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协作与图书馆资源建设创新发展

2019-04-13刘雪翠

图书馆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馆藏图书馆区域

刘雪翠

(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图书馆,北京 西城 100053)

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物质和精神追求,然而伴随着经济的不均衡和不充分的发展,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文化发展和资源分配不够均等的现象。图书馆在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图书馆行业的这种资源分配不平衡现象的存在,要求我们在发展图书馆事业中要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将经实践检验相对成熟的经验推广开来,引领和带动发展相对落后区域,通过跨区域的交流和学习,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改革浪潮,从而促进图书馆行业的均衡发展。

1 我国图书馆资源的分布状况

我国现有的图书馆体系中,公共图书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普及全民阅读、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以下分析是基于全国31 个行政区域(不包含港澳台)内公共图书馆状况的分析。

1.1 我国各省份公民可使用的公共图书馆资源数量分析

“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馆藏册数”的指标体现着一个区域内每名公民实际可使用的图书馆资源,是衡量区域内图书资源分配的重要数值。通过对中国大陆31 个省市的人均公共图书馆馆藏量的分析,可知在我国现有的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存在着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不平衡的现象。同时,公共图书馆资源分布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有一定的联系,见图1。

图1 各省市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册/人)

依据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的册数,将全国31个省划分为3个梯队:

第一梯队: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大于1 册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和浙江、宁夏两省,共计有5个。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以人均占有公共图书馆藏书3.17册居所有省份之首,是平均值0.68的近5倍。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则以人均持有1.19册居其次,经济较为发达的天津及沿海浙江人均拥有册数分别达到了1.16、1.13。宁夏回族自治区以1.06册位居第五。

第二梯队: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低于1 册高于平均值0.68册的省份,有江苏省、辽宁省、福建省、青海省,共4个省份。

第三梯队: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低于平均值0.68 册的省份,有广东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湖北省、西藏、黑龙江省、山东省、江西省、海南省、重庆市、山西省、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湖南省、贵州省、安徽省、河北省、河南省,共计22个。

通过对3 个梯队分类和比较,在国内人均GDP相对较高的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其人均持有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也相对较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均GDP虽在全国不算突出,但其人均持有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却居全国前五。江苏、广东等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但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基本处于平均水平。湖南、贵州、安徽、河北、河南等人均GDP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其人均持有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经济环境较为优越的区域,其公共图书馆资源分配也较为充分;但受区域人口总量等因素影响,也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却人均占有文献指数较低或经济发展水平较弱却人均占有文献指数较高的区域。故而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经济因素并非是公共图书馆资源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1.2 公民可使用的公共图书馆资源质量分析

2017年原文化部组织开展了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此项评估工作涉及到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业务建设、服务工作和办馆效益等多个方面[1],是对公共图书馆的综合考评计量,各省所拥有的上等级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内公民可使用的公共图书馆资源的质量。

图2 各省市人均拥有等级公共图书馆数(个/百万人)

如图2所示,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对各区域在此次评估中达到上等级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和此地区人口数量的比值——各省市每百万人拥有的上等级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进行统计,并采用“标准差”的统计标准。标准差反映了统计数值相对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即统计数据在平均值(中值)附近分布的范围大小,是被用来评估数据的波动程度的重要指标,标准差越大,则波动的范围就越广,其计算公式如下为各省每百万人持有的上等级的公共图书馆的数,为其算术平均值0.58,n取31)。分析计算可得,中国大陆31 个省市自治区“每百万人拥有上等级公共图书馆的数量”的标准差值为0.234,中国大陆各省份公民可使用的公共图书馆资源数量的分析时使用的“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的册数”的标准差为0.520,相比这两项数据,统计可得,“百万人拥有上等级公共图书馆的数量”的离散程度要远小于“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的离散程度,由此可知,对于我国大陆而言,各行政区域所提供的优质图书馆资源的差异相对于各区域内所提供的图书资源的普遍度的差异而言是较小的。不同区域内的公民对可使用公共图书馆资源在质量上是相对平均的。

从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内部来看,对每个区域内拥有上等级的公共图书馆进行更深入的数据研究,如图3所示。

图3 各省市等级馆分类数量

由图3可得,在我国每个省市自治区内分布的一级、二级、三级公共图书馆的数量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一级馆的数量与三级馆的数量之差过大。以江苏和云南为例,江苏省区域内,共有上等级的图书馆106家。其中一级馆100家,占其比94.34%;二级馆6家,占比5.66%;三级馆0家占比0%。云南省区域内,共有上等级的图书馆141家,一级馆25家,占比17.73%;二级别5家,占比3.55%;三级馆111家,占比78.72%。同一区域内一级馆和三级馆资源分布存在着极端性。由此可见两个区域在未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上,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于江苏而言,一级馆二级馆已经占比达100%,说明其图书馆事业发展比较均衡,更加贴近时代需求,其在未来的发展重点应是努力挖掘潜力,完善体系,深化服务。对于云南省而言,二级馆和三级馆占比达82.27%,说明其与发达地区相比,软硬件建设仍存在差距,但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可加强对二级和三级馆的资源建设,以争创一级馆为目标,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

综上所述,我国图书馆资源在大陆各区域内的分布状况可表述为:从全国区域范围内来看,图书馆资源数量分布的广度上具有较明显的差异,经济发展程度虽非决定性影响因素,但却是影响因素中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一项。从各省市自治区内部分析,多数区域内一级馆和三级馆分布不均匀,等级馆资源分布存在严重不平衡性。这要求我们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中应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和合作,一方面,在大区域内向资源分布均衡的区域学习文献资源建设经验,另一方面,在小区域内向资源建设水平高的图书馆学习成功的经验。

2 图书馆资源建设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共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解决传统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均衡和不充分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式。图书馆业界需要打破传统,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新时代要求新的阅读体验,新的阅读方式需要构建新的图书馆资源、新的服务体系、新的阅读空间,在“小地方”建“大图书馆”是时代进步的趋势。

2.1 图书馆馆藏资源格局的变革与发展

知识信息的载体从传统纸媒到现代数字媒体,其依托形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数字为基础的资源建设是对图书馆建设与时俱进的要求[2]。新形势下,图书馆应在运用传统书媒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数字资源建设。知识载体形式的变化推动着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网络化、数字化进程。如何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络数字资源,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数字化需求,成为公共图书馆在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在选取馆藏资源时,首先,图书馆应注重新形式馆藏资源的收集,将新媒体环境下诞生的新兴资源纳入馆藏体系。例如对权威机构或重要人物的微信、微博、公众号信息的收录、对具有地方特色的网站首页页面的截屏收集。这些新时代的产物,都可以作为现代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一部分。其次,图书馆应做好自身馆藏资源的定位。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知识信息流通的泛滥,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良莠难辨,作为引导大众进行科学阅读的图书馆,具有为大众提供权威信息的使命,这就

2.2 图书馆资源流通中新方法的运用

“共享”是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3],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共享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图书馆以数字建设为基础的馆藏资源建设,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将“共享经济”的理念引申和运用到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可以有效改变资源分配的地域不均衡性,实现资源的共享。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性,从微观层面提供了一种可减弱地域资源分配差异的有效途径。如,图书馆通过对“元数据”的共享,可以从微观技术层面,增强区域间的协作基础,减少图书馆之间的差异性,实现包含出版社、书店、图书馆等机构之间协调合作的“大图书馆”的图书编目体系。

从宏观层面上讲,应加强区域内图书馆的联系与协调合作,通过构建协作网、图书馆联盟等方式,建设大图书馆服务体系。一方面,实现各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多种类型馆之间的馆际联盟,开展馆际互助。通过开展馆间互助,使经济较发达区域的优质图书馆与经济实力较弱地区的图书馆建立一对一的互助关系,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能从管理方式、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借鉴学习,从而带动区域间图书馆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了解和学习同系统内档案馆、文化馆等有边缘交集单位的资源建设情况,加强协作关系。如:在馆藏资源收集方面,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可与本区域内的档案馆、方志馆合作,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联合收集与共享。

2.3 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新视角

在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大图书馆”的理念来规划发展蓝图。应充分有效借助互联网,引进新技术,延伸服务范围。例如:将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引进图书馆,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全方位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4],努力构建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有机融合的图书馆阅读空间。将新的阅读方式引进图书馆,可以突破传统阅读方式的局限,突破地域的限制,使读者无论身居何地,无论何时均可以享用到同样的图书馆资源。

3 结语

我国幅员辽阔,各行政区域内人口分布不均,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实践证明,加强区域图书馆之间的协作,是促进区域图书馆协同发展、平衡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协作,不仅为广大用户提供适应其需求、内容多样的高质量知识资源,也有效挖掘了图书馆资源的潜能,促进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流通。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选择促进知识流动最有效率的方式和方法,在资源建设和布局中加以运用新的科技手段,打破地域限制,加速图书馆一体化建设进程,实现建立现代化“大图书馆”的目标。

猜你喜欢

馆藏图书馆区域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分割区域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图书馆
区域发展篇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