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格律知识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2019-04-22徐明女
徐明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挖掘,在小学语文界,“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正是对此最好的注脚。现今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似乎对古诗教学特别偏爱,王崧舟、窦桂梅等一些大家如此,普通的一线教师亦如此,“全国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研讨会”更是为古诗教学打造了一个平台。然而不尽如人意的是一线教师对格律知识知之甚少,以至于对文本(古诗)不能很好地把握。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格律知识对古诗教学大有裨益。
一、格律诗的基本常识
1.古诗概念的界定
诗有“格律诗”和“古体诗”之分。“格律诗”即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格律诗又叫“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与格律诗相对,它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我们现在所谓的“古诗”实则是对“五四”之前所有格律诗和古体诗的统称,只是为了与现代诗作一个区分,文题中的“古诗教学”即指此;而古人所谓的“古诗”是对汉魏晋诗和不讲格律的古体诗的通称。明白这一概念,我们就可以分辨小学语文书中哪些是“格律诗”,哪些是“古体诗”了。
2.古今四声的区别
要判断是否是格律诗,我们首先得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格律知识。古时有四声,谓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我们现在的四声叫做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我们现在的阴平、阳平大致就是古时的平声,而“入声”现在在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中早已没有保存了,而将入声分散在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之中。入声是一种以塞音收尾的音节,发音比较短促,现在南方某些地区和北方某些地区的方言中尚还保留。四声之中除平声(阴平、阳平)属平声之外,其余三声(上声、去声、入声)都是属于仄声。平仄是构成格律诗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3.格律诗的组合原则
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组合的原则就三句话,一联之中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平仄相粘,韵脚分明。以七言绝句为例,“相对”就是指本联的出句和本联的对句中的二四六3个节奏点上的字平仄需相反,“相粘”就是指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中的二四六3个节奏点上的字平仄需相同。以杜牧《山行》诗为例来说明上述情况:
远上寒山石径斜,(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云深处有人家。(仄平平仄仄平平。)
停车坐爱枫林晚,(平平仄仄平平仄,)
霜叶红于二月花。(平仄平平仄仄平。)
由此诗的平仄可见,“上、山、径”三个字的平仄与“云、处、人”三个字的平仄“相对”,这就是“一联之中平仄相对”的原则;而“云、处、人”三个字的平仄与“车、爱、林”三個字的平仄“相粘”,这就是“联与联之间平仄相粘”的原则;“斜(古韵为xiá)、家、花”三字韵相协,这就是“韵脚分明”的原则。一般来讲,近体诗二四六3个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必须遵照格律,而一三五上的字相对可以灵活些,但需避免“孤平”。
4.格律诗常见的样式
a.首句仄起仄收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b.首句平起仄收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是绝句的四种样式,律诗即在此基础上再叠加一次,但注意第五句最后一个字一定要为仄声。而五言即在七言的基础上去掉每句前两字就可以了。
5.格律诗的用韵
按照学术界普遍的观点,格律诗押平声韵。一般来讲,五言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言首句不入韵的较少。首联不对仗,首句常入韵,首句对仗,首句常不入韵。韵脚(押韵句的脚称之为“韵脚”)与白脚(不押韵句的脚称之为“白脚”)平仄需相反,不允许踩脚。
知道这些基本的格律知识以后,我们就可以对教材上的一些诗歌作进一步的分析了。
二、格律知识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1.辨格律
根据格律诗常见的四种样式,我们便可以判断小学语文书中哪些是“格律诗”,哪些是“古体诗”了。按照学术界的观点,押仄韵的是古体诗,即使使用近体诗平仄格律,充其量也不过称为“入律古风”。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书中的70首诗词曲为例,能称作“古诗”的有《一去二三里》《咏鹅》《悯农》《春晓》《所见》《游子吟》《明日歌》《七步诗》等诗作,余下的诗基本上属于格律诗的范畴,当然不包括民歌等。
2.知平仄
平仄的辨别其实很简单,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阳平一般就是古时的平声,上声、去声一般就是古时的仄声,只是古时为“入声”现已归为“阴平阳平”的这些字比较难辨别,当然二四六节奏点上的字还是容易分辨的。以王安石《元日》诗为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按照“首句仄起平收式”的格律,我们便可推断出“竹、一”两字为入声字,再查阅《平水韵》,可知这一推断是准确的。不过二四六节奏点之外的字的平仄就不那么明了了,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或者查阅《平水韵》。知平仄的好处就在于平时诵读的时候不至于把入声字当作平声字来读,我们常说仄声短促,平声绵长,然而此中的“竹、一”两个入声字在诵读时声音还拉长的话,那么韵味就会殆然尽失。
人教版小学语文诗词中常见的入声字有“七、滴、觉、菊、一、学、石、出、白、及、急、蝶、泊、节、插、识、得、竹、夕、烛、足、合、绩、织、发、笛、七、脱、黑、独、湿”等字,用例有“满身雪白走将来”“儿童散学归来早”“怕得鱼惊不应人”“不识庐山真面目”“七夕今霄看碧霄”“西出阳关无故人”等。在诵读时遇到这些入声字,我们尤为要注意。
上面我说“古四声”与“今四声”一般相同,但并不是所有的古今“四声”都是相同的,如“听、俱”等字古今读音就有别,在小学语文书中出现的用例有“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野径云俱黑”等句。笔者根据平仄格律的分析,上述两处用例的读音分别是“tìng、jū”,恰与我们平时所诵读的相反,在普通话中也没有这种读法了。但据《广韵·证部》载“听,他定切(即tìng)”,据《说文解字·人部》载“俱,举朱切(即jū)”,可见在古代是有这种读音的,并且也不乏诗词用例。
另外我要补充一下诗词中最常见的“看”字的平仄,在诗词中有读“kān”的,也有读“kàn”的。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书中“看”字的用例有“遥看瀑布挂前川”“横看成岭侧成峰”“却看妻子愁何在”“晓看红湿处”等,此中的“看”字根据平仄格律来分析都是读“kān”的,不过在古人的诗词中,读“kàn”的也有不少。如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刘禹锡《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季孙《题屏》:“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此三处中的“看”字根据平仄格律来分析,可知是读“kàn”的。可见即使是同一个字,在意义相同的情况下,用韵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诗词并且运用平仄格律的知识去独立推断论证。像上述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古诗词本来的音韵去诵读,即该读“kān”时就读“kān”,该读“kàn”时就读“kàn”,不能一刀切——所有的“看”字都读去声,抑或是都读平声。
3.利背诵
格律诗因为受平仄格律限制,有些字词的语序是反常规的,如六年级下册于谦的《石灰吟》诗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入声字)在人间”,学生很容易把“粉骨碎身”误读为“粉身碎骨”,其实“身”和“骨”互换之后,意义上是没影响的,那么于谦先生为什么不直接写“粉身碎骨”,而要这么大费周折地改动呢?其实这是有原因的,按照“一联之中平仄相对”的原则,这一诗句的平仄关系应为“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可见这句诗只有按照于先生這么写才是合律的,才是“正统”的。类似的情况在《千家诗》中也有,如苏轼《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和杜甫《江村》“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两处用例就是属于这一情况。如果我们掌握了平仄格律知识,在背诵古诗时我们就游刃有余,不会混淆了。
4.解字义
懂得格律知识,我们就可以根据一个字的读音(平仄)来推断出这个字的字义了,因为字音往往与字义有一定的联系。如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中杜甫的《春夜喜雨》,其中“重”字有些人读作“zhòng”,也有些人读作“chóng”,以至于有作“重重叠叠”解的,也有作“饱满沉重”解的,莫衷一是。如果根据格律知识来分析,“晓看(kān)红湿(入声)处,花重锦官城”(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重”字显然读作“zhòng”,这样也才能与教材上的注解“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相称。
又比如三年级上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诗,“知有儿童挑促织”其中的“挑”字有人读平声,也有人读去声,反正最后也没有个定论。但如果用格律知识来分析,此字的读音就迎刃而解了,根据“首句平起平收式”的格律来解析这首诗,“挑”字应当读“tiāo”,作“挑择”解,这样才能与教材中的“捉”解相近似。
5.通音韵
最后说说诗的音韵问题,我们现在去读古人写的某些诗,感觉并不押韵,其实不然,在古代,诗绝对是押韵的,只是由于流传年代久远有些字词的音韵发生了明显的变异。如“叹”字,在古代有平声和去声两种读法,去声的读法在这里我就不说了,就说平声的这种读法吧。李白的《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又如他的《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根据用韵的情况,你说这里的“叹”字有可能是读去声的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又比如在诗中我们常见的“斜“字,“远上寒山石径斜”“青山郭外斜”“北斗阑干南斗斜”等,在诵读这些诗句的时候,如果还是读“xié”的话,你不觉得与整首诗的音韵格格不入吗?显然在“斜”字上,我们还是遵古为好。当然像上述所讲的“看、听”两字作韵的情况也有不少,我们也要一并读出它古时的音韵,力求还它诵读的本来面目。
诗词格律博大精深,以上所讲的恐怕是挂一漏万了。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格律知识可以使我们的古诗教学变得更加纯正而有韵味,古为今用,我们要把格律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自不虚古代先哲的这一伟大的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