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维一体”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创新模式研究∗
——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9-04-13杨晓辉

图书馆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山西大学育人图书馆

杨晓辉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31)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兴国兴运,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在文化强国环境下,培育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使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2]。“高校图书馆文化是以育人为核心所形成的一种由馆员与师生共同认可并遵循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3]。着眼当前社会发展,高校图书馆始终坚持以文化育人为统领,将“德”潜化于精神内涵,外现为“教”行为表现。笔者融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文化创新案例,总结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新模式,以期为图书馆同仁提供借鉴。

2 文化育人的内涵

从国内外学术研究情况来看,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育人问题进行了研究,基本形成了共识,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4],这也是笔者开展研究的理论基础。西方国家文化育人提倡大德育,强调人本主义理论,重视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综合以上,文化育人其本质上是一个实践活动,强调以文“化”人,重在“化”的过程。在当今中国文化大繁荣时代,文化育人的功能是“塑造人”,文化育人要满足“人”发展的实际需要,尊重人成长和成才的发展规律;实现育人过程中的要素协同,构建文化育人体系。第一重基本内涵就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人,就是坚持科学理论武装、正确舆论指导、德育精神塑造、优秀作品鼓舞。第二重基本内涵就是在渐进的“文化”过程中培育人。第三重基本内涵是指在树立价值观和形成信仰中培育人。文化的内外结合实质上就是一个渐进的“文而化之”的教化和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强调文化价值从客体到主体,再到客体的内外转化过程,其本质是把客观形态育化为自身精神的转化过程。

3 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原则

“高校对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特殊作用。”[5]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基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各具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共同遵循,经过潜移默化影响得到同化的价值判断、行为规范和共同理念,是联系馆员与读者的紧密纽带。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读者成长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尊重读者自主发展规律;综合文献资源,凝聚宣传渠道,实现合力育人。

3.1 坚持价值引导原则

高校文化育人首先要重视思想文化的引领,立足于大学生个体思想,强调全面立体的教化。引领核心是指引与导领,旨在客观的要求和指导。教化核心是教育和感化,强调“环境影响、制度教化、行为感化、精神潜化”,理念是“客体在主体潜移默化下自我体会和领悟的渐变过程”,最终目的是把教育内化到人心的一种方式。

3.2 尊重读者自主发展原则

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教学和科研的重要阵地,文化育人的成效最终是在读者的综合素质中得到体现。在文化育人理念中,读者是能动的文化主体,其主体性高低和文化自信薄厚,直接影响外界给予的文化价值引领、文化价值接受、吸纳和自我转化的程度。读者的文化主体性高,文化自信水平则强,在文化育人行为中,对外在文化价值客体吸纳转变就越快。因此,在提高文化育人的实效上,首要促进读者自主发展,从读者文化主体性和转化文化自信的培育入手。

3.3 坚持环境育人原则

环境作为文化育人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在文化育人过程中对读者具有外在感官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网络文化环境。其中,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与世界紧密相联,具有新颖性、多元性、灵活性、自由性、开放性等特点。充分发挥文化环境对读者的积极影响效应,能够快速提高文化育人实效。

4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文化建设创新模式

笔者从分析文化育人的时代背景及内涵原则入手,结合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文化建设创新模式的实例,通过“五维一体”模型(如图1所示),探索文化育人的实践途径,提升读者综合素养,履行高校图书馆文化教育职能。

图1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模式

4.1 优化物质环境,提升育人水平,打造有实力的图书馆

文化育人背景下,完善物质文化设施,有效开展文化活动,践行图书馆的文化理念,通过“三大阵地+两层推进”全覆盖模式,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创新图书馆的物质文化环境,实现整个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功能。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优化阅览坏境、自习环境及网络环境三大阵地,不断推进环境文化与网络文化。一方面通过调整布局,为图书馆一楼大厅定制专业书桌、专业灯具,分别进行了装饰和改造。从视觉上来传递图书馆的精神品质和育人功能,美化空间环境,增添自然气息,从艺术和个性两方面设计出高雅舒适、高品位的空间环境,通过全方位视觉环境潜心提高读者文化素养。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图书馆快速向智能化、精细化、知识化演进,商务学院图书馆选取精粹的传统文化进行展示,对利于文化育人的科研成果、优秀作品、教学成果、传统民俗及图书馆服务理念等主题分阶段、分层次在馆内分区域展示。同时利用图书馆学术报告、会议室等场所,以展示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特色为主,承办专业性的学术研讨及培训,以此为契机不断推进图书馆物质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4.2 抓好顶层设计,规范新制度,塑造有权威的图书馆

图书馆的制度文化是在顶层设计预定目标并在实践中组织实施、规范约束一定行为的保障手段,以提高图书馆服务为目的,通过“总结改进+细化测评”全方位评估,完善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依靠规章制度把工作落到实处。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围绕“文化育人”的核心,深化传统制度,总结之前的制度漏洞,以知识服务为基础,细化流程,改进工作方法,对成效考评等制度进行重塑。通过调整图书馆部门设置和职责,细化嵌入式学科服务制度,增设了“一对一”服务模式,组建了院系负责人团队;新修订了信息部多项规章制度,梳理了多项工作流程。积极构建学科服务平台、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及创造灵活机动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学科馆员”“学科联络员”的作用,同时不断调整制度内容、考评方法及评价,不断提高学科服务能力,促进学院图书馆制度文化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4.3 彰显精神理念,开创新项目,打造有灵魂的图书馆

图书馆精神文化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理念、馆内特色及文化。图书馆文化彰显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育人的“人本位”思想的同时,通过“聚焦内涵+立体联动”全渗透精髓,见之于行,入之于心,自觉地把图书馆文化理念融入到工作中,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和共享发展思想,以“求实,求新,求发展”为总基调,以“服务意识、质量意识、读者满意意识、读者需求驱动意识”为根本,聚焦“读者中心、服务教学、促进科研”内涵,通过利用新媒体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推广活动”并发布年度阅读排行榜及评选读者能手等方式,吸引广大师生爱上图书馆,爱上读书,让偏激、抱怨、愤世嫉俗的负能量远离大学生,让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校园中不断传承。另一方面,图书馆建立竞争机制,通过奖先评优、树立先进典型等建立“创先争优”激励导向,营造一种相互“赶、超、比、学”的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馆员的文化创新热情,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4.4 发掘行为模式,汇聚凝聚力,营造有感召力的图书馆

图书馆行为文化汇聚凝集力,激发馆员个体能动性,通过“立体联动+行为渗透”全联合效应,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据调查,92.35%的大学生选择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说明移动阅读已经成为年轻人的阅读首选。”[6]图书馆应针对现状发掘行为模式。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采用众多移动平台,发挥图书馆知识传递的职能。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提供丰富多彩的文献、图文并茂的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阅读。微信公众平台已逐渐成为读者访问数字图书馆的第一入口,设置资源检索、选购平台、座位预订、核心期刊、意见反馈、自助打印及博看朗读等专栏,结合时下热点话题撰写原创评论文章,通过推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深度网文或是期刊、报纸上的文章摘要,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二是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通过高品质的信息咨询服务和信息检索课,传授学生多方面的知识,有助于他们提升专业和科技信息素养,同时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建立约束激励机制,通过各种管理手段或惩戒措施,强化读者的底线意识,增强正向思维,抑制、消解不良的校园亚文化,激励广大读者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积极进取,将内在动力外化为实际行动。

4.5 利用新网络,研发新平台,重塑个性化的图书馆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而派生的一种新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具有资源的丰富性与共享性、空间的虚拟性与互动性、主体行为的平等性等方面的特征。”[7]以信息传播为主要目的,通过“聚焦需求+控制特色”全创新品牌,拓展服务领域与服务功能,开展专项信息定制服务和嵌入互动式服务。

一是通过网络文化的服务增加分层性配置。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履行“图书馆精神”,提出构建“传统服务+网络服务+智慧服务”相融合的泛在化、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模式,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其中特色研发项目包含:图书“荐选购借”一体化智慧平台,颠覆了传统的采访业务流程,实现“你选书,我买单”的服务模式,走在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变革的前列。二是网络文化的传播增加扩展性配置。图书馆紧随新时代读者需求的变化,创新泛在服务手段,自主开发山大商院微信平台,与教务处合作研发山大商院毕业生论文智能管理系统,构建图书馆社会化网络分享平台,研发山大商院图书馆报告厅和研讨室申请(预约)系统,研发科研成果资源管理系统等特色服务项目,为学院和读者创造了新价值,实现了新时代的新作为。

5 结语

在文化育人的视域下,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及创新,传承优秀文化、引导先进文化、培育时代文化,并顺应时代和读者的需要,发挥文化对读者的积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图书馆工作机制,强化制度执行效力,推进学科服务建设,加快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图书馆文化和各层面文化不断融合,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有实力、有权威、有灵魂、有感召力及个性化的图书馆,以创新性的工作提高高校大学生读者的人文素质,完善人格,共同实现环境育人、制度育人、精神育人和行为育人。

猜你喜欢

山西大学育人图书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山西大学区域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简介
图书馆
脱靶篇
捧杀篇
“取舍”篇
去图书馆
他们用“五招”育人