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策略
2019-04-22徐梅
徐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估算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孩子长期接触精算,在估算教学中教师又缺乏对孩子估算意识与策略的培养,因此估算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在积极践行课程标准理念的同时,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策略有几点思考。
关键词:估算意识;估算技能;估算策略
一、聚焦估算教学的价值,警惕“伪估算”现象
笔者在一次听课中,一位年轻的老师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在练习中有这样关于估计的习题,这也是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一次出现了关于估算中的估数内容:
在第一次试上时执教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先估一估是多少,再数出来。
师:同学们猜一猜图中有多少颗草莓?我们比一比看谁猜的准?老师刚问完,学生很快举起手:13、17、50……,当大家都在跃跃欲试争相说出自己的猜测时,笔者发现有的孩子为了确保自己猜的准,已经开始默默地数了,其中有个孩子,高高举起手坚定地告诉大家:14个!数过的几个孩子附和:是的,是14!
这时教师说: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谁猜得准,好吗?
接着老师带领学生数出来草莓果然14个,掌声送给了那个说出14个的孩子,估计出13个、15个的孩子一脸遗憾,感觉自己差一点点。
这次的听课经历不禁引起我的思考:(1)估算就是随便猜?是不是应该有估计策略的渗透?(2)估算就是看谁猜得准?估算的结果是唯一的吗?估计有13或15把小伞的学生是错误的吗?
笔者也很遗憾地看到孩子们错失了他们小学阶段第一次估计意识的培养,也看到了教师在估算教学中的误入歧途,让学生误认为估算的价值就是估算结果越接近准确值越好,导致学生出现“伪估算”现象,造成学生先算再估、假估、为估而估的行为。
估算教学追求的应当是让学生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教师在估算教学中要警惕这种“伪估算”现象。
二、把握估算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无独有偶,笔者在教学三年级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中也碰到这样的估算内容,学生经过将每一块地砖估算成接近的整十数后,发现:
学校买80块地砖铺一个实验室,付出4000元,找回一些。估计一下,学校买的是哪种地砖?
第一种:把42看成40,所需价钱是:40×80=3200(元)
第二种:把49看成50,所需价钱是:50×80=4000(元),
第三种:把58看成60,所需价钱是:60×80=4800(元)
因为49×80<4000,学生判断学校买的是第二种地砖。无须准确地算出答案,大家很快地估算出每种地砖大概所需价钱,正在大家體验到成功的快乐时,这时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不是第一种,3200元离4000元确实差了一些啊?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觉得第一种也是可以的。
到底是哪一种呢?教师放手让大家联系生活实际小组讨论并说出理由。
经过交流有小组观点如下:第一种只需要3200元,但是人民币面值最大是一百元,所以它不需要40张一百元,既然付出4000元肯定用的钱应该比3900元多一点,很接近4000,所以是第二种。
听了小组发言,孩子们恍然大悟。是的,估算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应用于生活,脱离生活的估算是没有意义的。
估算教学不是孤立的,应该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展开。实践证明,数学与生活越贴近,学生的情感越容易引起共鸣,越有利于数学知识的获取和巩固。估算教学只有与生活紧密相连,才能激发学生估算的需求,学生才会主动探究估算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体现估算的内在价值。
三、探究估算的策略,提升学生估算的技能
新课标指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虽然估算是一种大致的估计,但并不是凭空猜想的,它是有一定的根据与策略的。
一辆大客车可以乘坐52人,二年级的老师和学生一共有300人去参观科技馆,租几辆这样的大客车比较合适?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还遇到这样一道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1:52≈50,50×6=300(人),把52个作为看成50个,6辆车就够了。
方法2:52≈60,60×5=300(人),得需要5辆车。
师:对这两种估算方法,对于这道题,你认为哪种估算方法合适?
生:第一种方法,因为把52“估小”了6辆都够,按实际每辆车可坐52人,6辆肯定够了。
师:为什么不选择“大估”?
生:因为本来每辆车只能坐52人,估成60,算出正好需要5辆车,实际上肯定不够啊。
估算教学的一个核心是如何处理算法的多样化,学生可否想怎么估就怎么估?如何评价学生的多种答案?估算的实际意义就是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估算教学中要关注它的实际意义,结合实际意义看需要估多还是估少,本案例中的问题就要少估,因为外出乘车,如果多估了,座位可能就不够,就有可能遇到麻烦,所以在估算教学时,要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形成估算策略。
总之,在估算教学中教师要持之以恒,根据估算的实际环境,提供适宜估算的机会,让学生不断感受到估算的价值,产生估算的需要,从而将估算内化成一种自觉的意识。只有当估算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习惯,学生遇到问题才会创造出具有创造性和有价值的估算方法,从而在形成估算意识的同时,掌握估算的策略,提升估算的技能,最终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邱智慧.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之路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8):11-12.
[2]刘巍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