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合共建共享,搅动生态冷链“一池春水”

2019-04-22崔忠付

运输经理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食品

文/崔忠付

6月26-28日,在青岛召开的2019(第十一届)全球冷链峰会暨“一带一路”贸易与冷链合作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的一番讲话或将给予行业一些启示。

我国冷链产业水平快速提升

今年上半年,在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在冷链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冷链产业水平取得了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

冷链产业环境不断优化

中国政府相继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文件,要求加强冷链物流建设,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冷链物流作为保障食品和民生安全的重要手段,已深度融入各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当中,成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

冷链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中国中产阶级迅速成长,对食品品质有了更高要求,90 后、00 后已经成为懒人经济的主要群体,2018年中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到1.89 亿吨,比2017年增长4127 万吨,同比增长21.4%。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达到2886 亿元,比2017年增长336 亿元,同比增长13.2%。到2018年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进口食品总额将近700 亿美元,其中进口食品冷链物流费用超过30 亿美元。

冷链产业基础逐步夯实

2018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5238 万吨(折合1.3 亿立方米,与美国基本持平),新增库容488 万吨,同比增长10.3%。全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为18 万台,较上年增长4 万台,年增长率约为28.6%,连续5年增速维持在20%以上。这些数字都表明,中国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在趋于完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

冷链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与冷链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产业在业务模式、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专业人才等多个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水大鱼大,中国冷链市场需求强劲,催生出像顺丰冷运、CJ 荣庆物流、京东物流、光明领鲜、苏宁物流等一批具备全国性服务能力的冷链物流企业,他们依托雄厚的技术实力,强大的信息化系统,通过布局全国性冷链网络,延伸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等,赢得越来越多客户的信任和青睐。

与全球产业融合步伐加快

中国冷链产业在提质增速、走向成熟的同时,与全球冷链产业的互动融合也在不断加快,并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物流企业层面上的融合:过去几年,诸如美国美冷、普菲斯,日本的雅玛多、日冷、扇扩、中央冷藏、鸿池,韩国希杰物流,冰岛怡之航等大牌企业纷纷到中国布局冷链业务。2018年,万纬物流并购太古冷藏,顺丰联合夏晖物流成立新合资公司,泰国正大投资九曳供应链等,中外冷链物流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更加频繁和深入。

技术企业层面上的融合:新飞并购了法国第一、欧洲第二的冷藏车品牌——兰博瑞特,大连冰山集团与松下电器成立松下冷机和冷链公司,德和资与荷兰VA 公司、瓦赫宁根大学合作的气调库项目已在国内投入使用,G7与丸红株式会社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吉红。包括本次峰会的联合承办单位——中意埃欧克冷链,也是中国和意大利合资企业。总之,中国冷链物流和技术企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眼光也越来越超前。

标准层面上的融合:2018年7月,中国以积极成员身份加入ISO/PC 315项目委员会(此项目委员会建立的目的是打造《间接温控冷藏配送服务》等国际标准,规范全球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其他还包括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14 个成员。

行业面临五大挑战

尽管我国冷链产业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与冷链发达国家相比,在业务模式、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专业人才等多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面临以下这些问题:

产地冷链水平依旧薄弱

中国有很多优质生鲜农产品,但由于缺乏产地分级、预冷、包装以及商品处理加工中心等,导致国内农产品流通半径小、货架周期短、附加值低,每年因冷链物流问题造成的产品损耗仍然高达千亿元。

冷链规划建设不合理

中国很多冷库不重视前期规划和设计,导致与市场脱轨,在建设过程中不重视细节和品质,在设备设施的选择应用方面也比较看重价格,忽略产品性能,导致后期运营成本高。

冷链运营和管理粗放

中国冷链物流企业在冷库运营、车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还比较粗放,缺乏精细化管理,常常会造成企业运营效率的低下和成本的浪费,没有做到向管理要效益。

创新力不够,缺乏长远战略

越来越多的冷链物流企业开始尝试在生鲜物流领域布局

目前大部分冷链物流企业的业务模式比较单一,传统仓干配市场已趋于红海,企业之间竞争愈发激烈,甲方和乙方企业往往短视行为严重,缺乏长远战略。反观国外冷链企业,通过长期合同和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服务,不断协同服务和下沉市场。

技术落后,人才梯队储备不足

中国冷链物流现阶段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冷链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和使用率不高,随着近年来人力成本的节节攀升,冷链专业人才匮乏、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的弊端已经显现。

共建共享生态冷链发展

食品供应全球化、全球食品贸易一体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中国为例,1997年进口食品金额为40.6 亿美元,2017年变为616.5 亿美元,20年时间增长了15.2 倍。2017年肉制品、乳品和海产品进口食品金额在各类进口食品在排在前三位,分别达到95 亿,93亿和85.4 亿美元。除此之外,像智利的车厘子、新西兰奇异果、墨西哥牛油果等水果产品增速也非常明显。包括最近中国刚刚放开对英国牛肉的进口。

相信随着更多贸易协定的签署、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放开,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度实施,中国与全球伙伴之间在食品贸易和冷链物流方面的合作,将存在无限机遇,同时也会面临全新的挑战。

为此,我提出“共建共享生态冷链发展”的合作倡议和发展建议:

共享冷链物流市场

全球冷链物流市场这块“蛋糕”足够大,因为它承载了全世界60 亿人口的食品安全保障,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预计2020年将突破4000 亿元。我们欢迎更多国外优秀冷链相关企业进入中国,增强市场活力,也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共享冷链物流技术

刚才我谈到,中外冷链企业在技术层面已经开始一些结合,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想全面提升冷链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必须在智能物流方面加强共享合作,拿出更多优秀技术解决方案。

共享冷链物流标准

行业提升,标准先行。多年前当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带给冷链行业最大的财富就是标准,以及标准化意识。如今中国冷链物流在很多环节标准已不断完善,但在产地冷链标准方面仍有欠缺,需要加强产地标准的共享、同步和衔接。

共建食品安全未来

最近,中物联冷链委与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第二次联手推进食品安全创新工作。早在十年前,中物联就曾与美国农业部展开合作,推动冷链标准化,我们愿意同各方一起努力,共建食品安全的未来。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