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课堂,追寻数学教学本质
——两次教学《小数加减法》的体会与思考
2019-04-22林君
林 君
一、解读教材——错估了学情
《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整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及其简便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是今后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教材对此也做了精心编排,教材分两个例题逐层展开对算理的探究:例1以本单元主题图的买书情境为线索展开教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出了小丽所买的两本书的价格,并分别提出了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自然地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虽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呈现,但这里重点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如何计算小数加减法,教材通过简单的提示语,突出了竖式计算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例2教学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从小数加法到小数减法,由数位相同到数位不同,教材在编排上既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特点,又有目的地分散了小数加、减法笔算的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小数减法是教学的难点,因而教材通过小精灵的提问来促进学生思考,突出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但我有个疑惑:究竟是仅以例1为一例进行教学,还是例1与例2两个例题一起教学,因为在我备课的过程中也去了解了其他教师同样上《小数加减法》一课的案例,发现有的是仅教学例1,也有的是两个例题一起教学,最后自己斟酌后选择保守的仅教学例1,想着把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重难点教透了,便于例2的自然而然地顺学。
欣欣然付诸实践,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却让我出乎意料。
二、实践课堂——然“裹足前行”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这里是两本书的价钱,谁来读一读?根据你们读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迁移经验,探究小数加法算法。
师:根据你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该怎么列式?(6.45+4.29和6.45-4.29)
师:先来看6.45+4.29,大家先估算一下,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根据你的经验,想一想,当我们遇到新知识时通常会怎么做?四人小组合作探究6.45+4.29的竖式计算方法。
3.交流汇报,说清算理。
师:老师挑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看一看,你的方法跟哪个一样?这些方法都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我认为①是正确的。和整数加减法一样,一位对着一位加。
师:一位对着一位是什么意思?怎样就一位对着一位了呢?有什么方法能快速将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法中,只要小数点对齐,才能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疑惑:为什么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末位对齐不可以吗?
(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0.01,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0.1)
预设:我认为②是正确的。先把6.45元和4.29元换算成以“分”为单位的整数,根据整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算出和是1074,再把1074分换算成10.74元。
预设:我认为③、④是错误的。对于③,百分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却没有向十分位进1;对于④,结果忘记点上小数点了。
4.讨论比较,优化算法。
师:比较①和②两种方法,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5.练习一。
师:大家讨论一下,在计算12.53+4.67时,得数末尾是“0”,这个“0”该怎么办?6.07+4.89这道算式,整数部分相加后是10,整数部分个位上也是“0”,这个“0”可以省略吗?
小结:小数加法计算结果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了0,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在横式上写答案时就写最简结果,这就是数学上简洁美的体现。
6.自主迁移,探究小数减法的算法。
师:看来小数加法同学们都会算了,那6.45-4.29这道小数减法,你们会计算吗?试一试。
师:听了他们的介绍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计算小数减法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预设:小数点要对齐;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最后的得数别忘了添上小数点;计算结果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了0,一般要去掉。
7.引导比较,深化算理。
师:回顾刚才我们研究小数加减法的过程,谁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师:是的,我们将小数加法转化为整数加法,并借助整数加法计算的经验来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借助小数加法与整数减法的经验来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看来,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的计算方法都是要相同数位对齐,而内在的大道理都是计数单位相同。对于小数加减法,要想相同数位对齐,只要小数点对齐即可。
40分钟的一节课,仅用20分钟就将例1的内容全部完整消化,学生间的交流反馈是如此的精准,几乎不需要教师的提示就能解释为什么,且能在教师的追问下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分析透彻,接下来的时间就开始了漫长的练习环节。是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定的太有问题了,自己没有很好地前测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就想当然地设定了教学目标,对于这节课的例1,学生能根据三年级下学期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识,很好地顺利完成。
三、问题剖析——方深悟“规律”
上述课堂实践无疑暴露了两个问题:一是对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握失当,过低估计了学生;二是没能更好地解读教材,对例1与例2之间的前后联系没有把握到位。对于这单元的例1,学生能根据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很好地完成,而对于例2,学生同样能借助例1所学的新知及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很好地理解并掌握,那么当学生已经都会了,教师没东西可教的时候,接下去怎么教?相信熟悉教材后,会发现两个例题的教学重点应是例2的添“0”,应该刻意留一题让学生思考:出现新问题,与原问题相比,新问题的问题在哪?(小数位数不同)怎么解决?即使最后学生呈现的结果一直都对,也没关系,至少在计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也可以让学生详细地来说一说,如,当一名学生说道添“0”,教师可以问:他写“0”了,对吗?可以吗?为什么题目中没写“0”,你却要写“0”?在多次的追问下,让学生明白,数位对齐,才不容易出错。
四、再次实践——知“顺木之天”
依据上述的思路,我重新设计教学,再次在实践中检验。
1.别有用心的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节日吗?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你们知道世界读书日吗?这是去年读书日的时候在宁波开展的一些活动,咱们学校有没有开展过类似的活动呢?你能给今天来的老师们做一下介绍吗?
2.独具匠心的情境引入。
师:世界读书日马上就到了,老师班里的同学都在挑选图书,现在有这样四种书,想要买两种,你打算怎样买?
预设:我想买《笑猫日记》和《马小跳》。
追问:一共要多少钱呢?算式怎么列?(9.42+10.47)
学生表达不同的买书情况。(将所有的可能都罗列出来)
师:要求两本书一共要多少钱,可以用加法进行计算。观察一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3.洋溢真我的新知探究。
(1)探究小数加法。
①尝试计算。
师:如果我想要买这样两本(《笑猫日记》和《马小跳》),你能算出一共要花多少钱吗?如果是这两本书(《笑猫日记》和《西游记》)又要花多少钱呢?你会算吗?请你用竖式计算。
②理解算理。
师:9.42+10.47的得数是19.89,对吗?再来看他的竖式,他是怎样算的呢?谁看明白了?
预设1:小数点对齐。
预设 2:2+7=9,4+4=8……
预设3: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师:(9.42+11.7) 那这一题呢?谁再来介绍一下。这里的4为什么和7相加而不和2相加呢?
预设1∶4表示4角,7表示7角,2表示2分,角和角相加。
预设2∶4在十分位上,表示4个十分之一……
师:通过计算这两道题目,你认为小数加法应该怎么计算呢?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帮助我们快速地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2)探究小数减法。
师:同学们,通过计算两本书一共要多少钱,我们知道了计算小数加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现在老师带来了50元钱,想买这两本书(《笑猫日记》和《马小跳》),能找回多少钱呢?
(3)探究算理算法。
师:算式对吗?得数正不正确?你是怎么想的?我们看他的竖式,对不对?他是怎么想的和怎么算的呢?
预设:把50看成50.00。
追问:为什么要添上两个0呢?
预设:小数部分没有,所以要添上两个0。
师:谁也是这样想的?原来你们看到整数减小数,整数的小数部分没写出来,所以在整数后面点上小数点,添上0,再相减。那50为什么要写在这里呢?
(4)小结。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世界读书日,通过购买图书解决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4.激荡思维的课堂练习。
(1)笔算。(从以下题目中选择四题笔算,并任选其中一题进行验算)
①12.53+4.47=
②0.63+1.5=
③12+3.56=
④7.33-6.7=
⑤15.3-2.24=
⑥10-5.6=
得出:数学讲究简约之美,竖式中得数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横式得数只要写17就可以了。
(2)改错。
(3)解决问题。
5.清新自然的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次研究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五、课后感悟——觅“教学规律”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出自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说的是要想让树木活得长久,长得茂盛,就必须注意树木的自然属性。教学更需要我们既知学生之性,亦应知知识之性,方能悟其神,终使学生顺利成长,其关键要抓好以下两点。
1.前测学情,顺学生之性。
在第一次教学中,我想当然地以为学生不会顺利地探索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再加以练习巩固理解后才能真正掌握,由此来完成教学例1的一整节课,低估了学情,以致课堂教学内容不够。“要带学生到哪里去,首先要知道学生在哪里。”背离了学生的需求,教学只会浮于学生认知起点之上或低于学生认知起点,使知识失去了生长之根基,学生求知的火花也只能黯然而逝。可见,前测学情是上好课的基础,依据学情施教是教学的根本。所以,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教得踏实、学得有效,知识之花才能最终得到绽放。
2.参悟教材,顺知识之性。
深入参悟教材,明其精髓,是教学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再“跳”出教材,灵活运用,使教材为我所用,此为“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而“入乎其内”是根基所在,“出乎其外”是拓展提升。那么,如何“入乎其内”呢?分析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地位作用是深入参悟教材的关键所在,但这关键的一步却往往流于形式。我们知道,教材编写的依据主要有二:一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二是关注知识的发展体系。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脉络的呈现层层递进。因此,参悟教材要先明晰各知识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在各年段、各册、各单元中是如何生根发芽的。上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了小数加减法在小学阶段的前后联系,再对例1与例2展开研究,从知识内在联系上钻研教材,方可“出乎其外”。
打磨课堂,在看似熟悉而又与众不同的细节上,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使课堂教学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