构建拓展教学平台
借助以微信为基础口语作业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借助微信所带有的功能,可以以录音的形式培养学生自觉听读录音的习惯,录音类型的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录制自己的对话、朗读以及故事等方式完成作业。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录音是高质量完美的,至少是可以让自己满意的,所以在录制开始之前需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自觉、认真开展听读训练,这一种教学方式也可以间接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另外,借助录音的作业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长期学习的同时形成每天自觉听读的习惯,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拓展,丰富口语作业的教学效果。
3.改进评价方法
在口语作业的评价方面,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有声”评价,借助评价的方式实现口语作业完成情况的监督。小学生存在向师性,教师所提出的评价学生会更乐于接受,对于词汇的拼读背诵、课文朗读、背诵以及自编对话等类型的口语作业都可以以网络化的途径进行评价,以视频或语音的方式传输作业,教师也可以在接收到作业之后及时进行评价。另外,教师也可以采取在课堂中进行评价的方式,让一些自编对话在课堂中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实效性。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关键性能力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所应当具备的基础性语言能力,小学英语教育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口语作业方面有意识、有目的性地创新改进,促使口语作业更加丰富、趣味,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育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君,赵永青.默认——框架礼貌视角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异议话语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23(2):267-280.
[2]周常稳.“解题神器”软件对中小学作业设计思路的影响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6,21(2):77-79.
[3]靳博,黄景艳.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的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6,13(2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