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视角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时效性研究
2019-04-19袭凤臣
摘 要:新一轮高考改革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教師要充分发挥情感教学在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应做到遵循学生的情感发生、发展规律,培育政治认同、学科认知;创设民主、轻松的对话环境,释放、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将课堂情境与情感互动融为一体,丰富教学层次;深度挖掘教材内外的情感因子,提升教师情感人文素养。
关键词: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袭凤臣,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山东 曲阜 273165)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6-0105-02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如今普遍存在重视知识传授、经验积累而轻情感交流、情绪表达,重视认知目标、认知考核而忽视情感目标、综合评估的现象。这种相对模式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情感诉求,背离了新课改所提倡的全面发展教学理念,直接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落实情感教学,既是提升教学亲和力和时效性的有效手段,又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遵循学生情感发生、发展规律,培育政治认同、学科认知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1]从教育教学任务来看,与其他学科侧重于培育科学精神的教学任务相比,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还担负着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任务。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更要解决好“信”与“不信”以及“信”与“行”之间的问题,而后者则更体现出高中政治的学科属性。
当然,培育政治认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长时间的自我感知、追问、积淀、构建,在此过程中,情感教学的开展必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高中政治必修三“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是一方水土几千年沧海桑田沉淀下来的智慧”的重要论述,结合自身人生经历,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展现充满自豪情感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感中切实感悟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文化领域的巨大变迁,感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创造出的色彩斑斓的文化成果,感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引发情感共鸣,促使学生逐步实现由“知”到“信”,再由“信”到“行”的实质性转化。通过借助情感的教育功能,传递思想真能量、正能量,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深化政治认同和学科认知,增强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民主、轻松的对话环境,释放、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
师生间能否平等展开对话,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教师的教学成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启示我们,要从需求视角出发解释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重视并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各种需求。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准确进行角色定位,努力创设民主、轻松的对话氛围,构建平等、和谐、包容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充分流露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当然,学生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并处于不断变化调整的过程中,这些需求中既有渴望学习进步、提升思想境界的需要,也有希望得到关注、受到教师和同学肯定的需要。这些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对话中和互尊互信的沟通中,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充分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各种需求,捕捉到困扰学生进步的各种因素,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自身的社会经验,根据社会、未来对新时代人才发展的要求,合理引导和提升学生的情感诉求,让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信赖、对未来自我发展充满期待。
三、将课堂情境与情感互动融为一体,丰富教学层次
情境教学目前已经成为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否真情地融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开展和预设教学效果的获取。“一名优秀的教师往往会通过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逐渐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并慢慢融入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当中,对课堂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2]上课伊始,教师要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导入环节,帮助学生在情感上热身,以便其充分调动情绪,参与到后续环节的教学情境之中。例如,在讲授高中政治必修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现“双十一”全民购物狂欢的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双十一”购物体验,自主选择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在该活动中,学生不仅成为情境创设的主角,而且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切身体验不同角色下的行为反映,激起学生在消费情感上的共鸣和反思。该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不要随意打断,以确保不同角色间的“争执”能够引起学生内心情感的互动。
该活动能够引导学生真正融入教学情境,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具体要求通过这种活动内化于学生的认识、情感之中,最终将课堂情境与情感互动自然地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深度挖掘教材内外的情感因子,提升教师情感人文素养
“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基础,情感教学法的实施也应当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3]最新修订的“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将情感教学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政治性、抽象性较强,稍显枯燥,不利于教学开展和学生领悟,这点可以从高考改革省份的政治选考人数较少得以印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治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提升教学成效的情感因子,并结合自身教学风格、人生阅历,对教材内容进行情感处理,将教材中一些枯燥、难懂的内容融入情感的形式和内涵,使学生能够对加工后的教材内容引发联想,进而产生积极的课堂情绪。例如,在讲授高中政治必修二“公民的权利义务相统一”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围绕“如何在市区养犬”这一被大家所熟悉和关注的热门话题进行讲解,结合自己喜欢的作品如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忠犬八公”,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对“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这一认识产生情感认同。教师也可以对自己亲身经历的“狗咬人”等恶性事件的描述,刺激学生敏感的神经,深化养犬者应尽的义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直观比较,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情感烘托下,学生在头脑中会自主形成对“如何规范养犬”的理性判断。通过深度挖掘教材和背景材料中的感情因子,既达到从情感角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效果,又实现了培育学生理性精神、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层目的。当然,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一定要讲究艺术性,要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将信息真情实感地传递给学生,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甚至一个慢动作,每一份情感的表达都可能对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学生会逐渐变得冷漠、麻木甚至抵触。因此,对每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而言,积极主动培育自身内在的情感品质以及外化的情感能力,是提升教师情感人文素养的应有之意。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推进,从试题选取的背景材料和考查方向来看,更加凸显对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更加凸显了对学科核心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视,更加强化了对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的贯彻。面对题型的新变化,考生在答案组织、生成上,仅仅依靠课本上的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政治老师引导学生带着真情实感走入国家政治生活、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这些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着直接联系。与以往相比,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更需要情感教育,并从实践层面将其融入高考备考的方方面面,逐步探索出一条能适应高考改革更有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路径,这也必将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改革提供新的路径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刘卓.情感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3.
[3] 粟维军.浅谈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情感教学[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3).
责任编辑 罗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