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2019-04-1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7期
关键词:运动性康复研究组

阔 鸽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 458030

运动性失语症是大脑S区损坏所致的一组综合征,常见于脑卒中群体,虽然患者的发音器官无器质性改变,但却失去了正常的语言功能,这给其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目前,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已成为临床护理学者研究的重点。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对44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实施了语言康复护理干预,临床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88例。纳入标准:符合《失语症》[2]中对运动性失语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且病情已处于稳定期;意识清楚,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病程在6个月以下。排除标准:发音器官损伤所致的构音障碍;吞咽障碍;有精神疾病史。根据随机数表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58~78岁(65.5±3.3)岁;脑卒中类型:脑出血22例,脑梗死22例;失语程度:不完全失语34例(轻度4例,中度22例,重度8例)与完全失语10例。研究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58~78岁(65.8±3.5)岁;脑卒中类型:脑出血23例,脑梗死21例;失语程度:不完全失语35例(轻度5例,中度22例,重度8例)与完全失语9例。在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与失语程度构成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采用随机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无固定的程序、内容与模式,例如: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可对其进行语言康复知识教育,晨间指导患者用喉部发“啊”音,利用腹式呼吸与上肢锻炼来提高患者的肺活量等。研究组则给予语言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由于脑卒中运动性失语发病较急,多数患者无法面对失语症状,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拒绝治疗。针对此,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温和的语言向其说明此疾病的发生原因、语言康复护理的目的与作用,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相关操作。(2)口部功能护理:指导患者听口令做口型动作,例如:龇牙、缩舌、伸舌、鼓腮等,2次/d,持续治疗3d。(3)发音护理:根据音位前后与音节难易程度安排训练结构,首先训练者进行示范,再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型,以便纠正错误发音。(4)视图护理:护理人员手持绘有人物、食品、植物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图片,指导患者看图读出内容,2次/d,30min/次。(5)强化护理:通过机体生物反馈调节机制,以刺激—反应—刺激模式对患者进行强化训练。护理人员通过提问方式,启发患者回答短句或词语,必要时可用录音方式模仿练习。(6)动作护理:通过动作护理激发患者脑中的记忆,例如:将食物摆放于患者面前,反复强调“拿筷子”“吃饭”,在对患者进行被动肢体运动时,强调“上抬手臂”等。

1.3 观察指标 (1)通过失语商指数(AQ)与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DDAE)评价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语言恢复效果。AQ提高>90%,DDAE提高>2级为显效;AQ提高60%~90%,DDAE提高>2级为有效;AQ提高30%~59%,DDAE提高>1级为改善;以上指标均未达到为无效。显效、有效与改善计为总有效。(2)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表包括护理技术、护理效果、护理效率、人性化服务4个方面,满分为100分,85~100分为满意,70~84分为基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与基本满意计为总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n,%)代表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述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语言恢复效果对比 研究组语言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语言恢复效果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6.510,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36%(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472,P<0.05。

3 讨论

运动性失语属于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病,由于脑卒中后脑部发生了器质性损伤,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获得性语言功能丧失或减退。然而,部分研究发现,虽然脑卒中后的脑部神经元无法恢复,但其四周神经组织却能够通过轴突侧支再生,这使已失去神经支配的组织可以重新获取到支配权[3-4]。所以,尽早对运动性失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充分调动内部潜能,促使神经功能再生或重组,对增强其语言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5]。

语言功能属于一个复杂的机体认知过程,其内容包含了多项生理与心理因素。有研究指出,在做好心理辅助的基础上,提高患者对语言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优化语言康复护理模式与程序对脑卒中后运动失语患者康复具有显著的作用[6]。语言康复护理是针对语言功能障碍所开展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全面、系统的护理内容提高失语患者的语言能力。由于运动性失语是受语言中枢障碍影响所出现的突发性失语,发病较急,多数患者往往无法适应失语状态,加之缺少对疾病的了解,极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表现[7]。语言康复护理中采用灵活的方式稳定了患者的情绪,且亲切的护患沟通也进一步拉近了护患双方的距离,使患者建立起对医疗行为的信任感,提高配合程度。同时,语言康复护理中采用个体化训练方法,可以有效调动起患者对语言训练的兴趣与积极性,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训练,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继而提高了整体护理效果。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语言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语言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运动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脑部神经通路经反复刺激加快了血液循环,继而发挥出大脑皮层潜力,促使损伤大脑语言区功能恢复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心理防御机制是影响康复的关键因素,且良好的心理活动也对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学者发现,脑卒中患者极易存在烦躁、自卑、淡漠、失望等情绪,甚至拒绝交流[8]。护理人员在开展语言康复护理前应与患者做好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以便保证干预质量。此外,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康复护理通过耐心的指导、训练与沟通,进一步完善了护理服务质量,增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总之,语言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应用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运动性康复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姜黄素对大鼠运动性肾脏裂孔隔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针刺“五泉穴”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38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