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创新要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
2019-04-14李竹平
李竹平
不久前,听一位教研员谈到他们目前的教研创新形式,提到现在教师不用舟车劳顿去现场听课,而是集中在各个会议室看现场直播,还可以即时参与互动提问、评课。其实,这一形式已经算不上“新”了。如今的E时代,借助网络等便捷工具进行各种教研活动的创新,几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了。近几年来的教师继续教育,就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的便捷优势,从学习过程监控到学分管理,都完完全全交给了网络平台。那么,这种形式的创新,有没有让管理者和学习者收获双赢,尤其是有没有切实帮助教师收获专业成长呢?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据笔者观察了解,这类教研形式的创新,许多并没有收到设计者所期待的效果,反而造成了大量网络资源的浪费。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个工程中,从学习到实践到反思,再到实践和继续学习……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提升的过程,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而在这个循环提升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自己的成长意愿和学习能力,即内驱力和学习力。
同学生的学习一样,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实现专业成长,需要有激发内驱力的心理氛围和情境参与的现场感,即使是网络教研,也要遵循这一点。往往那种由上到下,以行政手段驱动的教研活动,都很难得到教师的心理认同,再加上缺乏真实的现场感,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倒是另外两种创新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受教师喜爱,效果十分明显。
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基于乡村班主任工作与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微信群发起了“乡村班主任工作与发展研究”活动,吸引了大批乡村班主任的参与。他们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基于真实的教育生态和教师成长困境,在大学教授、教育期刊编辑和乡村班主任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相互支撑的研讨关系,真正促进了参与其中的乡村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和提升,并且使得他们不断体验到成长和发展的幸福感。
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的王维审老师,以兰山区部分骨干教师为基础,牵头组建了一个开放的、民间的、互助成长的青年教师成长团队,2016年依托网络成立了“叙事者”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通过“读、写、研、学”四大途径,引领1800多名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道路。几年时间里,全国多所学校在这一协作式教研共同体中受益,大量教师借助这一平台实现了专业成长的飞跃。
同样是借助网络平台,不同的是他们都是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要,引领教师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教研活动,让教师找到了踏踏實实的存在感和获得感,所以收获了成功。看来,形式创新只有真正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