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成果意识和自由表达

2019-04-15张勤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成果深度意识

张勤坚

从逻辑顺序上看,关于深度学习的成果意识和自由表达,应该是最后再谈的。但在罗列写作标题时,却偏偏把它挪到了前面。仔细想想,觉得先谈这个也没毛病,因为,对最终的结果有了明确要求,那么过程里有什么、是什么和该怎么等问题,也就更加明晰了。

那么,为什么在学习的最后需要强调成果意识?又为什么必须鼓励学生去自由表达?

十多年前,我曾看过一个课堂教学现场,机房环境纤尘不染,学生进退安静有序,从常规上看简直是无可挑剔。但随后发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如此:他们的每一步操作都“神同步”,他们的作业更是如同拷贝得来的标准件一般整齐划一。课堂上呈现出这样的结果,让人很是意外,也难以认同。从此,我在课堂上开始反复强调“作品意识”,期望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是多样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是能充分体现每一位学生个性特质的。作品意识(成果意识),成为我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最后要求,也是评价其学习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直到有一天,一个孩子指着自己的“画作”得意地朝向我:“老师,你看我画得咋样?”我是一肚子嫌弃+一脸平静:“老师还真没看明白,说说看你都画了些什么?”于是,这孩子开始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叽里呱啦……OK!你赢了,给个绝对好评!

我终于明白,能自信地表达就是一种学习,且是一种具有深度学习特征的有效学习。如果教师只把目光聚焦于自己眼中的“优秀作品”,那可能会失落掉一些关键内容。促进儿童深度学习的自由课堂,在重视成果意识的同时,还需要鼓励孩子去尽情表达。这种表达,是大胆的,自信的,也应该是完全自觉的,我姑且把这样一种表达方式称之为“自由表达”。这种表达,在学习起始阶段就已经开始,孩子们必须清晰地表达想学什么,能学什么,以及用何种方式去学等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自由表达,与教师沟通可以获得专业指导,与伙伴交流可以相互促进,与自己对话可以内省学习得失;在学习总结阶段则更需要自由表达,这种表达,会整体呈现孩子们在学习设计阶段的深度思维,学习过程中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以及概括和归纳阶段的整体综合能力。

儿童深度学习成果的自由表达,首先要让自由表达成为一种习惯,因此,课堂上的自由表达是基础。其次,还要进一步扩大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让自由表达从课内走向课外,依托家庭和社会资源拓展成果表达和展示的舞臺。同时,还需要高度重视学习成果的评价,把评价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儿童。我们既要重视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更要重视同伴间的相互评价,要让评价的过程成为儿童再学习、再创造的一个过程。

最后,我更是希望,在当下的教育环境里,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成果的自由表达,在强调自主、自觉的前提下,能有意识地弱化教师、家长在学生学习成果表达中的“包办”式帮助,尽量洗去成果表达中的“表演”成分。孩子们自己的舞台,就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主吧!

PS:1000个教师,至少有1000种各自心目中学习成果自由表达的最佳路径,因此,具体怎么做,限于篇幅,就不再啰嗦了。

猜你喜欢

成果深度意识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