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观察

2019-04-18周新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7期
关键词:螺旋原发性肝癌

周新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典型病例在临床中可直接被定性,但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诊断扫描技术的先进程度对临床确诊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相关研究[1]表明,运用多排螺旋CT检查可诊断出部分无典型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表现患者,对于临床确诊具有重要影响。本次探究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2月期间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符合手术指征,且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将其分为原发性肝癌组(A组)、肝脏转移瘤组(B组)、肝脏血管瘤组(C组),病情的诊断由DSA完成,分别有22例、31例、30例,患者性别比为男∶女=53∶30,最大的为83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61.53±11.42)岁。3组患者性别比、年龄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整个肝脏CT增强扫描,采用GE64排VCT,患者取仰卧位,将螺旋方式设置为常规全肝扫描模式,扫描前30min令患者口服500~1 000ml温开水,选择优维显作为非离子型造影剂,使用剂量为1.5ml/kg。将扫描电压设置为120kV,扫描电流设置为380~400mA,pitch=1;将扫描层厚及层距均设置为5mm,床移速度设置为10mm/s,矩阵为512×512,每周扫描时间为1s,保证显示视野在33~36cm之间,采用180°线形内插轴位重建技术。将整个检查过程向患者进行详细讲解后指导其屏气,并建立静脉通路,将注射参数设置到需要数值同时调整为注射状态,设定自动高压注射器为单相,注射流量控制在2.8~3.0ml/s之间;扫描范围为整个肝脏,先平扫然后进行三期扫描,语音提示不另外设置,使用默认自动提醒。将速率与总量分别设置为2.8~3.0ml/s,80~100ml,肝动脉期相关数据在经肘静脉注射后28~32s扫描可获得,门静脉期于注射后60~70s扫描,平衡期数据则于注射3min后扫描延迟期获得。

1.3 观察指标 将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计算CT诊断准确率;分析螺旋CT三期扫描的诊断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本次CT诊断83例中80例与病理诊断相符,其余3例为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6.39%,与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肝脏肿瘤CT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2.2 多排螺旋CT扫描表现 患者行多排螺旋CT三期扫描结果见表2。扫描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大部分动脉期可见肿瘤血管影,呈迂曲增粗状,部分出现明显强化,多为小肝癌。

表2 患者行螺旋CT三期扫描表现对比

3 讨论

机体局部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出现增生从而形成占位性组织,即肿瘤,临床中根据细胞性及危害程度不同可将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肿瘤常发于肝脏部位,且以良性肿瘤较为多见,常见的有血管瘤、原发性癌及转移瘤,其中原发性癌及转移瘤极易发生病变,而不同疾病类型的治疗与患者预后生存情况不同,因此临床中应及时予以鉴别诊断,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传统肿瘤CT诊疗水平较低,无法对疾病进行有效鉴别,因此多行术后病理诊断,但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手术耐受不一,因而无法广泛应用[2]。

在肝良性肿瘤中,血管瘤较为常见,以新鲜血液将肝内大小不等的血管腔充满且间质中存在中等量的结缔组织为病理基础,以海绵状肝血窦为主要成分,由异常扩张纤维组织不完全间隔形成,其瘤壁由胶质纤维细胞组成,瘤内有丰富的血管腔隙,较大瘤体在内科检查下可见纤维疤痕组织或血栓,为病灶中心部位不强化的病理基础,因此其以“早进晚出”为典型强化特征;但该类型极少发生恶变,在CT强化扫描下该类型动脉期病变边缘可出现点、片或云絮状强化,并逐渐向病灶中心弥散,最后将整个肿块占据以低密度灶为主,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且具有清晰边界;肝脏动脉血管结构较为粗大,肿瘤的血液主要来源于肝脏动脉血管,因此在CT强化扫描下,肝脏密度将增大,而肝实质则表现出相对较小的密度,实行延迟扫描时,出现与肝脏保持一致的等密度,密度—时间曲线呈速升状态但下降缓慢[3]。在本次多排螺旋CT检查下,患者血管瘤呈此表现的有29例。

肝转移瘤病灶血液供应较为缺乏,因而在CT扫描下几乎未发生强化,较肝实质密度低,且当患者存在牛眼征时,其病灶中心密度可呈现更低,这往往是由于病灶中心发生坏死或囊变;少数肝转移瘤有丰富血供,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肝血管瘤鉴别的难度,但仍可根据原发灶进行鉴别[4],本次研究CT诊断出的肝转移瘤均为少血供,且均存在牛眼征。

原发性肝癌丰富的血液供应可为肝动脉提供血流,从而造成肿瘤占据初的肝叶及肝段增大,丰富了整个肿瘤区的血管,CT值在动脉期快速达到峰值且超过肝实质;肝癌病灶峰值具有很短的停留时间,然后以与强化明显的主动脉几乎一致的下降速度快速下降,再随肝实质的CT值上升,此时两者具有相近的密度;当病灶CT值下降时肝实质CT值继续上升,此时病灶出现低密度改变。除此之外,在动静脉分流征象中显示,动脉期肝癌供血动脉旁或癌周缘出现血管影,且形状较为粗大[5]。在本次研究中,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密度—时间曲线表现为速升速降,存在肝癌动静脉分流征象的患者有11例。

综上所述,将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运用于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可实现对肝肿瘤血供特征进行充分反映,对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值得推广应用,但部分不典型患者仍需联合MR及其他检查进行确诊;在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性与血管瘤进行鉴别诊断时,鉴别要点为平衡期及门脉期,大多数肝癌病灶密度在门脉期发生改变,到了延迟期时将改变得更为明显。

猜你喜欢

螺旋原发性肝癌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旋风“螺旋丸”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