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感悟信息技术教学真谛

2019-04-15张英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优质课因材施教笔者

张英华

对于“因材施教”这个教育用语,相信对教师来说都不陌生,甚至都能把这四个字倒背如流。在很多时候,我们所写的评论或有关教育教学的文件中,更是把这几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时才发现,原来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只是作为一条专业术语来用,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还是要下一翻功夫的。以下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知材、惜材

需要強调的是,这里的“材”指的就是我们最亲密的战友——学生。有句老话叫“知材善用”,只有知材才能识材、爱材。如果是天天跟我们在一起的学生,我们当然对他们很熟悉,但是,如果你现在要进行的是一次公开课的比赛,那么这节课的成败就跟学生与你的交流成功与否有着极大的关系。笔者连续三年参加信息技术课的优质课比赛,都取得相同级别的成绩。但是,在第三年的优质课比赛中,笔者的课就上得比较吃力,而且还给别人一种错觉,似乎笔者的教学技术能力有所下降。可是,相比前两年的比赛,笔者无论是能力还是经验上,都应该说是更成熟,应该上得更好才对,其实,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笔者对学生这个“材”不够充分了解。教师若不“识材”,教师与学生不能进行真正的交流,学生不能把一些独特或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与教师坦诚交流,课堂就会变成一个生硬的教师问学生附和的尴尬场面,更不用说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课堂大融合。如此一来,上课教师的教案和课堂构思即使再好,也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想真正让你的教学作风让学生接受,使他们觉得你并不陌生,愿意与你打成一片,就必须在“识材”上下一翻功夫。

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前与学生见面的宝贵的十几分钟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我们先听听愿意介绍自己、表现自己的学生的个人简介,接着可以让学生说说班里最令人注目的学生,如班干部、特长生,尤其是与电脑有关的特长生,最后教师还要把自己上课时需要学生养成的课堂习惯告诉学生,并进行相应的操练。例如,当教师要求学生静下来时,可以给出提示“ONE、TWO、THREE”,学生听到可以马上边说“A、B、C”边安静坐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音乐课上所教的节奏进行,时快时慢,让学生无论何时都关注教师的一举一动,集中精神上课。当然,了解学生的途径还包括向他们的班主任大概了解他们的概况,虚心请教本班学生存在的一些细微的但值得关注的情况,并做好笔记,才能在准备学生时想好相应的对策。

第二,要做到“识材”,还要学会使用你的“金睛火眼”,及时调整上课策略。一般的优质课比赛都不会用自己最熟悉的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因此,我们如果能把握好与学生见面的短短十几分钟,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整个班的班风和学风,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你一走进教室,发现教室的地面有些小纸张或桌子摆得不是很整齐,而且,当你走进教室时,有些顽皮的学生还在小声地说笑,那么可以肯定地判断,这个班的学生有点不拘小节,比较活泼。这样的学生最容易活跃起课堂气氛也最容易把课堂搞砸,必须要恰到好处地控制好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收放自如。这类学生适合上的课的类型是游戏型、表演型的。上课教师通过谈话,要把这种对学生的第一印象进行摸底排查,那么,回去以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已经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大方向不改,但小细节,尤其是说话的语调、提问的方式要进行修改。相信亲切友好又能与自己个性合拍的教师形象和课堂形式,学生一定很喜欢,眼睛也就不会离开这位新来的上课教师,那么,我们想要的课堂效果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第三,要做到“识材”,还要先学会“引材”。这里所说的“引材”,指的是“吸引你的学生”。在上课前的短短的十几分钟见面时间里,要做到把陌生的学生眼球吸引到上课教师的身上来,也要下一点硬功夫,而且是要“因材施工”。如果你感觉那个上课班的学生说话等语调比较慢,那么,你在与他们见面时就要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要求,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说话的速度,动起手来要抓紧时间,不能拖拉。所谓“言传身教”,教师在与学生沟通谈话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说话的语调和速度,让学生从与你的谈话中也感受到教师的上课风格,从而调整自己的上课状态,配合教师把课上好。

第四,“识材”的同时,要更加“爱材”。一般情况下,在优质课的课堂上,教师都会以鼓励表扬为主。那么,课堂上或课前表扬鼓励过的学生,给他们许下的诺言,如学生表现好了或回答问题正确了,教师表扬过他们,许诺奖励他们的,即使课堂上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进行奖励,课下你也一定要说到做到,否则,学生就会有一种上当被耍的感觉,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所以,为自己好,也为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说过的话,表扬时做过的承诺一定要做到。而且,学生高兴,带班的教师也觉得你是一个守信用的人,这样一来,有了带班教师的大力支持,你的课一定增色不少。

要做到“因材施教”,“识材”以后更要做到善于“施教”

正如上面“识材”论述中的第二点所讲,一般进行优质课上课前都会与学生见上一面。这一面,是施教的基础,重头戏在施教。除了根据学生的喜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外,还有一个需要调整的,就是上课教师自己的心态。例如,上课教师现在要上的是五年级机器人世界里的《灵活避开障碍物》一课,这是一节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真正有趣的动手操作练习不多,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不一定所有学生都对这方面的内容感兴趣。而借用来上课的学生给你的感觉就是比较沉静,不爱表现,那该怎么办?这样的课要上得生动有难度,如何提起学生的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施教是关键。有一位上课教师就处理得很好,在讲这一课时,他把一个很多学生小时候玩过的玩具狗带进了他们的课堂。随着小狗摇着尾巴边摆动边走到学生的身边,本来沉静的学生脸上出现了微笑,因为,小狗把他们带进了小时候美好的回忆中,教师的话语也一下子变得亲切多了。接着,教师提问:“玩具狗我们玩得多了,也知道它能碰到障碍物就自己转过头来再走。究竟这里面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灵活避开障碍物》这一课。”教师的话犹如春风,吹进学生的心田,一节沉闷无聊的课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学生都想知道如何实现灵活避开障碍物,把童年的问号变成大大的感叹号。在这个过程中,上课教师正是抓住了学生最敏感的触角去引领他们进行知识的探索,从而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们在课前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了解,熟知学生的一些细微的学习习惯,从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里完成与学生的相识、相知到相惜的过程,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中体味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更乐学爱学,收到我们预期想要的学习效果。这也印证了教育前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因好材才能施好教!

猜你喜欢

优质课因材施教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获奖结果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例谈x/1+x0)题型的构建
优质课评选当精减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