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中小学数学中的情境创设与问题教学

2019-04-19卢国欢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数学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开放性的思维和灵活多变的应对能力,所以创设数学情境培养的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关键。中小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阶段,以问题为纽带开展“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开放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保证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文章针对中小学数学情境与问题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为相关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情境;问题

作者简介:卢国欢,湖北省安陆市陈店乡初级中学教师。(湖北 孝感 432600)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6-0069-02

数学是培养高新科技人才的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所以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开展有效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创设数学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数学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数学学科的“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所谓“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熟悉的数学情境人手,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以帮助他们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数学能力与技巧,尤其是应用数学技能或技巧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中小学数学开展“问题-情境”教学,其最终目的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一、中小学开展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的策略

1. 引入生活情境。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的需求推动着学科教学的发展,在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数学情境时,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的社会意义和知识价值,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情景进行挖掘,收集、整理数学材料,结合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最终解决数学问题。[2]例如,在学习“简易方程的应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出发点,创设情境:“爸爸给了小明20元钱,叫他去买学习用品,超市的笔记本价格是3元/本,圆珠笔是2元/支……”在提问时,先以常规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买4个笔记本和2支钢笔还剩多少钱?”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将20元钱刚好用掉?”并让学生自行对问题进行转化:“20元钱刚好花掉的话,可以买多少钢笔和笔记本?”这一问题具备探索性和开放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方程知识解决问题,得出答案。

2. 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融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数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更加有热情、有活力地进行探究,不至于因情景太过虚拟而感到枯燥。例如,在“计算球体体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气球,让学生在吹气球的过程中感受球的体积变化,或是利用“水宝宝”,让学生观察“水宝宝”的泡发过程,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感受球体体积的变化过程。[3]

3. 开展合作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实现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教学手段,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后,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针对某一数学现象进行提问,并合作讨论解决。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将其放置到班级中,组织各个学习小组共同解决,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讲解。这样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合作能力。另外,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关注学生提出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了解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清楚学生是如何展开合作探究的,最后及时予以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关键问题。

二、中小学开展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的注意事项

新課程标准与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情境-问题”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创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将数学课堂交给学生。但要注意的是,将数学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放手不管,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数学情境,促使其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数学情境中,进行开放式的“问题”学习。

另外,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提出数学问题为中心构建相应的数学情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为出发点,强化学生在数学情境中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同时,数学情境以及数学问题的引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当前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辅助教学,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师在数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明确:数学情境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等。其次,数学情境也必须符合学生本身的年龄特征和数学思维发展的实际。例如,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思维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或可利用实物加深学生的印象;而到了中学阶段,学生思维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除了较为客观的情境以外,还可以创设想象情境、语言情境等等。在创设最接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数学情境的同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因此,创设数学情境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数学情境,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要注重数学知识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即在创设数学情境学习新知识时,要尽可能和学生原有的知识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帮助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其更加深入的探究学习。

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体系中,数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数学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因此,中小学必须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兴趣爱好入手创设情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小刚,汪秉彝.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数学教育学报,2013,(1).

[2] 杨利平.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开放的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

[3] 杨孝斌,吕传汉,汪秉彝.三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13,(4).

责任编辑 陈 晨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