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与宫腔镜刨削系统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9-04-17陈光元尤俊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宫腔镜息肉复发率

邓 闹 陈光元 尤俊霞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妇科,广东深圳 518105

子宫息肉作为妇科常见疾病,同时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既往治疗多采用保守疗法干预,予以患者止血以及激素治疗,但临床效果不佳[1]。随着病情进展,最终会因贫血或久治不愈而进行子宫切除。手术措施干预以息肉切除钳、刮匙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但手术效果不理想,术后复发率高[2]。宫腔镜下实施手术,能准确定位病变组织,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现作为妇科首选诊疗方式[3]。本文就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予以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与宫腔镜刨削系统息肉切除术疗效进行以下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入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纳入标准:本次试验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阴道流血现象;治疗依从性高,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无凝血障碍者;手术耐受者。排除标准:一般资料不全者;伴有严重心、肝、肾等原发疾病;精神异常、抑郁症患者;子宫肌瘤、输卵管梗阻等妇科疾病患者。对照组年龄21~43岁,平均(32.6±3.1)岁,病程6~60个月,平均(15.8±2.4)个月,观察组年龄22~45岁,平均(33.4±2.9)岁,病程6~59个月,平均(16.8±3.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手术应用实施均在患者月经结束后4~7d,术中对膨宫液选择以5%葡萄糖为主,充气压力设置为90~100mm Hg。予以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过程中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卧位,将消毒巾铺至宫颈前唇上,并对宫颈内部实际情况加以探查,术中将宫颈扩张至8号,并将宫腔镜置入其中进行膨宫,流速设置为100~120mL/min。对照组予以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调整好宫腔镜,医师利用宫腔镜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形态,包括大小、数量以及位置,手术过程中依据息肉组织大小选取合适型号的刮匙清理息肉,同时做好宫腔吸引工作,确认是否清除干净。观察组予以宫腔镜下宫腔镜刨削系统息肉切除术,扩张宫颈,并将刨削系统操作手件置入,利用宫腔镜观察息肉位置、大小以及类型,术中将刨削刀头紧贴于息肉表面并开始进行刨削旋切,使息肉逐步缩减吸出直至被切净,对局部出血点可使用双极电凝刀点凝止血,术后常规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月经量、复发时间以及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比较,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加以比较,包括伤口感染、宫颈粘连、周围脏器损伤。同时对术后不同时间复发率、妊娠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月经量、复发时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n=45)

表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n=45)

组别 住院时间(d) 术后月经量(mL) 复发时间(月) 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mm)观察组 3.21±2.64 152.64±24.64 10.84±1.67 6.01±1.64对照组 6.54±2.71 265.34±43.64 4.31±0.97 9.97±2.64 t-5.904 -15.085 22.682 -8.547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45)

2.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复发率、妊娠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半年复发率为4.4%,低于对照组8.9%,观察组术后1年妊娠率为51.1%,高于对照组4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2.2%,低于对照组22.2%,观察组术后半年妊娠率为6.7%,低于对照组2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复发率、妊娠率比较[n(%)]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发生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比例联系密切,后期会引起患者并发子宫内膜增生,引起息肉,当长期刺激环境下,周围组织衍生并发息肉样增生。多数患者症状表现为不孕、阴道流血[4-5]。对临床治疗措施选择以具体病情、年龄以及生育要求选择手术术式,彻底摘除息肉前提下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积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月经出血量。同时,对未婚以及保留生育要求患者术中可保留子宫,对无生育要求患者,术中切除子宫组织,能降低局部增生内膜,避免内膜生长造成病情反复,增加患者痛苦[6-7]。对无生育要求患者,手术可做到根除治疗,将周围内膜组织一并切除,以降低息肉复发率。

宫腔镜手术能直视宫腔,定位进行诊刮以及活检,有效降低漏刮率[8]。目前,我国经常使用子宫息肉的外科手术治疗,采用宫腔镜刮匙刮刀、冷刀切除术。使用宫腔镜检查确定息肉组织有利于完全清除息肉以确保子宫内膜完整性。本研究显示接受宫腔镜刨削系统息肉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月经量,复发时间和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宫腔镜切除息肉组织,无需剖腹手术,切口无创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保留了患者自身的生殖功能。术中不仅治疗彻底,同时能降低临床复发率。手术治疗过程中,需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以及有无生育要求针对性加以处理,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9-10]。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实施宫腔镜刨削系统息肉切除术,不仅可以彻底清除息肉组织,同时保留宫底完整,对子宫内膜组织无影响,有效避免息肉持续存在和复发[11-12]。宫腔镜下利用刨削系统切除息肉,镜下无漂浮物阻挡视线,同时提高术者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刨削系统可将息肉直接削成不顾则形或扁球形,利用抓钳直接取出组织,缩短手术时间。该项手术开展,对术者要求较低。有研究表明,142例息肉患者,其中约61.2%手术术式为初级医师完成,与主治医师息肉切净率无统计学差异[13-14]。在两组复发率和妊娠率的比较中,比较术后1年的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妊娠1年后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两种临床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子宫内膜息肉有一定的疗效。效果更好,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5-16]。

综上所述,对临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予以宫腔镜下宫腔镜刨削系统息肉切除术,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但由于我院刨削系统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手术医师掌握、切除取出息肉、保护子宫内膜、减少并发症方面有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宫腔镜息肉复发率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