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应用效果
2019-04-20李贵芹
李贵芹
(聊城莘县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400)
本研究对此展开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科收治的48例患者均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且意识清醒存在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38~72(56.83+7.21)岁,其中包括重度患者9例,中度患者7例以及轻度患者8例;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41~75(58.24+7.36)岁,其中包括重度患者10例,中度患者6例以及轻度患者8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包括:(1)心理指导:患者可能会由于病情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抑郁以及悲观的心理[2]。给予心理指导,采用适合患者的沟通方式,及时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以此来更好的避免患者悲观、焦虑等情绪影响到疾病的治疗。(2)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医嘱来用药,例如在采取静脉注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对卧位进行调整,并指导患者如何更舒服的进行肢体摆放。(3)吞咽功能训练:①发音训练:首先利用单子来开展训练,并循序渐进的逐渐采用词、句进行锻炼。②舌肌、咀嚼肌运动训练:在对舌肌进行自我按摩后,可采用伸舌运动,将舌头按照一定的频率尽量的外伸。③頬肌、咽部内收肌运动训练:鼓励患者进行鼓腮、磕牙以及深呼吸等一系列联系,并在此联系后进行吸吮动作,频率可以控制在每天3次、每次5分钟。④吞咽动作训练:护理人员可以用蘸水的棉签来对患者的软腭、舌根以及咽喉部分进行轻柔的刺激,并引导患者进行空吞。(4)喂食的护理:①轻、中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通过体位以及摄食来进行训练,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引导患者采用正确的姿势和体位进食。②对于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采用鼻饲进食配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方法,以此来更好的保障患者康复训练的质量。在进行鼻饲的过程中,初期应控制好量和速度,同时采用无刺激的高蛋白或者高维生素食物,食物的温度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③患者在进行进食的过程中,需要对食团的大小进行控制,以磨烂的食物为主,并在进行之后进行多次吞咽,保证食物全部通过咽喉。对照组均采取常规护理。
1.3 评价标准
使用洼田实验方法评价吞咽障碍程度,见表1。使用吞咽能力评价标准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吞咽能力进行评定,分值越低吞咽功能越差。使用吞咽能力疗效判断标准,可判断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洼田试验评定方法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
2 结 果(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3 讨 论
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的发病通常是由于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根据患者情况可以将其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还会出现不良应激反应,因此通过对患者进行重点的系统护理干预[3]。
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系统护理干预后疗效及对照组相应数据比较数据明显增加P<0.05。提示针对患者病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工作,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主动训练,循序渐进,同时要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吞咽训练,进食训练;使患者对疾病掌握情况更加全面,对疾病注意事项了解更加透彻,最大限度地普及了脑卒中疾病的相关预防知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量运动,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健康风险;同时患者应重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坚持用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控制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加强家庭与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更好的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