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

2019-04-22冯金山

新课程·小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结合策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德育

冯金山

摘 要: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结晶,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以传统文化哺育当代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正确的德育途径。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德育;结合策略

传统文化和德育的结合既是新时代德育的重要方向,又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随着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的认识日益深入,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一定会得到充分彰显。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方方面面。无论是思想行为还是心理建构,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人生品位,都有重要的培育价值,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财富。伟大的中华民族正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的。小学生文化素养不高,道德认识不足,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崇高志向,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养,进而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当代的小学生身处信息化社会,各种不良思潮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小学生因为自制力不足,沉浸于网络游戏和视频聊天中不能自拔,既荒废了大量的时间,又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有甚者,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而学校和家长又疏于对学生的思想指引,导致一些小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些问题都亟待用传统文化培育小学生,帮助学生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好学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小学德育的结合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操

爱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有着优秀爱国传统文化的国家,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怀抱着对国家的使命感,把个人荣辱和国家的存亡结合起来,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霍去病的“匈奴不灭,何以为家”;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是个人家国情怀的写照,表达了中国人对国家的使命感。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将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操,是小学德育不容忽视的教学目的。为了提升学生对国家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家国意识,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视频片段,通过人物的爱国言行,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比如《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就很好,里面很多名家的讲课内容都和历史文化有关,其中就包括了很多古代著名人物的爱国事迹,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学生的思想会被洗礼,对人物产生深深的敬仰之情。还有一部电影叫《林则徐》,也可以截取其中的重要片段让学生看,从古代士大夫身上感受那种浓浓的家国深情。

(二)增强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普遍缺乏,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社会中拜金思潮和享乐主义的荼毒。而社会责任感向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此外,还有我们都熟知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箴言,更是体现了中国人身上那种特有的责任意识。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五一节和学生一起大扫除、擦教室玻璃、给校园里的花和树浇水、擦国旗杆和校徽等,以此加强学生的责任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小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做道路交通协管员、捡垃圾、帮助山区孩子送书送衣服等形式加强小学生的责任担当。

(三)加强小学生的个人修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把修身放在第一位,正是认识到没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一切人生使命都是无法完成的。个人修养是最能体现传统文化在一个人身上的作用和价值的。有的小学生自私任性,争强好胜,说脏话,甚至打人骂人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教师就有必要通过传统文化对学生自身的道德进行教育。《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声律启蒙》这些传统典籍,既适合小学生诵读,又能够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小学生的精神和思想进行教育,在早读或者其他时间,通过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个人素养就能得到良好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重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用传统文化教育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充满爱心、团结学生、爱惜班级的好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为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也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

三、结束语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代德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在任何时代都能焕发出蓬勃生机。当代小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用传统文化哺育小学生,对于小学生的将来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至关重要,一定要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金艳.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9(17):96-97.

[2]李婉嘉.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好家长,2018(66):80.

猜你喜欢

结合策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德育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