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操作中明算理练习中固算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与评析

2019-04-22执教许婷婷评析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两位数口算小棒

执教/许婷婷 评析/张 敏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4、75页例1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有条有理地表述计算过程。

3.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题,指名说出得数。

4+6=( ) 7+9=( )

20+10=( ) 20+13=( )

6+5+30=( ) 9+3+40=( )

2.指名口答,并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24+5=( ) 24+50=( )

先算:先算:

再算:再算:

【评析:进位与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在算理与算法上存在着一致性,所以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前,先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以及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支持。】

二、巧用预学单,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依次呈现如下的算式:

9+6 24+6 24+9 9+24+6

提问:这些算式中,哪些是已经学过的,你能很快算出得数?哪些你觉得口算比较困难,需要想一想?

指出:9+6是已经学过的算式,9+24+6涉及三个数相加,留待以后学习。今天我们主要学习24+6和24+9的口算方法。

启发:在第四单元,我们也学过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那么24+6、24+9与前面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有什么不同?(个位相加满10了)

明确:今天我们一起探索这种算式的口算方法。

【评析:本环节从预学单入手,通过提前思考寻找着力点。在任务驱动下,学生想到可以提出多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 24+6=?

(1)提出要求:这道题你会算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以先算出结果再摆小棒验证;也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思考怎么算。有困难的,同桌两人可以合作探究。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请学生到黑板上展示操作过程并组织讨论:你是先算的几加几?把4根小棒与6根小棒合成10根之后,你接着做了什么?为什么要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3)明确: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也就是把10个一变成了1个十。这样一来,就很快知道24+6得3个十,也就是30。

(4)板书“24+6=”,提问:刚才大家提到先算4+6,4是从哪来的?(把24分成20和4)4+6得多少?(10)接下来要算多少加多少?

(5)提出要求:你能看着黑板上的分解式,把24+6的计算过程再说一说吗?

(6)师生共同小结:计算24+6时,一般先算:4+6=10,再算20+10=30。

2.教学 24+9=?

(1)启发:根据计算24+6的经验,想一想,计算24+9时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出示小棒图,你能看懂小棒图的计算过程吗?

(3)学生交流后,要求他们把书中的分解式填完整。

(4)组织讨论:13是哪两个数相加的和?33呢?你能看着分解式再把24+9的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说吗?

(5)师生共同小结:计算24+9时,一般先算4+9=13,再算20+13=33。

(6)如果学生中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的不同算法。只要结果正确,思路合理,教师就要充分肯定,并让大家分享。

3.观察比较:

24+5=29

24+6=30

24+9=33

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板书课题)

【评析:本环节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摆小棒来有效突破了难点:算出4+6得10之后,把10个一转化成1个十,再把2个十与1个十合起来。在计算24+9时,则半扶半放,把24+6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类推与迁移。对照小棒图,建立表象,边填空、边思考、边计算,再借助卡通图的提示形成完整的口算思路。两道算式层层递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悟”到了口算的方法,还“思”到了口算方法的算理。既积累了数学经验,又提升了思维能力。】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我会填: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请学生展示汇报计算过程,要求他们看着分解式说一说每道题各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我会比:做“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学生先观察比较第一组题的三道算式,有什么发现?交流后进行计算,看看刚才的发现对我们的计算是否有帮助。

小结:第一题是7+3=10,下面两道题也要先算7+3=10,不同的是,第二题接着还要算10+40,第三题接着还要算10+80。

补充:7+28、7+58,让学生进行抢答。

要求学生依次完成其余两组题。学生完成后,组织相应的交流。每组题后拓展相同规律的两道题让学生抢答,充分感受运用规律给计算带来的便捷。

3.我会算:做“想想做做”第3题。

建议学生先轻声说说每道题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填写得数,学生完成后,选择两道题让他们再说说计算过程。

【评析:教师深刻领会教材意图,服务于学生的学,安排了不同层次的练习,第1题侧重于强调口算的程序,第2题侧重于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第3题侧重于引导学生内化口算方法。这样的练习,既避免机械重复,又保证练习效果,有助于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五、拓展练习,比较深化

2.方框里可以填几?组织交流:35加几,和可能是三十多,也可能是四十或四十多。

3.方框里可以填几?在作业纸上填一填,指名口答。

【评析: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并富有挑战性,做到了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既注意形式的变化,又使每次练习的侧重点有所区别,以便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发展。】

六、全课小结,体验收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都有哪些收获?

猜你喜欢

两位数口算小棒
能拨出哪些两位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巧算两位数加法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巧移小棒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