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2019-04-18邓行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7期
关键词:羊肠线高血压病西药

吴 灿 邓行行

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 1 国医堂 2 针灸科 571400

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常常可导致多个靶器官受损,其中肾脏损害临床常见,约30%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由高血压病引起[1]。高血压肾病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体征,当疾病进展至ESRD时往往难以逆转,患者生存力及生存率大幅度下降,如何在早期诊断干预本病、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试验运用穴位埋线结合氯沙坦治疗60例早期高血压肾病患者,疗效较为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于我院门诊及住院就诊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早期肾病的志愿受试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及单纯西药组,各60例。穴位埋线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8.32±5.60)岁,平均病程(12.35±4.23)年;单纯西药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7.92±5.48)岁,平均病程(12.60±4.1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1-2](1)由原发性高血压引起;(2)出现蛋白尿前高血压病程一般≥5年,且血压控制不良;(3)24h尿白蛋白定量≥30mg或尿白蛋白/肌配比值≥30mg/g(3mg/mmol),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异常;(4)可同时伴有视网膜动脉硬化。

1.3 排除标准 (1)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或有ARB类使用禁忌证者;(2)原发性肾脏疾病、其他任何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肾脏损害、GFR≤60ml/(min·1.73m2);(3)对穴位埋线不能耐受或对所使用羊肠线过敏者;(4)合并有其他严重器质病变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控制钠盐摄入量(钠盐≤5g/d);食用植物油,不食肥肉及动物内脏,多吃水果及蔬菜;戒烟,限制饮酒。(2)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持良好心态,调畅情志。(3)自我监测血压3次/d:每日晨起7时、下午2时及夜间10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在册,统一采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进行测定(型号HEM-7200,由欧姆龙松阪株式会社生产),血压控制在≤130/80mmHg(1mmHg=0.133kPa)。(4)合并高血脂、冠心病者做相应处理。

1.4.1 单纯西药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分散片(国药准字H20061058,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80mg/d,晨起空腹1次顿服,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调整剂量。

1.4.2 穴位埋线组:在单纯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取穴分两组:(1)内关、太冲、曲池;(2)肝俞、肾俞、足三里;穴位均取双侧,每次使用1组穴位,为3穴6点,交替使用。备用材料:(1)一次性使用埋线针套管(6号无菌注射器针头,扬州市长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2)针芯(规格0.30mm×40mm,贵州安迪药械有限公司生产),减去针尖以备用;(3)医用0号羊肠线(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并将羊肠线剪成1~1.5cm长的小段数根,用75%乙醇溶液浸泡1h以备用。操作方法:患者取舒适体位,准确定位取穴,常规消毒穴区及术者手部,将浸泡好的羊肠线用消毒镊子夹持并放置于埋线针套管内,针芯抵住羊肠线末端,左手提捏穴位局部皮肤,右手进针,根据患者胖瘦程度决定进针深度,待患者具有针感时退针,边退边推针芯,使羊肠线留置于穴区,用无菌棉球按压数秒观察无渗血后,予以医用敷贴敷于施术局部。1次/2周,4次为1个疗程。操作后嘱患者注意观察局部是否红肿、疼痛加重等现象,若存在及时就诊。

1.5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各测定1次24h尿蛋白定量(24hUP)、尿蛋白/肌酐(UA/Cr)、血清胱抑素C(CysC),指导患者正确采集尿液并送检。

2 结果

穴位埋线组有2例自行脱落,1例失访,实际进入评价为57例;单纯西药组有2例未能完成整个治疗疗程,实际完成试验58例。治疗前,两组患者24hUP、UA/Cr、Cys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但穴位埋线组改善情况优于单纯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指标比较

3 讨论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机体全身动脉病变,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突出表现,肾脏常常受累。病理表现为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肾小球和肾小管缺血性病变、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甚至出现肾小管萎缩、基底膜增厚等改变,导致肾脏功能结构改变。另一方面,系统持续的高负荷状态可直接引起部分肾小球内高压力、高灌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导致出球小动脉收缩,破坏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加重肾脏损害[3]。

高血压病导致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可归属于中医“尿浊”范畴,疾病进展可至“癃闭”“肾劳”“关格”等阶段。本病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主要与脾、肝、肾三脏密不可分,故治疗应虚实兼顾,补虚以助泻实,泻实以助扶正。中医治疗本病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穴位埋线通过将羊肠线植入穴位,将羊肠线的生物物理刺激与穴位刺激有机结合,保留长时间针感以保证持续的穴位效应,相比于每日或隔日1次针刺、电针等治疗,具备痛苦小、无需长时间往返医院,且无晕针、滞针或断针等缺点。同时穴位埋线具有针刺“行气活血、通经活络、调补阴阳”的功效,穴位效应亦无差别。羊肠线是一种异体蛋白,置入穴位后可产生多种效应[4],如通过液化、吸收形成穴位内异体蛋白刺激,诱导人体变态反应,增强免疫功能,并能促进合成代谢增加,改善血管通透性,加快炎症物质的吸收,且这种生物化学刺激持续时间可长达20d以上,远远超过单纯针刺效应[5]。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思路指导,本文中所选两组穴位为“三补三泻”虚实双调之法。肝俞、肾俞、足三里为补虚之穴,背俞穴为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之处,可直接调节脏腑经气、恢复脏腑机能;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主强健中焦脾胃、温化痰湿,为补虚之要穴;三者滋补肝肾,健运中焦,可滋气血阴阳。曲池、合谷、太冲为泻实之穴,曲池为大肠经之合穴,具有降逆上冲之气血、平抑肝阳之功效;合谷、太冲为“四关”穴,此配伍为一阴一阳,一气一血,具有平肝潜阳、定眩降压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ET-1含量、抑制血管收缩有关[6]。此“三补三泻”相合,借以埋线长久穴位刺激,可起到滋阴补肾、温补脾胃、镇肝潜阳、调畅气血、维持阴阳的作用。本文中运用穴位埋线联合氯沙坦片可显著降低早期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降低血清CysC,减轻高血压对肾脏功能的损伤,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减少24h蛋白尿,改善血管内皮,对肾脏靶器官进行性损害起到防治作用。

猜你喜欢

羊肠线高血压病西药
羊肠线穴位埋穴治疗妊娠呕吐63例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穴位埋线疗法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分子聚合物(PGLA线)—穴位埋线的新希望※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