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算”:教学之魂

2019-04-22董海英

新课程·小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低年级小学数学

董海英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便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提供可能。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就小学低年级计算能力的提高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

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最基本的技能,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学之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要掌握计算能力这一基本数学技能,这关系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更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教师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具体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它能让学生产生内驱动力,进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计算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趣味性元素,结合相应的教学手段,将枯燥、乏味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借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保持较高的热情去主动探究、分析计算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便让学生由“要我去”计算转向“我要去”计算,让学生乐于计算、喜欢去计算数学题,教师也就达到了教学的另一个境界——寓教于乐。在此过程中,笔者常用的方法就是游戏教学法、故事教学法以及儿歌激趣法。

拿游戏教学法来讲,比如,在教学乘法口诀的口算之时,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我爱口算”的游戏,课堂教学之时先让学生分组,笔者出题各小组进行抢答,以便将学生的计算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不自觉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口算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开火车、男女竞赛、限时计算等形式的练习,抑或让学生进行同桌之间的出题提问,对方去计算解答,又或是进行“我是医生”的游戏,让学生相互找对方的错误之处,都会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教学效果也就逐步提高了。

故事教学法。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法的含义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笔者利用故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计算。如,“小花狗花花和点点去找骨头,它们用自己灵敏的鼻子在主人的厨房中找到了一些骨头,花花和点点说找到的骨头是整十数,你能猜猜它们找到了多少根骨头吗?”笔者出示几个数据让学生去猜,学生根据笔者的提示,很快就猜中了是多少骨头。接着笔者让学生根据花花和点点找到的骨头根数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学生便很快被这种教学模式所吸引,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提出有关故事情境的加、减法问题,并积极进行计算解答,使课堂教学朝着高效方向发展。

二、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其正处在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面对抽象性较强的数学计算知识,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就需要帮助学生在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建构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以便充分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发挥学生动手计算的能力。算理是小学生运算正确的前提和重要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进行计算之前,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揭示数学运算规律,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比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课时,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透过比较、抽象、概括,形成“凑十”的思想,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比如让学生交流8+4的算法,先引导学生动手去摆弄小棍,仔细数一数,让其在此过程中自主发现“凑十法”,有的学生找出8+4=9+1+1+1=12,有的学生找出8+4=8+2+2=12,有的学生找出8+4=6+4+2=12,还有的学生找出8+4=10+4-2=12……学生体验了多样化的算法,通过计算和比较,能够针对不同的算式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并形成“凑十”的思想,让学生能够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学好数学,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这是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式,帮助学生改掉粗心的毛病,减少在计算中出现低级錯误,提高学生的计算成绩。

1.培养学生“认真看,仔细想,动手算”的计算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一件容不得马虎的事情,需要学生认真对待。在看到一道计算题时,要先认真看,弄清题目要求后,仔细动脑筋想算题步骤,再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正确结论。除此之外,还要培养低年级学生检验计算习题的习惯,让学生避免出现写错计算步骤或答案的现象,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以保持卷面、书面整洁,书写格式规范,以便让教师检阅之时,一目了然,给师生一种赏心悦目之感。

以上是笔者的粗鄙建议,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童洁.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才智,2018(25).

[2]龙友昌.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3(30).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低年级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