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9-04-1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性化精神分裂症康复

李 斌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三病区,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是家族遗传或者强烈的精神刺激,临床表现为感知、思维和意识行为出现异常以及人格缺陷等。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两种方式就是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1]。康复期的患者由于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即将回归社会,但因疾病感到自卑,进而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如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不但社会功能不会恢复,还会造成疾病复发,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患者具有重要意义[2]。基于此,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中男25名,女15名,年龄31~61岁,平均年龄(32.3±3.5)岁;实验组中男24名,女16名,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32.3±3.5)岁。入选标准:患者符合临床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1)严重器官疾病、心血管疾病等;(2)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合理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例如生活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环境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健康教育。通过疾病知识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来为患者以及家属等讲解,使其了解在疾病发生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并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2)用药指导。指导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禁忌,让患者能遵医嘱按时服药,不擅自增删药物。(3)人性化心理调适。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理特征对患者进行人性化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情感支持;对于一些抑郁、焦虑患者,护理人员要以开朗、积极的态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职业康复训练。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基础下,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职业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参与到日常生活的小事中,例如一些娱乐活动等,以此培养患者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5)人性化家庭支持。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多看望患者,医护人员要提醒家属和患者沟通的问题、说话技巧等,让家属能够给予患者精神鼓励,促使患者及早康复,必要时延长家属的探视时间,在特殊节假日可让患者与家人团聚。

1.3 疗效评定标准 (1)使用Zun编制的焦虑(SDS)、抑郁(SAS)自评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进行评价,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心理状态越严重;(2)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患者的病情,该表中总分越高,病情越重;(3)使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来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在0~30分,则说明患者的技能低下,需要密切监护;评分在31~70分间,说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能力缺陷;71~100分反映患者存在轻微的困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对比分 )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社会功能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的BPRS、PS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BPRS、PSP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社会功能对比分 )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反复发作的特点。精神分裂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精神病分裂症患者在患病后,会丧失一定的社会能力,因此如何在疾病治愈后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使其早日康复,走向社会也成为了当前医学界的一个重大课题。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就是通过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随着医学的进步,护理模式也在不断改变,不再只关注患者本身,而是要演变成生物—社会—心理的护理模式。个性化护理是一种从社会和心理方面对患者进行全身心的护理,把帮助患者重建社会能力作为护理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全方面满足患者的社会、心理和身体的需求,有利于患者在疾病康复后回归生活[4]。

本文中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显示,在SDS、SAS、BPRS、PSP评分方面,实验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经过人性化护理之后,负面情绪显著减少,社会功能和临床疗效也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猜你喜欢

人性化精神分裂症康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