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如何进行才会更有效

2019-04-19李泽芳

文学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课外阅读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如何进行才会更有效呢?1.确立“有质量”的课外阅读教学材料;2.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3.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维探究;4.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5.让课外阅读教学多姿多彩。

关键词:课外阅读 整本书 经典名著 语文核心素养

我们以往的阅读教学,针对的是作为“显性课程”的单篇课文的教学,而对于作为“隐性课程”的课外阅读教学[1]却不重视,结果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了“阅读认知”上的误区[2]、“读购表现”上的不良[3]、“读书取向”上的偏离[4],也导致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严重不足——包括小学生[5]、中学生[6]和大学生[7]。而随着教改的深入和2017年新版课程标准规定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到来,这一深刻影响着“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8]的问题是到了该彻底解决的时候了。

那么,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如何进行才会更有效呢?

一.确立“有质量”的课外阅读教学材料

读物包罗万象,种类繁多,既有通俗的[9]也有高雅的[10],既有只是一时风行的[11]甚或可能具有“潜在负价值”的[12],又有“一代接着一代的读者”不断阅读的[13]。故而,课外阅读不能摸到什么读什么,而应该挑选,选择那些“营养价值高”、能“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提升”的[14]的读物,从教育教学角度讲,就更应该是这样[15]。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选用的材料如下:1.文摘类读物有《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2.名优报刊类读物有《散文选刊》《文学自由谈》《阅读与写作》《语文报》等;3.名家名作类读物有梁衡的《旷世风华》、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等;4.经典名著类有《红楼梦》《聊斋志异》《西厢记》《李白诗选》等。从这些推荐读物中,可看出笔者既重视“历经考验”的“经典名著”[16],也兼顾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17]。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

据笔者了解,很多学生课余时间读课外书只是“偶尔读”,兴起时就看一看,过后又把书抛诸九霄云外,可谓是“三天打鱼,四天撒网”。也有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正确的认知,或“被电视、网络等电子文本接触占用了”[18],或痴迷于“平面快餐化”的“诸如武侠、言情和侦探之类的小说”[19]。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让他在上面提供的那些读物中挑选,每周定时定量定目标按计划进行阅读。为便于检查、督促,还让每位学生填写一份包含姓名、阅读书(篇)目、阅读方式、每天阅读量、阅读起迄时间等内容的课外阅读计划表格上交。

三.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维探究

阅读本来就是极具有个人主观性的,对于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阅读同一本书,由于经历、心境、见识等方面的差异,其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而笔者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学生的阅读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不仅“阅读缺乏深度”——“停留在较感性的故事情节上面”[20],而且思维单向,见解片面化。因此,笔者在课外阅读教学中,不仅一般性地指导学生领略读物的“感性美与理性美”[21],而且着力于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通过“多维的、综合的探究性阅读”[22]来培养他们全方位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作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自古就有。而在国外,“读写结合”也早已成为名著鉴赏基本的教学理念。

今天,我们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如笔者在教授《围城》时,便这样命题:“钱钟书有名作《围城》。在书中,他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现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它可能让你颓废懈怠、僵化偏执,而‘突围则是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你的周围有人在‘围城中进进出出,或许你也有身陷‘围城的困扰,你认为‘围城是什么?你对‘突围又有什么感悟和体会?请以‘突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结果,出现了许多学生佳作。

正如魏书生所说:“读写结合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23]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语用意识,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语用效值,让言语技能得到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五.让课外阅读教学多姿多彩

为使课外阅读教学更富于成效,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方式有以下这些:1.教师“开设阅读专题讲座(报告)”,起阅读示范、阅读引领作用[24],2.联系、动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后援作用的家长”[25],让他们做孩子读书的引路者、合作者和交流者[26]。3.“搭建多样的‘阅读分享场”[27],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成果。4.设立“读书交换日”,如确定每周中的周四为“读书交换日”,让学生在这一天相互交换自己的读书心得,共享读书乐趣。5.让学生记笔记以“增进阅读效益”[28]、写读后感或书评以升华思维等等。上述活动的开展,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又能让他们的心灵得以交汇。

总之,在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路上,课外阅读教学必不可少,而这对于早已习惯于内堂上单篇课文教學模式的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极不易的——因为老的“那一套”不能照搬[29],新的一套还须“上下求索”,然而,只要“学校普遍不重视课外阅读教育”的局面得以扭转[30],只要我们能意识到“印刷品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其他媒介无法代替的讲述故事和进行分析的方式”[31],只要我们“尽快地更新阅读理念”[32]并且在“阅读积累”“已经准备好了”[33]的前提下“尽心引领”,我们“就一定会越来越接近于理想的目标”[34]。

参考文献

[1]郑惠生.影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五个因素[J].教学与管理,2007(34):37.

[2]郑惠生.小学生课外阅读认知、行为与相关条件的调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81-91.

[3]郑惠生.关于当前中学生视听与读购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92-103.

[4]郑惠生.中学生最欣赏与最反感的作家作品有哪些?——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2):57.

[5]郑惠生.城乡小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二(上)[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11):102-106.

[6]郑惠生.中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82-90.

[7]郑惠生.大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9):60-66.

[8]陈宝红.在课外阅读中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9(02).

[9]郑惠生.通俗小说的认识判断与价值判断[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12-18.

[10]郑惠生.论雅文学的困境与出路[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10-20.

[11]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特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02):21.

[12]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潜在负价值[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06):35-41.

[13]郑惠生.论文学经典的生成、意义和特性[J].社会科学评论,2009(01):13.

[14]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个体抉择[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03):27.

[15]姚佩琅.以提升素养为导向的名著阅读教学实验[J].文学教育(上),2018(11):71.

[16]郑惠生.文艺学批评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7:381.

[17]黄袭晓.以同读一本书的方式引导学生深阅读[J].文学教育(上),2019(02).

[18]郑惠生.“视听时代”中学生最喜欢阅读的纸质读物探讨——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8):115.

[19]郑惠生.论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03):39-41.

[20]郑惠生.经典名著留给大学生的印象探讨——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六[J].美与时代(下),2005(09):82.

[21]郑惠生.应该重视大学生文学审美趣味的培育——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探讨[J].美与时代(下),2005(04):8.

[22]姚佩琅.校办读书节的阅读理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7):23.

[23]王玉琛.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46.

[24]姚佩琅.德育视野中的校办读书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4):29.

[25]郑惠生.论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五因——从城乡小学生的心里话谈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97.

[26]姚佩琅.例谈校办读书节的模式[J].文学教育(上),2016(01):115.

[27]薛静云.在阅读分享场中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文学教育(上),2019(02).

[28]郑惠生.关于当前大学生视听与读写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5):134.

[29]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的条件创设[J].文学教育(上),2018(12):118.

[30]郑惠生.城乡小学生最喜欢哪些杂志和报纸——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2):87.

[31]郑惠生.关于“当前小学生课余时间最喜欢做什么”的调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30.

[32]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四步工作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1).

[33]陈宝红.在高中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J].文学教育(上),2018(06):101.

[34]鄭惠生.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经典名著接触途径中有多重要——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五[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01):88.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在课外阅读中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项目编号:2018YQJK345,项目负责人:陈宝红)

(作者介绍:李泽芳,广东潮州市枫溪区瓷都中学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课外阅读
《论语》整本书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